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 Sarkozy

尼古拉·萨科齐已获释出狱,并表示打算"证明自己的清白"。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因竞选资金案被判刑后获释,随即表示将"力证清白"。巴黎上诉法院本周一批准了其保释请求,这位70岁的政治人物结束20天牢狱生活后,通过社交媒体宣称:"法律程序已启动,我将全力准备上诉,集中精力证明自己的清白,真相终将大白。" 萨科齐于10月21日被巴黎法院判处五年监禁,罪名是在2007年总统竞选中涉嫌从利比亚已故领导人卡扎菲处获取非法竞选资金。虽坚称无辜并提出上诉,但法官以其罪行"特别严重"为由要求在上诉期间继续收押。本周一与歌手妻子卡拉·布吕尼离开巴黎拉桑特监狱时,萨科齐形容这段铁窗生涯是"煎熬的噩梦"。 根据保释条件,萨科齐被禁止与司法部官员(包括曾视其为政治导师的现任司法部长达马南)接触,不得与案件相关人员联系,且禁止出境。达马南上月探监之举曾引发法国司法界对破坏司法独立的批评。 周一上午通过视频出庭时,身着深蓝色西装的萨科齐在律师陪同下向法庭致意:"我要向所有监狱工作人员致敬,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让这场噩梦变得可以承受。"他强调:"我从未想过向卡扎菲索取任何资金...绝不会承认莫须有的罪名...古稀之年身陷囹圄是强加于我的磨难,这非常艰难,会给任何囚徒留下心理创伤。" 出于安全考虑,萨科齐被单独关押在9平方米带独立卫浴的囚室,相邻牢房驻守两名保镖。据《观点》杂志披露,因担心食物被投毒,他在狱中仅食用酸奶,虽可使用烹饪设备但始终拒绝使用。其律师英格拉姆每日探监时指出,鉴于死亡威胁、夜间骚扰及邻囚自残事件,萨科齐在外反而更安全。 布吕尼与萨科齐两名长子出席了周一的保释听证会。这位2007-2012年执政的右翼总统,由此成为欧盟国家首位服刑的前元首,也是法国战后首位入狱的国家领导人。 共和党领袖勒塔约在社交媒体评价此次保释"合乎预期",称赞萨科齐"以勇气和决心面对考验"。在新闻通讯推广后,萨科齐社交媒体账号上周分享了堆积如山的信件与包裹照片,其中含有拼贴画、巧克力与书籍,并承诺"每封信件都将得到回复",强调"故事终章尚未写就"。 在为期三个月的庭审中,检察官指控萨科齐"与三十年来最臭名昭著的独裁者缔结浮士德式腐败契约"获取竞选资金。虽然萨科齐否认所有不当行为,且此前已被判贪污、滥用利比亚公款及非法竞选融资三项罪名不成立,但由于检方提起上诉,他将于明年就包括刑事阴谋在内的全部罪名接受重审。 尽管利比亚秘密资金案是其面临的最大规模腐败审判,但萨科齐此前已在两起案件中获罪,并被剥夺法国最高荣誉军团勋章。在另一起涉及司法腐败的案件中,他成为首位佩戴电子脚镣的法国前总统,虽被判一年监禁,但以电子监控形式服刑三个月后获条件释放。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关于萨科齐获释及力证清白声明的常见问答,以清晰自然的表述呈现: 基础问题 1 尼古拉·萨科齐是谁? 曾任法国总统(2007-2012年执政)。 2 因何入狱? 并非最终判刑,而是因先前贪腐与非法竞选融资罪名上诉期间被采取审前羁押或软禁措施。 3 为何获释? 在法律团队准备上诉期间获准解除审前羁押,此举属司法程序常规环节,并非宣告无罪。 4 "力证清白"意指什么? 表明将通过上诉程序反驳有罪判决,主张初审裁决存在错误。 深层法律背景 5 最初定罪罪名? 迄今在两起要案中获罪: • 贪腐与以权谋私:企图通过交换案件信息换取高级法官关照 •...
Nicolas Sarkozy

