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贝尔指出,围绕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动荡对基尔·斯塔默而言是一个警示。
英法两国的政治稳定并非此消彼长——并非一国风平浪静就必然导致另一国动荡不安。去年七月基尔·斯塔默赢得压倒性多数的同时,法国立法选举却导致马克龙政府陷入瘫痪,这纯属时间上的巧合。 两位领导人的政治轨迹错位对双方及欧洲都是不幸的。马克龙在遭遇四位保守党首相后,本有望与崛起的工党领袖结盟,但彼时其总统权威已急剧衰落。英国刚摆脱脱欧乱局之际,法国却正迷失方向。 两者困境规模不同:法国议会僵局是严峻挑战,而英国脱欧则是巨大灾难。但共同点在于这都是自食其果——源于傲慢领导人高估了自己说服选民的能力。 戴维·卡梅伦因自信能说服选民留欧而发起2016年公投;特蕾莎·梅因认定民众会拒绝科尔宾的工党,于2017年提前大选却失去保守党多数席位。马克龙的错误兼具二者特点:他去年夏天解散国民议会,原想通过选举凝聚温和选民对抗在欧洲选举中表现亮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结果数百万选民确实阻止了极右翼上台,却意外壮大了反对总统的左翼势力。 面对困局,马克龙执意从势微的中间派盟友中组阁,无视议会现实及总统应尊重民意任命总理的传统,最终导致数月政治僵局、抗议浪潮、社会撕裂、政府更迭、指责纷争、重选呼声与逼宫压力。他无意在2027年任期结束前辞职,但施政空间已所剩无几。这种混乱与停滞并存的局面——万物动荡却毫无变革——令人想起2019年12月才终结的英国脱欧乱局。当时选民已疲惫幻灭,任由鲍里斯·约翰逊按自身意志收拾残局。 若法国重演这般剧情,结局可能是国民联盟前领袖、常年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佩入主爱丽舍宫。若她因挪用公款定罪被禁参选,则可能是该党那位精致亲商的千禧年领袖乔丹·巴德拉接棒。 法英两国政治制度与文化差异使得简单类比往往失准。但作为历史交织、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相当的邻邦,两国领导人缺乏联动着实令人瞩目。不过或许也不足为奇——地缘相近常催生竞争。法国总统与英国首相最终通常能找到共同立场:全球合作往往压倒地区竞争,但共识必须在数百年未解摩擦形成的疑云中达成。 对英国首相而言,与美国的关系始终更令人自在。英吉利海峡两岸从未再现过撒切尔-里根式的同盟,或十年后布莱尔从克林顿"新民主党"汲取灵感的盛况。 若时机契合,马克龙与斯塔默本可缔造类似伙伴关系。二人都自诩务实、自由、中间路线的捍卫者,超越左右翼僵化意识形态,肩负着对抗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蔓延的使命。他们以相对浅薄的执政经验攀至权力巅峰:马克龙39岁当选总统,绕过了法国传统的地方首长或部级历练;斯塔默61岁出任首相时仅任议员九年,从未涉足政府要职。 二人分别出身金融与法律领域,虽非局外人却非典型政客,皆在如今主宰的政治丛林外成长,因而缺失了政界必备的生存技能与群体动态感知力。 马克龙的傲慢比斯塔默的沉静自信更引人侧目,但二人都因未能超越小圈子构建同盟而树敌过多。据称两人私交融洽开放却不够炽烈(唯有至交亲属才能与这位工党领袖建立如此联结)。 他们的风格大相径庭:巅峰时期的马克龙拥有斯塔默缺乏的磁性辩才,从未有人盛赞英国首相具备纵论欧洲未来的雄辩之才或地缘洞察——那本是马克龙的强项。 不过双方仍可在乌克兰问题、广泛安全防务合作及非法移民等议题上协作。批评者或可指摘细节,但这些协议正在积累互信。 随着保守党执政时期针对巴黎的敌对小报泄密与历史影射消退,两国关系已现改善。事实证明,外交无需提及阿金库尔战役这类幼稚言论更能推进。 摒弃无意义的脱欧话术确有助益,但欧盟成员国与"第三国"的合作存在天然局限。斯塔默未能明确界定英国与邻邦的未来关系,未能激发马克龙对欧盟决策者所谓"可变几何欧洲"的兴趣。他带着谨慎模糊的亲欧目标上台,而本可能欢迎更大胆构想的马克龙早已受困于国内挑战。强化欧洲的法英特殊伙伴关系仍停留在幻想层面。 现实对比"马克龙主义"与"斯塔默主义",揭示的是一幕错失良机的悲剧——两位占据中间地带的领导者都未能建立持久基业。马克龙如今遭左右翼激进力量围剿,尽管这两派彼此仇视,却共同鄙视着他。他未能为继任者留下可守护的政治遗产,其背书甚至可能损害候选人。"捍卫共和、抵制极右"的号召反复响起却效力递减。 边际效应递减律在连续选举中显现:极右翼早已成为主流,如今在议会自由活动,使越来越多法国选民和商界领袖相信其已被驯化——不再是警示故事中的危险力量。他们宣称民主与经济的真正威胁来自左翼。 奈杰尔·法拉奇及其英国盟友正观察学习。他们看着反对声浪如何被逐渐消磨,见证自由派中心的支持率因仅在最后关头才发出自保的恐慌之声而消退,深谙如何将温和务实的政府描绘成捍卫过时现状的软弱腐败集团。这正是为基尔·斯塔默铺设的陷阱——研究马克龙的命运,或能教会他避免重蹈覆辙。 拉斐尔·贝尔是《卫报》专栏作家。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该主题的常见问题列表,采用自然对话风格,提供清晰简洁的答案 基础通用问题 1 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 探讨法国总统马克龙面临的政治困境如何为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未来执政提供警示 2 拉斐尔·贝尔是谁? 《卫报》知名政治记者兼专栏作家,专注英国及欧洲政治评论 3 马克龙面临哪些困境? 面临广泛抗议、议会多数席位丧失、极右翼势力崛起等挑战,致其政策推行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