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人士认为,面部识别摄像头存在严重的种族偏见,因此不应在诺丁山狂欢节上使用。
十一家民权与反种族主义组织联名敦促伦敦警察厅厅长马克·罗利取消在下周末诺丁山狂欢节部署实时人脸识别技术(LFR)的计划,指出该技术存在种族偏见且正面临法律挑战。 《卫报》获得的联名信中,这些团体警告称,在庆祝非洲-加勒比社区文化的活动中使用即时人脸扫描摄像头"只会加剧公众对警方滥用职权和内部种族歧视的担忧"。签署方包括鲁尼米德信托、自由人权组织、老大哥观察、种族议程观察及人权观察等机构,他们指出该技术"对女性和有色人种的识别准确率更低"。 此举正值英国政府近期推动人脸识别监控车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九大警区扩大使用之际。伦敦警方此前宣布,将在为期两天的西伦敦狂欢节出入口部署专用摄像头——该活动每年吸引近200万人,规模位居全球街头庆典第二。 联名信强调:"在诺丁山狂欢节使用LFR技术,不公平地针对了这场庆典所赞颂的群体。凯西男爵夫人的审查报告已认定伦敦警察厅存在制度性种族主义,歧视性执法严重损害了公众信任。在此使用该技术只会加深对种族偏见和权力滥用的忧虑。" 信中还提及,自警方公布计划后,反刀具犯罪活动家肖恩·汤普森已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这位英国黑人曾被面部识别系统错误标记为罪犯,遭警方拘留并强制采集指纹。"汤普森先生参加完反暴力青年组织'街头父亲'的志愿活动返家时,被警员包围扣押30分钟。他将LFR的歧视性影响比作'加强版的拦截搜查'"。 活动人士指出,尽管过往设置曾不成比例地误判黑人身份,警方仍被允许对该技术"自我监管"。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报告显示,在特定参数下,伦敦警方采用的NeoFace系统对女性和有色人种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报告作者托尼·曼斯菲尔德博士承认,在较低阈值时,系统"对黑人男女存在偏见",但法律并未强制要求警方采用更高精度的参数设置。 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发现,三大科技公司的人脸识别系统对深肤色女性的误判率达21%-35%,而浅肤色男性误判率不足1%。其他联署机构还包括隐私观察、国际隐私组织、种族平等优先、开放权利团体、即刻访问、停表观察及国家观察等组织领袖。 伦敦警察厅表示,摄像头将部署在狂欢节边界外围而非内部,旨在协助警员"识别和拦截"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人员,如涉及持刀犯罪或性侵等严重罪行的通缉犯。但民权组织对威尔士警方曾用该技术打击黄牛党表示震惊。 今年狂欢节将部署约7000名警力。据伦敦警方称,执勤人员将全程在岗,活动现场附近的LFR摄像头将扫描失踪人员及受性侵害预防令限制者。主要入口处将设置安检拱门,警方将行使拦截搜查权。 尽管狂欢节仍由社区主导,高级官员已提出安全隐患,建议活动迁至海德公园或实行门票制以避免狭窄街道过度拥挤。内政大臣伊薇特·库珀近期宣布将制定LFR使用新规,称"该技术将用于锁定性犯罪者和逃避抓捕的严重罪犯"。 伦敦警方与南威尔士警方持续试验该技术。据称自2024年1月以来,LFR已协助逮捕580名涉及强奸、家暴、持刀犯罪、袭击及抢劫的嫌犯,其中52人为违反限制令的登记性犯罪者。负责狂欢节安保的助理警监马特·沃德承认少数族裔社区对LFR仍存顾虑:"我们承诺负责任地运用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因此LFR仅部署在活动周边区域。这一成熟工具今年已促成超千起逮捕。国家物理实验室测试证实,当前参数下我们的系统能保持跨种族性别准确率。但我们也认识到,尤其是有色人种社区的误解依然存在,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 **诺丁山狂欢节人脸识别与种族偏见常见问题** #### **基础问题** 1. **为何活动人士反对狂欢节使用人脸识别?** 抗议者指出该技术存在种族偏见,更易误判有色人种,导致不公正的针对性拦截。 2. **什么是人脸识别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扫描人群面部并与数据库比对,多用于安防或警务。 3. **种族偏见如何影响识别准确率?** 研究显示深肤色个体误判率更高,增加错误逮捕风险。 4. **狂欢节此前使用过该技术吗?** 警方近年曾测试,但批评者认为误判导致黑人参与者被不当针对。 5. **支持者如何评价?** 支持方称其能预防犯罪,但反对者认为偏见风险大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