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Park

杰西·哈森格认为,《南方公园》已成为特朗普2.0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

说实话:相比《南方公园》,我一直更喜欢《辛普森一家》。我并非对《南方公园》有意见——这部播了近30年的动画我看了不少剧集,也很喜欢1999年的电影版。虽然我也没追完《辛普森一家》的全部剧集,但其中角色早已深入人心,让我至今仍能享受新旧剧集的乐趣。相较而言,《南方公园》的角色阵容更单薄,且正如该剧多年前自嘲所言:作为讽刺动画,很难突破《辛普森一家》开拓的疆域。其政治视角也常显得单一,不如马特·格罗宁那部作品温暖(却依然犀利)的社会批判那般多元。大众讽刺与自由主义的愤世嫉俗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然而《南方公园》第二十七季却做到了极少有动画或时事题材作品能实现的壮举:在调侃特朗普第二届政府时居然真的很好笑。并非白宫不该被批评——恰恰相反。特朗普政府愚蠢与残酷的混合如此极端,以至于连黑色幽默都难以夸张呈现。自其第二任期开始,局势只会更加黯淡;2020年末就已显疲软的笑话如今被赋予更恶毒的棱角回收利用,如今想获得宣泄式的笑声需要更多努力。 作为喜剧爱好者,这常令我选择回避。《辛普森一家》偶尔的揶揄不如当年调侃我更为喜爱的总统时那般犀利。我每周看《周六夜现场》,但总觉得詹姆斯·奥斯汀·约翰逊神形兼备的特朗普模仿莫名平淡(有时他本人似乎都演倦了)。我尊重斯蒂芬·科拜尔,但从不主动看他的特朗普段子——我不需要更多"讨掌声"(那种追求认同胜过笑声的喜剧)。《南方公园》主创特雷·帕克与马特·斯通显然也有同感;早在2017年帕克就表示已厌倦嘲讽特朗普,当时还引发争议。 为何本季《南方公园》重返特朗普幽默能如此成功?关键在于帕克与斯通拒绝迎合与作秀。他们向来厌恶一切矫饰之物,尽管过去有时自身也难逃说教气,每集结尾的独白常与他们讽刺的对象一样充满道德训诫。但本次说教大幅减少——只有对特朗普、J.D.万斯、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等应受讥讽之人酣畅淋漓的恶搞。过往有些讽刺近乎霸凌,但这次的对象确实咎由自取。 部分讽刺通过剧集独特风格呈现:特朗普并非通过配音或动画模仿——而是用改构图照片呈现,与《南方公园》电影中萨达姆·侯赛因的处理方式同源同宗。甚至连感情线都如出一辙:与一位深陷虐恋的肌肉猛男版撒旦纠缠。称特朗普为独裁者模仿犯并不新鲜,但帕克与斯通用自家手法将其与侯赛因串联着实大快人心。若他们认为这种类比过于夸张,早就会加以嘲讽而非采用。你能感受到这些刻画背后真实的轻蔑。剧中将克里斯蒂·诺姆塑造成虐犬极端分子,其光鲜外表需要靠率领一队暴戾移民海关执法局探员来维持。 低俗粗鄙却政治锐利——这正是《南方公园》一贯的争议美学。 本季讽刺并非全围绕真实人物。不同于《辛普森一家》斯普林菲尔德镇或《乡巴佬希尔一家的幸福生活》阿伦镇那般蓬勃发展的世界观,《南方公园》的角色可塑性极强:斯坦跟风逐潮的父亲兰迪化身沉迷氯胺酮微剂量注射、渴求ChatGPT空洞慰藉的科技精英。最新集以此为主线,大部分儿童主角反而退居二线。出乎意料的是,连常年备受欢迎的卡特曼本季戏份也大幅缩减。第二集中,这个本我驱动、堪称邪恶的孩子怒斥盗用其套路的播客主:以辩论为幌子煽动仇恨,且攻击方总是自封胜利。赋予卡特曼"辩论大师"称号——并搭配查理·柯克或本·夏皮罗之流的明显映射——竟使这种卑劣行径产生荒诞喜感而非颂扬。 铁杆《南方公园》粉丝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这番盛赞来自见风使舵的观众——只有剧集嘲讽"正确"对象时才欣赏。或许属实,但嘲笑J.D.万斯成为表情包化的梦幻岛跟班,确实比指责乔治·卢卡斯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强奸"文化更令人舒畅。若期待帕克与斯通能真正改变科技精英、辩论瘾播客主或特朗普阵营人物在核心男性受众中的形象,恐怕是一厢情愿。但见到自由言论倡导者将讽刺矛头转向"政治正确"之外的对象仍令人耳目一新。当成千上万喜剧演员抱怨被禁声时,帕克与斯通却清醒意识到自身特权平台(以及作为派拉蒙合约方所经历的真实企业干预)。在特朗普的反对者常惧于直接对抗的氛围中,这些恰如其分、嘲弄式的恶毒竟成了惊人的清新之风。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根据杰西·哈森格分析整理的关于《南方公园》在特朗普时代意义的常见问题列表 初级 一般性问题 1 特朗普时代指什么时期 指自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就任总统开始延续至今的美国政治文化时期,包括其2024年竞选持续产生的影响 2 为何《南方公园》在此期间如此重要 因该剧精妙讽刺了这个时代的极端两极分化、双方荒谬性及混乱媒体生态,常能提前预测文化变迁 3 我多年未看《南方公园》,它仍具现实意义吗 是的,甚至更胜往昔。该剧已从单纯猎奇幽默进化為对时事的尖锐及时评论,常于重大新闻发生数日内推出相关剧集 关于其角色与评论的问题 4 《南方公园》如何做到政治讽刺不偏袒任何阵营 其著名的"这就是真实人间百态"手法平等嘲弄各方,同时指出极左与极右的虚伪荒诞,在分裂文化中成为独特声音 5 能否举例体现时代特征的剧集 《季终特别篇》堪称典范,直接探讨政治暴力升级、文明对话失效以及陷入无休止荒谬文化战争的困局 6 剧集讽刺目标是否有所演变 初期针对易瞄准的广泛目标如名人及普遍愚行,如今聚焦于愤怒情绪本身——信息传播机制、网络身份表演及全民持续愤怒的根源...
South Park

