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 yourself first! 10 ways women can get a better deal at work, at home, and in life.

Put yourself first! 10 ways women can get a better deal at work, at home, and in life.

2017年,我迎来了儿子的降生——也遭遇了中年危机。原本从纽约家中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岗位的两小时通勤尚可忍受,突然变得难以承受。曾感觉充满希望的婚姻似乎正逐渐瓦解。工作中拒信堆积如山,我总感觉男同事们——有些比我早数年获得终身教职评审资格——仿佛每天拥有更多时间。其他方面也自觉不足:别人的房子更温馨,孩子打扮更得体,她们处理母亲职责、工作与一切事务时都显得游刃有余。

低谷出现在轨道维修使通勤延长至六小时,每日仅剩四小时办公时间。记得我在美铁卫生间挤母乳时痛哭,因为无法赶回家哄儿子入睡。不仅感觉无法"兼顾所有",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没有理想的事业,没有幸福的家庭,甚至失去了曾经有趣冒险的自我。最重要的是,我永远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

这是我听过无数职场女性的故事——不断勉力维持,不断顾此失彼。这并不意外。职场性别角色已进化,家庭分工却停滞不前,迫使女性既当主攻又当防守。无论收入高低,女性仍承担大部分家务。事实上,贡献20%家庭收入的男性与贡献80%者做家务量相当。异性婚姻中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女性,烹饪清洁工作量几乎是丈夫的两倍。此外,自1990年代以来育儿要求激增——当下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上一代的两倍。与此同时,女性工资增长停滞,高管层比例止步不前。

长久以来,社会期望女性在生活各领域接受不公平且不可持续的安排,并通过更努力工作、优化效率或求助"自我关怀"来弥补差距。但这并未奏效。过去20年女性幸福感持续下降,尤其与幸福感上升的男性相比。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做出改变。

经历火车上的崩溃点后,我做出重大改变:结束婚姻,移居费城,将两个半小时火车通勤换成七分钟自行车通勤。在费城,我有能力雇佣住家保姆,首次获得育儿的实质帮助。

作为研究女性决策与限制的经济学家,我相信许多选择可归结为:我是否获得了公平交易?并非建议单靠某种技巧解决所有问题——这些难题确实棘手。但我想助你争取更多——从伴侣、雇主到整个体系。

如何获得公平(或更优)交易

明确真正重要之事
切勿与他人比较。唯有你知晓自己的价值排序。正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经济学家视个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但效用不同于可量化的金钱,是更模糊的概念。不妨视为人生终局时的游戏积分——区别在于由你定义得分规则,因为只有你知悉真正重要之事。

关键勿与效用函数不同者比较。我们常陷入此陷阱。例如,你可能从志愿服务或旅行中获得最大满足——这些活动需要离家。这本无可厚非。但当你拜访以持家或手工烹饪为乐的朋友时,可能自觉相形见绌。这并非失败——只是价值取向差异。

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
多数人面临财务、社交或时间限制,但女性往往承受更多约束,即便不生育亦然。正如不应与价值观不同者比较,也不该与限制条件相异者对照。我们或许参与同一游戏,但有些人防护装备更差。

毕业前一学期,我告诉女教授计划在麦肯锡工作后攻读经济学博士。她面露惊骇:"不行,这不可行。麦肯锡两年,博士六年,博士后两年,终身教职评审七年...你永远没法要孩子!"我虽错愕甚至些许不悦,但明白其言有理。若想要孩子,我必须考虑时间线——这是男性鲜少担忧的。

保持女性工作特质
停止要求女性改变工作方式。
我确实给学生实用建议——比如用"感谢协助"替代为不可控之事道歉,或观察男性课堂提问的从容姿态来学习占据空间。改进沟通技巧固然有用,但不该以改变本性为代价。

经济学家穆里尔·尼德勒与莉丝·韦斯特伦德著名研究《女性回避竞争吗?男性是否过度竞争?》常被忽略后半结论。答案是肯定的:60%低绩效男性选择竞争而非稳获报酬,即便可能失败。为何我们只劝女性更进取"向前一步",却不质疑男性过度竞争对企业的危害?

