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这台机器能维持婴儿在子宫外的生命。社会将如何选择应用这项技术?

贝丝·谢弗躺在产床上,等待儿子降生。宫缩来得猝不及防,她凭着母亲的直觉感到胎儿也尚未准备好。妊娠仅23周的儿子正处在存活的临界点——这是现代医学可能维系早产儿生命的脆弱边界。 当这个能单手托住的婴儿诞生时,他没有啼哭。身着蓝色手术服的医疗团队紧急实施复苏,试图将空气注入他纤小未成熟的肺叶。但无论多么努力,他们始终无法给予他最需要的东西——在母体中延续的孕育时光。 39岁的贝丝曾是画家,如今转行平面设计师。圆框眼镜搭配蓬松的黑色刘海,让她像从未离开过画室的艺术生。她是那种会主动为你斟茶的人,当她说"真为你高兴"时,每个字都发自肺腑。正因如此,当谈及完美珍贵的儿子时,我深知她毫无夸张。 "我愿为他移山倒海。"在孩子离世两年后,贝丝这样告诉我。 全球科学家正在为像贝丝儿子这样的极早产儿争取时间。2017年,费城研究团队公布了实验性人造子宫,旨在实现体外妊娠。研究照片中,胎羊安详地漂浮在巨型塑料袋般的容器里,闭目心跳的模样宛若仍在母腹。 尽管该设备仅完成动物实验,人类临床试验已渐行渐近。2023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召开咨询委员会,商讨是否批准首例人体试验。若获通过,首批参与者将是22-24周出生的婴儿——不足足月妊娠周期的三分之二。(FDA未回应试验启动的具体时间表) 美国每年有超万名如此早产的婴儿降临。早产已成为该国婴儿死亡的第二大成因,幸存者往往面临从慢性肺病到终身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人造子宫技术可能改变现状,挽救更多生命,抚平家庭创伤。但体外培育也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生育与亲职的认知。 "这类设备将创造人类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前所未有的需要规范的全新领域。"杜伦大学医学法学学者伊丽莎白·克洛伊·罗曼尼斯指出。 在人体试验启动前,科学家、生物伦理学家与法律专家正直面难题:这项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延续生命的方式?是否会重新定义生命本身? 初见原型机时,我联想到的不是子宫,而是水族箱。 在德国亚琛的明亮实验室里,这座玻璃舱体安置及腰平台上,属于荷兰初创公司AquaWomb的工作成果——该公司专注为最脆弱的重症婴儿研发设备。这个家用鱼缸大小的容器置于荧光灯下,便于技术人员观察内部(实际使用时将遮蔽模拟子宫黑暗环境)。侧壁导管连接着过滤器,以稳定节律循环合成羊水。 该设计尤其适合通体半透明、四肢细如火柴的极早产儿。他们可在舱内浮游、饮水、排泄、生长,全程不接触空气。 技术医师兼AquaWomb首席执行官米尔瑟·范德文向我演示原型机如何复现妊娠保护环境:羊水恒温99.7华氏度(略高于母体核心温度),双层囊袋悬于舱体中央。内囊随胎儿生长扩展——从23周的石榴大小增至28周的茄子尺寸。外层硅胶更具韧性,既能承受胎儿踢动,又能助其肌肉伸展强化。 范德文坦言舱体设计相对简单,真正挑战在于肺部。 正常分娩时,新生儿首声啼哭标志着呼吸本能启动。但对极早产儿而言,这一刻来得太早。他们未发育的肺叶甚至无法发出微息,更遑论为成长中的大脑身体供氧。 在当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通过呼吸机与保温箱协助脆弱器官运作。但这种机械支持存在永久性损伤风险。一旦肺部接触空气,就会永久激活——如同离水之鱼再难回归水域。 人造子宫旨在彻底规避此危机。在AquaWomb设计中,剖腹产婴儿将无缝转移至流体囊袋。在转运舱内,医生将脐带连接至拳头大小的人造胎盘——这个配备精密导管与坚固插管的设备,负责清除血液二氧化碳,输送氧气养分。 若成功运作,胎盘将为未准备好的肺部争取时间。若失败,婴儿仅有两分钟缓冲期,否则缺氧将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全程婴儿沉浸于液体中,浑然不觉诞生时刻的来临。 "如同同时抛接十个着火的水球,"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心血管生物力学教授弗兰斯·范德沃斯比喻道,"任何一个都不容失手。" 若臻完善,人造子宫将重写生存极限。这或是研发机构对命名慎之又慎的原因。 AquaWomb称其原型为"类子宫生命支持系统",回避了负载情感的"人造子宫"一词。而被认为最接近人体试验的费城儿童医院(CHOP)则命名为"生物袋"。2017年该院曾轰动医学界:研究人员使胎羊存活28天,首次证实人造子宫能支持活体动物的血液循环与器官发育。 整个领域笼罩在保密帷幕中。CHOP拒绝本文采访。(获其技术授权的Vitara Biomedical公司已融资超1.25亿美元,暗示临床试验筹备中。)有研究人员透露CHOP科学家曾同意合作后又退出。 这种审慎既源于生殖技术面临的严格审视,也印证了范德文所言:"科学存在渐进与革命之分。"人造子宫无疑属于后者。 她的团队不执着于抢占先机。"我们不求最早,但求最佳。"对她而言,这意味着设计让父母能与发育中婴儿互动的系统——这项被其他研究者忽视的关键要素。某个AquaWomb设计设有接触端口供父母触摸婴儿,另个方案包含"子宫电话",以胎儿在母体内听到的模糊音量播放人声、音乐或心跳。 这些互动——触碰纤小脚掌、对液体说话、感受囊袋内胎动——可能提升早产儿的长期健康。但妊娠期联结的重要性远超存活率。 对试管婴儿与代孕家庭的研究显示,当妊娠偏离常轨,父母(尤其母亲)可能难以建立真实照护者认同。极早产易引发类似情绪,部分源于早产多由母体而非胎儿健康问题导致。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未尽保护孕育之责。"罗曼尼斯指出。她认为任何替代自然妊娠的伦理方案,都必须兼顾父母情感需求与婴儿生理需求。 简言之,目睹婴儿漂浮舱内或封闭袋中,不仅改变亲子联结方式,更重塑为人父母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