可怜的尼古拉·萨科齐。他当年对犯罪与刑罚的强硬立场如今却让他自食其果。

二十年前,一场悲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2005年10月末,巴黎北部郊区克利希苏布瓦的三名少年在看完足球赛回家途中遭遇警察追捕。齐亚德·本纳、博纳·特拉奥雷和穆希丁·阿尔通并未犯事——后续调查证实了这一点——但在惊慌中躲进了变电站。命运残酷转折,10月27日齐亚德与博纳遭电击身亡,穆希丁则被严重烧伤,终身留疤。 他们的死引发了法国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骚乱,也让我成为反对种族主义与不平等的坚定活动家。然而某些政客却归咎于受害者。时任内政部长尼古拉·萨科齐最初暗示少年们涉嫌盗窃,并抛出那句"名句":"若问心无愧,何必惧怕警察。" 萨科齐曾主张对犯罪采取零容忍的强硬态度。按此逻辑,他本应坦然接受法律制裁。但如今锒铛入狱的正是他本人。 其入狱具有历史性意义:除大革命时期被处决的路易十六、因勾结纳粹德国而入狱的菲利普·贝当外,尚无法国国家元首服刑的先例。法庭院长裁定萨科齐的行为"特别严重,可能损害公众对代议者的信任"。 这些重罪究竟为何?在涉及2007年总统竞选的所谓利比亚竞选资金案中,萨科齐因刑事共谋被判五年监禁。他否认指控并提出上诉。法庭认定他与卡扎菲政权达成交易获取非法竞选资金,纵容亲信向利方承诺保持与阿卜杜拉·塞努西的联系——此人是卡扎菲妹夫,亦是1989年致170人死亡的巴黎航班爆炸案元凶。法官认为该腐败协议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 2005年萨科齐宣称"若问心无愧,何必惧怕警察",然而历经十年调查(《媒体part》早在2011年就披露细节)、近百名法官审理、400页判决书,他却称定罪是"对法治的践踏"。 众多显赫支持者急赴辩护。定罪后入狱前,司法部长杰拉尔德·达曼宁以"朋友身份"探视,表达"对萨科齐的深切悲痛"。尽管资深法官警告此举损害司法独立,达曼宁仍探监二次,遭30名律师联名起诉指控偏袒。 其他政客也纷纷声援。尼斯市长宣布将以萨科齐命名广场,马克龙在其入狱前于爱丽舍宫接见这位前总统。萨科齐甚至举办了告别聚会,家人组织公开送行,人群在他前往拘留时鼓掌欢呼,有人高喊"司法体系可耻!" 自判决宣布起,媒体几乎清一色为谴责法庭裁决、宣称其无罪者提供平台。萨科齐友人在电台节目中的哀叹完美诠释了这种情绪:"监狱对我们这类人是冲击,太可怕了...我们不是为此而生,我们不是动物。"且不论物种歧视的暗示,究竟谁才是"适合监狱的动物"? 答案或许是那些无力让家人公开辩护的群体。需知刑事共谋最高可判十年——正是萨科齐刑期的两倍。 法国近三分之一囚犯与萨科齐同为候审人员,每日数百人根据立即执行令被羁押。2022年,两年及以上刑期立即执行率高达88%。但法庭给予萨科齐罕见特权:无需立即收监,获数周准备时间,甚至出席了女儿生日宴。 法国曾因审前羁押过长屡遭批评。萨科齐的盟友可曾对此表达关切? 此外,监狱总监察长上月警告多所设施处于"令人担忧的失修状态",蟑螂、老鼠、臭虫泛滥,侵犯被拘留者基本权利。 虽因安全原因萨科齐拥有独立囚室,但法国监狱过度拥挤程度高居欧盟第二,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侮辱。 监狱每天都在践踏我们的原则,我认为司法体系存在根本缺陷。在近期译介的监狱废除论文集前言中,我主张彻底改革司法,推行修复性司法——赋能受害者而非非人化犯罪者。 萨科齐凭借对犯罪(特别是累犯)的严苛立场建立政治生涯,如今却面临第二次监禁判决——首次刑期以电子镣铐在家服刑。他正亲身体验自己曾倡导的体系,正是这套理念导致了二十年前齐亚德与博纳的悲剧。 耐人寻味的是,那些惯常谴责司法宽纵、要求严刑峻法者,如今竟主张这套逻辑不适用于萨科齐。这种反应暴露了阶层心态:某些生命被视为不值得尊重而遭受残酷对待,另一些则享受豁免。 此案性质严重:法国前总统因密谋收受外国势力资金被定罪,而该政权曾对本国人民实施恐怖主义。更严重的是,这个始终主张严刑峻法之人,如今行事却仿佛凌驾于法律之上。 罗卡亚·迪亚洛为《卫报》欧洲版专栏作家。 您对本文探讨的议题有何见解?若希望投稿至读者来信栏目(不超过300词),请点击此处提交。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以自然语气直接回应的关于尼古拉·萨科齐法律困境的常见问题列表:基础问题1. 尼古拉·萨科齐是谁?他是法国前总统,于2007年至2012年任职。2. 他最以什么闻名?他以精力充沛、作风直接、对犯罪采取强硬执法态度以及亲商经济政策而著称。3. 为何人们说他的立场反过来困扰了他?因为他曾著名地主张对罪犯严厉惩罚,而现在他自己却因犯罪被定罪判刑,形成了一种讽刺。4. 他实际上因何罪被定罪?迄今为止,他在两起主要案件中被判有罪:腐败和影响力交易,以及非法竞选融资。5. 他进监狱了吗?他已被判刑入狱,但判决正在上诉中,很可能通过替代措施执行,如佩戴电子手环在家软禁,而非传统牢房。高级详细问题6. 腐败和影响力交易案具体是关于什么的?该案指控萨科齐向一名高级法官提供摩纳哥的 prestigious 职位,以换取关于其竞选资金调查的机密信息。这常被称为窃听案,因为萨科齐与其律师之间的通话是关键证据。7. 非法竞选融资案又是怎么回事?他2012年的连任竞选花费几乎是法定限额的两倍。案件发现他的政党UMP通过一家名为Bygmalion的公关公司使用复杂的虚假发票系统来隐藏真实成本。8. 他还有其他未决的法律案件吗?是的。最重要的一起涉及指控他从已故利比亚独裁者穆阿迈尔·卡扎菲那里为其2007年总统竞选获取非法竞选资金。这是一项持续调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