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tones

Deftones乐队主唱奇诺·莫雷诺表示:“我家里有上百张自己的画作。”

以下是英文文本的中文翻译: **关于Deftones 1995年首张专辑《Adrenaline》发行前夜的感受** JonnyT提问:还记得1995年《Adrenaline》发行前夜的心情吗? 那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即将通过正规厂牌发行正式专辑。也有些紧张——毕竟我们是刚出道的新乐队。专辑问世后,厂牌寄来了实体唱片,我记得当时甚至还有磁带。拆封时那种触碰到实体的感觉令人激动。但我们完全没料到这张专辑会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更没想到多年后人们仍在聆听,我们乐队也依然存在。如今发行新作时我们仍会紧张,但多了份自信,尤其是对这张最新专辑。 **关于创作灵感源于困境还是平静** shenead提问:创造力在困境中更旺盛,还是平静同样能激发力量? 两者各有其位,这种对立统一本就植根于我们的音乐内核——许多作品都蕴含阴阳相生的特质。如今我们的生活更趋于平静,我对此心怀感激。早期专辑多诞生于动荡时期,那些能量被记录了下来;而这张新专辑的美感,则源于我们当下焕发的新生能量。不过偶尔能呐喊宣泄也是好事对吧?疫情对所有人都是考验,尤其对我这种习惯通过巡演释放情绪的人而言,突然的停滞是沉重打击。而创作音乐——表达各种情感——始终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关于1997年专辑《Around the Fur》的持久吸引力** DameHedwig提问:我在小镇HMV工作,每周至少向青少年售出5张《Around the Fur》,销量远超Fleetwood Mac《Rumours》和Nirvana《Nevermind》。为何它如此经久不衰? 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做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唱片,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这就像我小时候发现齐柏林飞艇等乐队的感觉——并非自比传奇,而是那些作品虽历经岁月仍让我产生连接,这种体验很美妙。我们始终刻意避免追逐潮流导致音乐过时,也警惕被归类为同期的新金属乐队。并非自视甚高,只是想要保持独立身份,因此通过创作选择避免被定型。 **关于英国80年代音乐的影响** JimmyD提问:翻唱合辑显示你们受杜兰杜兰、治疗、史密斯、Sade等英国音乐人影响颇深,他们如何塑造了你们的音乐? 那是我真正热爱的启蒙音乐,对六年级的我而言充满异域魅力。看杜兰杜兰在斯里兰卡游艇上的MV时,仿佛窥见了遥远世界。80年代那是流行音乐,但我的朋友多迷恋迈克尔·杰克逊。我也喜欢杰克逊,但英伦音乐独具韵味,让我有种发掘小众珍宝的优越感。这些影响自然融入了Deftones——我们仍是硬摇滚/金属乐队,但我真诚地将热爱的元素编织其中。 **关于近期专辑中的神秘主题** 近期作品似乎蕴含更深层的神秘主题与象征,这是刻意为之还是潜意识流露? 是潜意识。我一直痴迷于未解之事,并非推崇其中任何观念,纯粹出于对未知的好奇。并非为了骇人听闻——小时候祖母带我去教堂,主日学会发带插图的圣经故事书,里面就有最骇人的画面:比如所罗门王倒提婴儿脚的插图。我会盯着看几小时,再读那些两个妇人争婴、所罗门欲将婴儿劈成两半的故事。至今惊讶这类内容竟给孩童看,但我始终被这种黑暗吸引。 **关于22岁时听的音乐** 22岁时可能正在巡演,常听早期电子乐和神游舞曲。沉迷Portishead、UNKLE、DJ Shadow和Tricky。至今仍爱那种融合采样与厚重鼓点的hip-hop变奏,放缓的节奏里充满浪漫意象。 **关于未发行专辑《Eros》** 我常听网上流传的《Eros》(因2008年贝斯手Chi Cheng车祸昏迷未完成的专辑,他于2013年离世)曲目尤其是《Dallas》,这张专辑会正式发行吗? 我们常被问及《Eros》。它大概率永远不会发行,因为这意味着要回溯那段时光完成未竟之作。《Dallas》是唯一接近完成的曲目。新专辑始于疫情期间各自的创作构思,重聚时无人想回溯旧作——我们专注当下。因此完成《Eros》已不合时宜。 **关于《Sextape》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