最佳讽刺艺术:《南方公园》犀利剖析特朗普的威权野心、人工智能与科技界精英。

《南方公园》第27季引发的争议比往年——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都要多,同时收视率也创下新高。上周的剧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激进的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突袭行动,嘲讽了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杀小狗和做整容手术的黑历史(诺姆随后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该剧存在性别歧视),当然也没放过唐纳德·特朗普本人。本周播出的《矫情病》延续批判风格,聚焦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和更广泛的科技精英文化,同时呈现特朗普将华盛顿特区变成军事管辖区的剧情。 故事从人见人傻的兰迪·马什展开——他的"诚实"大麻农场遭到边境巡逻队突袭。所有工人被带走("嘿!那些是我的墨西哥人!"),只剩一名员工:永远嗨翻天的会说话毛巾托里。走投无路的兰迪向ChatGPT求助。这个百依百顺的AI帮他与托里策划新业务:借助从ICE拘留所越狱的墨西哥工人和大量氯胺酮,他们将品牌升级为"Techridy"——一个"用AI大麻平台解决全球问题"的企业。 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暂停了接受政客、商界领袖和外国政要馈赠厚礼(以及对自身器官的吹捧)的日常行程,将首都改造成警察国家,满城张贴其肖像——包括那些不太 flattering 的画像。 当兰迪试图用托里贿赂特朗普以实现全国大麻合法化时,两条故事线交汇。但ChatGPT的建议惨遭失败,兰迪最终不得不卖掉诚心农场,举家搬回郊区——这标志着延续七年的支线剧情告终,该剧情既定义了剧集特色,也让部分观众觉得审美疲劳。 主创帕克与斯通对AI的批判——让人变蠢、削弱人际联结、提供糟糕建议——虽非石破天惊却足够犀利。对科技精英的讽刺扎实有力,唯一遗憾的是未直接调侃埃隆·马斯克,尤其那些氯胺酮笑话明显影射他。不过对蒂姆·库克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嘲讽多少弥补了这点。 特朗普相关桥段持续搞笑,剧情似乎正迈向重大高潮——很可能涉及他那位不情愿的伴侣兼情人撒旦,这个角色终于试图摆脱这段有毒关系。 尽管本集可能不会像前两集引发巨大轰动,但《南方公园》对华盛顿骇人军事化的实时讽刺——比如刻画联合车站近期举办JD·万斯、皮特·赫格塞斯和斯蒂芬·米勒争议性合影活动的场景——再次证明没有节目比它更努力契合时代脉搏。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为各类观众整理的清晰实用常见问题集 基础通用问题 问:本集《南方公园》的核心主旨是什么? 答:通过讽刺手法同时批判特朗普的威权行为、人工智能的失控力量以及科技富豪的虚伪本质 问: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能看懂笑点吗? 答:完全可以。尽管涉及政治主题,但剧集幽默多源于荒诞情境与角色反应。关于科技精英和AI的笑话通俗易懂 问:为何《南方公园》采用讽刺手法? 答:讽刺运用幽默、反讽与夸张揭露人性愚昧与弊病,尤其在政治与社会议题中。这是以娱乐形式传递严肃观点的方式 问:具体指的是哪几集? 答:指2024年播出的特别篇《南方公园:肥胖的终结》及后续集《加入潘达宇宙》,这两集直接探讨了这些主题 主题相关问题 问:剧集如何表现特朗普的威权野心? 答:并未直接展现特朗普,而是通过角色兰迪·马什成为强权人物,要求绝对忠诚并用恐惧控制民众来进行讽喻 问:剧集对人工智能持何种观点? 答:将AI描绘成强大但无灵魂、易被腐蚀的力量。它使一切变得刻板公式化,剥夺了人类的创造力与微妙情感 问:如何讽刺科技行业精英? 答:以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为原型的角色被塑造成脱离现实、自大狂妄的亿万富翁,他们更沉迷于自身宏大却荒谬的愿景而非解决现实问题 问:剧集是否选边站队?支持还是反对特朗普? 答:《南方公园》以无差别讽刺著称。本集重点并非支持特定政党,而是批判威权主义行为本身。所有涉及方都成为被调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