想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评论:若当年是"雷曼姐妹"而非"雷曼兄弟",抵押证券的冒险行为或会减少,金融危机或许不至如此严重。

女性常被贴上不善谈判的标签,但我的研究显示男性谈判破裂的概率是女性的两倍以上。阻碍女性的并非技巧或意愿缺乏,而是担心因谈判受罚。因此请停止要求女性改变,转而关注她们面临的真实障碍。

转变思维:聚焦传达独特价值而非改变工作方式。追求工作回报大于投入。

始终权衡付出与收获。在女性常遭遇骚扰、歧视及限制收入的微歧视的职场,如何让天平向自己倾斜?即使热爱工作或某些同事,也需谨记雇主永远不会回报以爱。他们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你的目标是福祉最大化。利益或有重合,但本质不同。

区分工作与激情项目也至关重要。

择偶须明智。感情重要且必要,但远不足够。投入约会时不仅凭心动,更要以务实眼光审视对方能否成为持家与应对生活挑战的真正伙伴。

视约会如工作面试。即便在谈论共同兴趣的甜蜜初期,也要提出实际问题:"谁洗衣服?""晚餐通常做什么?"如同评估应聘者资历,需考量伴侣分担责任的能力。

勿接受关系中不公分工。若承担大部分负荷且身心俱疲,是时候坦诚沟通重新协商。家务分配不均是侵蚀感情的常见问题。

建议尝试时间追踪。用表格以15分钟为单位记录一周作息(有婴儿需包含夜间)。双方共同记录活动,包括多任务处理(如梳头同时给孩子穿衣)。需注意,即便是准备午餐等愉快事务也属育儿劳动。

纳入家庭管理任务(规划、邮件处理、家事调研)。你会惊讶于留给工作、自我关怀、社交、运动或享受生活的时间所剩无几。

男性使用"武器化无能"已数十年,是时候认清现实。从数据入手:谁在哪些任务上耗时更多?结果或出人意料。部分负荷源于双方对任务必要性共识但投入认知差异,有些甚至是伴侣未意识到的存在——如为孩子夏令营安排投入的调研、联络、填表时间。

接着重新分配任务。推荐夏娃·罗德斯基的"公平游戏"法——像发牌般分配任务(可在线购买任务卡)。此法有效因为部分授权仍会保留规划、监督、跟进的心理负荷。我认识的最幸福已婚女性会说"我完全不做饭"。这当然需要调整协商,但总好过精疲力尽、满腹怨气、错失天伦之乐。

将休闲时间视为不可妥协的承诺,而非待办清单的奖励。如同理财中"优先支付自己"——预先留出自我时间,视同与老板的会议。规划此类时间反而会创造更多时间感。

考虑外包服务。社会更接受外包男性关联任务(如雇维修工),因男性时间被视为应优先赚钱。但烹饪、清洁、育儿等女性关联任务常被视作奢侈外包。冷静评估亲力亲为的真实成本(时间、压力、物料),与投入事业或福祉的收益权衡。若无力雇佣帮助,可尝试朋友间任务交换、组织拼车、简化生活以减少杂务。

对时间保持 ruthless——如同近藤麻理惠整理日程。将时间转化为快乐与意义。

我们不能再持续满足他人需求而将自己置于末位。图片来源:10'000 Hours/Getty Images

决定时间分配时,需学会倾听内心深处的恒定声音,而非转瞬即逝的情绪、愧疚、奉承、无益社会压力或数字干扰制造的杂音。练习调高关于人生真愿的内心音量,调低一切使你偏离目标的影响。

面对众多需求,女性易忘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我们不能继续优先他人而忽视自己。是时候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节选自《女性经济学:数据揭示的女性生活真相与优化策略》(霍德出版社,9月25日出版,售价22英镑),美国版名为《兼顾所有》。支持《卫报》与《观察家报》,可至 guardianbookshop.com 订购。

对本文议题有见解?欢迎提交300字内回应至邮箱,可能刊于读者来信栏目。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优先自我的实用问答



优先自我 获取工作家庭生活更优交易



基础定义类问题



1 优先自我实际指什么?

指将自身福祉、需求与目标置于首位,从而以最佳状态面对他人。非关自私,而是自我保存,避免持续透支。



2 优先自我是否自私(尤其对女性)?

此担忧常见。自我关怀非自私。当你休息充分、健康充实,才能为家庭、工作、社区贡献更多能量与耐心。如同飞机氧气面罩原则:先戴好自己的再助他人。



3 感到 overwhelmed 如何开始?

从小处着手。选定微小领域专注,如设定晚上7点后不查工作邮件的界限,或每天留15分钟散步或静享茶饮。微小行动的持续会积累动能。



益处与心态



4 优先自我的主要好处?

可能减轻压力与倦怠,增强自信,改善身心健庺,提升关系质量与职业满意度。



5 如何应对拒绝产生的愧疚感?

承认情绪但不受其支配。提醒自己设定界限的重要初衷。随着实践见证生活积极变化,愧疚感会减弱。



工作实用技巧



6 如何既改善工作待遇又不显难缠?

将请求与团队或公司成功关联。例如替代"我需要加薪"改为"基于我对(某项目)的贡献带来(某成果),希望讨论使薪酬与责任水平相匹配"。



7 与上司或同事设定界限的简单方法?

清晰直接表达。使用"我明早首件事处理"替代深夜邮件的即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