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父亲剥夺了我的人性":凯特·普莱斯揭露童年骇人真相
凯特·普莱斯如今是位学者,但她的首个"研究项目"发生在六岁那年——当她探身进入父亲的卡车驾驶室,按下那台被阳光晒得发烫的民用波段电台按钮时。她喊出那个偷听来的名字"鸡毛掸子",随即听到一个男声回应。这是她第一次确认,那个与深夜被带离床榻的恐惧秘密相连的名字,竟属于一个可能知晓答案的真实人类。当父亲发现时,惊恐万状的她再也不敢尝试联系对方。 五十年后,普莱斯写就《这发生在我身上》这部回忆录,书中侦探小说般的叙事拼凑起她童年遭受的恐怖经历与自我疗愈之路。在韦尔斯利学院研究儿童性剥削问题的办公室里,通过Zoom接受采访的普莱斯,与宾夕法尼亚乡村的成长环境早已恍如隔世。从有记忆开始到十二岁,她持续遭受父亲性侵,直至对方抛弃家庭。成年后她才惊觉,父亲曾给她下药并"出售"她供夜间来客蹂躏。 "这本书是自然倾泻而出的,"她说。尽管书写如此骇人罪行令人煎熬,普莱斯指出这与她毕生事业相契:"我研究儿童性贩卖。虽然我已四十年未被贩卖——并非说已完全痊愈,但这正是我每日研究的课题。"她亦接受数十年心理治疗,包括1990年代与精神病学家贝塞尔·范德科尔克开创性的创伤疗法。范德科尔克在《身体从未忘记》中收录其案例,指出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需终身管理——如今她通过治疗、运动、睡眠、营养与稳定婚姻来实现。"拥有这些资源是种特权,"她坦言。 本书多数内容源自与记者珍妮尔·纳诺斯长达十年的联合调查,后者曾促成202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专题报道。"就像我在学术上的专注,我把这视为研究课题。没错,这是我的人生,但..."她停顿道,"实际上这是种疗愈。我和姐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对话——有些痛苦,有些却出奇地温暖。" 成长过程中,普莱斯目睹父亲暴力虐待心怀怨恨的姐姐。通过研究她发现,姐姐同样遭父亲贩卖。她自己则饱受摧残——四岁时躲进橱柜幻想通往纳尼亚,却仍难逃毒打;六岁时被父亲用铅笔刀在手臂刻下"X"标记宣示主权,随后扔下地下室楼梯。 "我知道事情不对劲,"她说,但缺乏参照系的她无法理解这种异常。转机出现在游泳队友的生日派对上,那个充满书籍、艺术与相互尊重的家庭让她震惊:"原来世上真有这样的家庭..."这份对正常生活的惊鸿一瞥埋下逃离的种子。人们竟能真正快乐——这个认知令她震撼。普莱斯发誓终有一天要为自己创造这样的生活,并明白教育将是出路。 虐待持续至十二岁,直到父亲为年轻情妇抛弃家庭。青少年时期她曾服药过量——所幸只是抗生素。成年后驾车经过州际公路旁的成人影院与休息区时,她总会莫名紧绷。"我一心只想上大学逃离,"她说,"即使有这些反应也置之不理,告诉自己以后处理。大脑天生求生,这正是我在做的。" 普莱斯确实逃出来了,她取得多个学位(包括关于儿童性贩卖受害者刑事定罪的博士学位),同时靠行政工作与书店兼职维生。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担任院长助理期间,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当时母亲刚去世,她在智力至上的剑桥市感到格格不入,难以交友。当治疗师推荐范德科尔克后,她首次透露父亲性侵的真相。 "终于说出口是什么感受?"她回忆道,"说实话,生命中出现可信赖的年长男性让我如释重负。"