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s

是时候面对现实了:除非我们掌握更多语言,否则英国无法成为全球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 索菲亚·史密斯·盖勒

许多人,包括我那只会说单一语言的父亲,都曾劝我不要学习语言。我记得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他说:"你永远不可能像母语者那样流利,何必白费力气?" 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曾在马德里苏富比担任前台接待,为贝鲁特主流教育体系之外的叙利亚儿童教授戏剧和英语,在联合国为阿拉伯受众讲解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厄瓜多尔最危险的城市培训过记者。我用非母语的语言自由恋爱、拒绝不爱、纵情歌唱、烹饪美食。最重要的是——我改变了父亲的看法。 前教育部长尼克·吉布近日对《泰晤士报》指出英国语言能力衰退损害国际声誉,这个判断完全正确。我们的国际同行大多具备多语能力,而欧洲人中属我们最不愿说第二语言。英国人并非一直疏于语言学习——1997年,82%的男生和73%的女生会在GCSE考试中选择现代语言科目。到2018年,这一比例已降至女生50%、男生仅38%。 整个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语言学习逐渐突破伊顿公学或简·奥斯汀笔下完美女主角的精英圈层,走向大众化。但GCSE语言科目评分仍比其他学科更为严苛,这种不公平待遇阻碍了语言教育的普及。 2004年工党政府非但没有推动考试公平性、破除"语言学习太难"的成见、提升教学质量,反而直接取消了GCSE必须选修语言的规定,此举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某些语言境况稍好:西班牙语热度上升,法语经历急剧下滑后趋于稳定,但德语——尽管是英国招聘广告中最急需的语言——在GCSE阶段的选修率正快速下降。更糟糕的是,语言学习再度成为精英阶层的专利。在贫困地区,仅46-47%的十一年级学生会选修GCSE语言课程,而富裕地区这一比例达66-67%,相差整整20个百分点。 GCSE阶段的衰退导致选修A-level和大学语言课程的学生减少。即便大学入学人数持续增长,过去六年语言专业申请人数仍下降了逾五分之一。多所大学(特别是1992年后成立的院校)已关闭现代语言系。英国脱欧和疫情更是通过限制留学机会让局面雪上加霜。 我很幸运就读于重视语言的学校,更幸运的是在多语环境中成长——研究表明即便在单语地区,这种环境也能促进英国学生语言学习。虽然父亲不以为然,但精通意大利语及少数族裔方言(我祖母1950年代从利古里亚亚平宁山脉带来的方言)的母亲始终鼓励我尽可能多学语言。 若没有13岁开始学习的西班牙语、18岁接触的阿拉伯语、以及自出生就伴随我的意大利语,我绝不会成为今天的记者和现在的自己。这不仅关乎我进行的对话或阅读的文献,更关乎语言学习带来的重塑人生的体验。这就是为什么雇主看重语言能力——不仅在于词汇语法,更在于伴随学习过程培养的软技能:韧性、创造性思维及开放心态,这些都需要沉浸于不同文化中来滋养。 多语者能获得更多需要这些技能的工作机会,同时享有增强创造力、甚至可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等认知益处。许多认为仅靠英语就能走天下的英国人,在海外遭遇困境或在国内无法帮助他人时,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比如今年初夏,一位葡萄牙老奶奶在地铁站因找不到去医院的路向我求助。虽然我只会几句法多歌词和"我不会说葡萄牙语",但流利的西班牙语让我们顺利沟通,最终指引她到达正确站点。 尽管2010年代曾通过英语文凭考试推动语言学习,但英国现状已恶化到连语言学习软件多邻行都不得不介入——最近它赞助国会挑战赛,鼓励政客们比拼语言学习。 如何破解困局?某智库最新报告建议立即招聘更多国际语言教师填补空缺,并确保18岁以下学生享有学习语言的法定权利。 我另有建言:首先应更好重视移民为英国带来的语言多样性。我们常错误地认为西方国家的同化意味着接受英语单语制,而非培育代际传承的精湛双语能力。通过英国政府与国际伙伴合作拓展传承语言教育,既能强化全球联系,也能巩固个人与家庭和社区的情感纽带。 我们还应承认自身的本土语言。当基尔·斯塔默今年发推称"想在英国生活就该说英语"时,他忽略了我国地方行政区的语言政策——这些地区为威尔士语、盖尔语和苏格兰语提供了空间。 既看到移民的贡献,又关注古老的凯尔特语言,便会清晰认识到英国绝非单语国家。将多语能力视为英国特质或许令某些人惊讶甚至恼怒——但正如我乐意用掌握的四种语言解释的那样——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拥抱多语的原因。 索菲亚·史密斯·盖勒是记者兼内容创作者,其第二部著作《如何扼杀一种语言》将于明年出版。 常见问题解答根据索菲亚·史密斯·盖勒的文章《面对现实:英国唯有成为多语国家才能维持全球大国地位》,以下是常见问题清单: 基础问题 1 文章核心观点是什么? 文章指出,英国若想在脱后继续保持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公民和政府必须优先重视并显著提升外语学习能力。 2 多语能力对国家为何重要? 掌握其他语言能加强贸易关系、改善外交效果、促进文化理解,并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 3 英语已是全球语言,为何还要学习其他语言? 尽管英语通用,但单一依赖英语被视为傲慢行为,且使英国处于劣势。用对方语言谈判既显示尊重又建立信任,仅用英语会阻碍深度商业合作与政治同盟。 4 英国人应该学习哪些语言? 文章建议超越法德西传统三语,汉语、阿拉伯语、俄语和葡萄牙语对未来全球贸易和政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