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场了,"特朗普宣称。"再待下去毫无意义":直击将北约推向悬崖边缘的会议内幕。
美国对北约有着无与伦比重要性——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影响力皆如此。这也决定了影响美国政治的力量,以及谁能入主白宫至关重要。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不仅对美国,对整个北约联盟都意义重大。 2016年上半年希拉里在各项民调中领先。到秋天时专家预测她会获胜,我的直觉也告诉我她会赢。大选之夜,我和妻子英格丽德在布鲁塞尔官邸与朋友同事聚会。我们在客厅架起大屏幕电视,准备了汉堡包。知道这将是个不眠夜,我在午夜前就寝。 清晨五点醒来查看手机时,特朗普已拿下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虽然结果尚未最终确定,但CNN预测他将获胜。六点参加选举早餐会时,所有人都和我一样震惊。 鉴于特朗普竞选期间对北约的批评,我忧心忡忡。他在三月下旬的电视采访中称北约"过时",这挑战了美国七十年的外交政策。虽然共和党领袖们纷纷反驳,但他似乎不为所动。当被问及向谁寻求外交政策建议时,他回答:"首要的是我与自己对话,因为我拥有绝顶聪明的大脑。" 美国人民选择了特朗普,我们必须尊重这个结果。我期望北约能迅速与他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引导他以更积极视角看待联盟。内部必须严守纪律,我明确表示会议上不容许因特朗普的推文或公开露面发出嘘声或翻白眼,禁止拿他的高尔夫爱好或行为举止开玩笑。必须零容忍,因为少数人的嘲弄可能蔓延整个组织并外泄。若传出北约工作人员嘲笑特朗普的消息,后果不堪设想。 11月18日我与特朗普首次通话。他说:"我是北约的超级粉丝!很高兴与您交谈,期待与您合作。"令我惊讶的是我们在关键议题上意见基本一致。特朗普认为欧洲成员应增加国防开支,我回应:"完全赞同您",并指出公平分担责任与增加防务支出正是我就任后的工作重点。他强调北约需加强反恐准备,我再次表示:"完全赞同您。" 他竟征询我对关键职位人选的看法,虽感意外但未拒绝。雷克斯·蒂勒森任国务卿?我90年代在石油行业与能源会议与他有过数面之缘,便说:"是好人选。"詹姆斯·马蒂斯任国防部长?说实话我对他认知多来自与儿子共赏的伊拉克战争剧《杀戮一代》,剧中他以代号"混沌"展现传奇将军形象。正当我尴尬沉默时,旁听的办公室主任递来纸条:"马蒂斯很出色,他懂北约。"于是我转述了这句话。 首次通话后我稍感乐观。与许多人一样,我虽不认同特朗普在气候变化、堕胎权与贸易政策上的立场,但他关于北约的言论提供了合作基础。 大选后奥巴马邀请当选总统至白宫友好会晤。特朗普感谢奥巴马的努力,奥巴马也尽到卸任总统的传统职责。这令我安心,以为选后风波将平息。我相信特朗普会逐渐适应新职责,在得力顾问辅佐下效法前任总统——这是我对特朗普的第二次误判。 2017年4月中旬,我赴白宫首次面见特朗普。准备了对他就职与第一夫人的礼节性致辞。当他办公室门开启时,他并未起身相迎,而是慵坐椅中笑言:"进来吧各位。" 我忆起那些热议的"特朗普式握手":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咧嘴的15秒紧握,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同样待遇,法国总统马克龙发白的手指关节。评论家推测他藉此展现支配力或强化阳刚形象。在我到访前不久,他刚拒绝在镜头前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握手,引发诸多分析。 当特朗普起身伸手时我有些紧张,但握手竟出乎意料地正常——不轻不重。 谈话开始后,明显感受到随性的跳跃式对谈。讨论俄罗斯时他突然问:"但你们北约为何不跟我们在朝鲜行动?他们在发展核武器,这不可接受。"数月前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宣布完成洲际核导弹试验准备,随后试射中程导弹落入日本海。因此他提及朝鲜并非完全意外,但我困惑其意图:难道要北约介入朝鲜? 我回答:"总统先生,所有盟国都关切核武器问题,但我认为轰炸朝鲜得不到支持。"他反驳:"但你们在阿富汗有驻军,为何不能去朝鲜?"随即转换话题。