随着工作学业稳定,父亲远居佛罗里达,她终于有勇气直面过往。"当我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大脑仿佛在说好了,现在安全了——你可以感受一切了。" 首次完整闪回州际休息区遭多人强奸记忆那晚,她产生自杀倾向被送医。"这些记忆我追寻多年,"她说,"就像观看百名施暴者的幻灯片,闭眼仍历历在目。"次日她继续接受范德科尔克治疗,这标志着"学习如何做人"的开始。长期麻木的她甚至购买磁带学习重新连接情感。 最残酷的醒悟是意识到虐待的精心算计——父亲下药并收费让人强奸她。鼓起勇气致电对质时,父亲暴怒断绝关系。至此她仍与父亲保持零星联系,扮演顺从女儿。"那是阿巴拉契亚的传统——家庭至上,"她解释母亲同样忍受家族虐待却保持忠诚(后知母亲亦遭外祖父性侵)。最终她厌倦谎言:"我受够当他的提线木偶了。" 普莱斯再未与父亲交谈,尽管《波士顿环球报》记者2022年采访过他(他再次愤怒否认所有指控)。当与纳诺斯合作报道时,她已是儿童商业性剥削(旧称"童妓")领域的权威学者,嫁予著名体育记者并育有一子。 调查中部分亲友质疑其叙述。"我不意外,"她说,"我写书不为修复关系。我怜悯家人——承认真相意味着要接受毕生受骗。"最毁灭性的发现?母亲知情。虽与母亲极为亲密,普莱斯以令人不安的平静谈论这种背叛。通过母亲挚友证实后,她推测母亲害怕失去孩子。"作为母亲我绝不会这样选——但我是有选择的中产女性。她没受过教育且深陷虐待。"会愤怒吗?"当然。她的沉默就是共犯。" 得知父亲死讯时她毫无悲伤:"只庆幸他不能再伤害别人。"普莱斯从未寻求法律正义:"美国仅不到10%的儿童性侵报案最终定罪。司法体系不保护幸存者。"她强调当务之急是"相信并支持幸存者,因为责怪受害者只会助长施暴者。" 自报道及新书出版后,更多幸存者联系她。"他们感到被看见和认可,我深感荣幸,"她说,提及四月自杀的爱泼斯坦案幸存者弗吉尼亚·朱弗瑞,"她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幸存者之一。但最终仍...这故事我太熟悉了。能活着提供验证他人经历的研究,特别是对那些被家人指责编故事的幸存者说'看,证据在此',我很感恩。" 凯特·普莱斯《这发生在我身上》(邦尼尔出版社,22英镑)。通过guardianbookshop.com订购可支持《卫报》,或需支付运费。 常见问题关于"成长中父亲剥夺我人性"的问答:凯特·普莱斯的故事基础问题1 凯特·普莱斯的故事关于什么?她揭露父亲通过情感与心理虐待系统摧毁其自我价值感的创伤童年2 凯特父亲如何剥夺她的人性?通过控制、操纵、羞辱与孤立使其感到无价值3 这是真实故事吗?是,基于作者真实经历的个人回忆录4 凯特遭受何种虐待?主要是情感与心理虐待,可能涉及其他形式5 为何现在分享故事?为提升对童年创伤的认知,帮助幸存者并促进疗愈进阶问题6 儿童情感虐待有哪些征兆?退缩、极度焦虑、低自尊、讨好型人格、惧怕权威、难以信任7 长期童年创伤对成人的影响?可能导致PTSD、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障碍、自我破坏及情绪调节困难8 凯特童年获得过支持吗?书中暗示她处于近乎孤立无援状态9 如何从此类创伤中恢复?治疗、支持团体、自我关怀与重建自尊是关键10 父母情感虐待子女的动机?通常源于自身未愈创伤、精神疾病、自恋倾向或控制欲深度问题11 心理虐待与身体虐待的区别?前者无形却损伤心智,后者留下可见伤痕12 虐待关系中的"非人化"指什么?施虐者将对方物化,无视其情感需求与自主权以维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