讨论恐怖主义与ISIS时,特朗普宣称:"必须消灭他们,必须轰炸,他们真是邪恶之徒。" 回到俄罗斯议题,我重申就任北约秘书长后的既定立场:"我们必须强大且可预测,同时保持与俄对话开放性。俄罗斯是永久邻国,不像ISIS需要铲除的恐怖组织。"如常般援引挪威经验补充:"总统先生,作为挪威前首相,我深知与俄罗斯人对话是可行的。" 特朗普困惑地问:"你是挪威人?"我理解这疑问——作为国际组织负责人,我常会见各国同仁,记住每人国籍确非易事。我微笑确认:"是的,我是挪威人。" "你认识塞莉娜·米德尔法特吗?""见过几次,她在挪威相当知名。"我答道。"好姑娘。挪威报纸怎么写我们——好评还是差评?"我忆起报刊登过他与这位挪威化妆品继承人在体育赛事的合影,但除此之外毫无印象。"报道很正面,她现在嫁给了挪威富豪。"我说。"他可不有钱。"看来美国总统很清楚投资人托尔·奥拉夫·特罗姆的身份。但拥有数十亿克朗算富豪吗?在特朗普眼中或许不是。 特朗普手持的讲稿上有粗黑笔添加的字样:"必须付钱"和"不公平"。二十分钟后私人会谈结束。他的顾问与我的代表团成员加入。我注意到同事紧张注视我们为记者再次握手,但所有人都错过了一个可能有趣的细节。 对特朗普而言,最关键是北约成员国防务开支。我期望展现联盟积极面,准备了显示支出增长的图表。他却执着于仅五国达成GDP的2%防务支出目标。我指出多国已接近标准,六七国即将达标,而冰岛无军队永远达不到2%。实际是27国中五国达标,非28国中五国。担心自己显得过于学究。 这引起了特朗普注意,却非我预期方式。"那我们要冰岛何用?"他问。未等我回应,马蒂斯解围解释冰岛基地对北约潜艇、舰机追踪俄潜艇的重要性。特朗普沉吟片刻:"好吧,那就让冰岛留着。" 北约不铺红毯——我们用蓝毯。2017年5月25日周四,我们铺设了从正门延伸至总部的超长超宽亮蓝地毯。蓝色象征盟旗颜色,寓意联结联盟的大西洋。一切就绪,北约各国元首政府首脑齐聚盛典。 当日特朗普总统首度出席北约峰会,恰逢新总部启用。我虽期待主持盛会,亦心存忧虑。白宫会面后,对特朗普北约立场的质疑再度浮现。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是北约核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尽管媒体持续追问,特朗普始终拒绝明确表态美国是否坚守承诺。"为何要保护不愿为自己安全付费的国家?"此言令许多盟国不安,仿佛将北约贬为保护费团伙。 寒暄后按计划引特朗普至镌刻第五条文的墙前合影。我本欲介绍新大楼与北约信息,但他不断插问:"真需要这么大总部?要这么多人做什么?"我解释组织本身不大,但成员国代表团共用大楼,便于安保措施下会谈,共享食堂。告知总部由SOM建筑所设计,他们也设计了芝加哥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我认识他们,收费极高!不懂为何选这么贵的建筑师。"他评论。 正门前新植树木的小径两侧,分别矗立纽约双子塔扭曲钢梁与柏林墙残片,铭记北约历史关键时刻。介绍默克尔发言时,我提到她亲历1961年筑墙与1989年倒墙时光。"每日途经此纪念物者将明白自由永不可摧,北约始终捍卫联盟奠基之价值观。"我说。默克尔感谢北约冷战时期作用,称倒墙象征民主胜利。 轮到特朗普在双子塔残骸前发言。这座正式命名为"9·11与第五条纪念墙"的构筑物彰显北约团结。我介绍时强调:"北约最大优势是北美与欧洲持久纽带,这在9·11恐袭后充分显现。特朗普总统,袭击就发生在您家乡纽约。北约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启动集体防御条款第五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已铺好舞台。特朗普只需强调美国遇袭时北约的支持,并保证其他盟国需要时同样能获援助即可。 特朗普开场大谈恐怖主义威胁——这不意外,因三天前曼彻斯特刚发生自杀式爆炸。他谴责导致22死数百伤的袭击,随后提及俄罗斯威胁。 但接着转向财务批评:"28个北约国家中23国仍未支付应有防务份额,这对美国人民与纳税人不公平。"前日我们获阅总统预定讲稿,内容完善涵盖所有重点包括第五条承诺。但显然他临时决定脱稿。 我站在他身旁瞥见讲稿,上面有粗黑笔添加的"必须付钱"、"不公平"、"2%只是最低底线!"他删改部分内容强化讯息。此刻他正主持9·11与......(此处原文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