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评论家将网飞出品的《吉尼斯家族》称为蒸汽朋克版的"泰托先生"。

爱尔兰评论家将网飞出品的《吉尼斯家族》称为蒸汽朋克版的"泰托先生"。

网飞新剧《吉尼斯之屋》似乎集齐了所有爆款要素:全明星阵容、电影级摄影、被形容为《继承之战》与《浴血黑帮》融合的剧情。这种黄金配方让该剧不仅收视告捷,更收获如潮好评。

英美剧评人盛赞这部描绘酿酒王朝的剧集,称其带领观众展开一场穿越1860年代都柏林的优雅娱乐之旅。《卫报》赞其"令人无法抗拒",BBC指出"无数观众将畅快追剧",《洛杉矶时报》则形容其为"绝妙狂欢"。

这部八集剧集本周开播即获烂番茄89%观众好评率,塔特勒与Vogue等时尚杂志更刊发吉尼斯家族真实成员深度专访。

然而转折在于:爱尔兰本土影评界对其深恶痛绝。他们抨击该剧对爱尔兰历史的呈现、台词设计、服装造型乃至灯光运用。尽管网飞强调这是首部配备爱尔兰语字幕的剧集,当地评论家仍不买账。

《爱尔兰时报》批评该剧"对爱尔兰殖民经历的理解流于表面",且"惊人地缺乏对英爱混血群体及其社会地位的认知"。该报还嘲讽由英国演员詹姆斯·诺顿饰演的男主角口音酷似"蒸汽朋克版泰托先生"——暗指爱尔兰薯片品牌吉祥物,并形容芬尼亚革命者的言行举止如同"野生小妖精"。

《爱尔兰独立报》直指该剧"缺乏真实性令人震惊",列举了信件被揉碎扔进壁炉等陈腐桥段,同时批评过度使用的粗俗台词与史实错误,指出虽然制片方称此为虚构作品,但大众历史认知本就充满虚构叙事,这种处理可能造成危害。

该剧松散改编自吉尼斯家族真实历史——1868年家长离世后四位成年子女继承酿酒帝国,由《浴血黑帮》主创史蒂文·奈特执笔。多数场景在利物浦拍摄,演员阵容融合爱尔兰与英国艺人,配乐则来自Fontaines DC、Kneecap等当代爱尔兰乐队。

《卫报》给出五星好评,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盛赞奈特赋予时代剧生命力的功力,虽指出部分口音难以辨识,但认为故事张力完美呈现。

爱尔兰评论界向来反感演员扭曲爱尔兰口音,如布拉德·皮特在《魔鬼游戏》中演绎的IRA角色。不过《吉尼斯之屋》剧组在此方面幸免于难,诺顿的表演与口音收获赞誉,配乐与精良布景同样备受肯定。

爱尔兰评论人集中炮轰剧中生硬台词与昏暗打光。而对爱尔兰饥荒后政治图景及反抗英国统治的地下革命者的描绘,更引发社交媒体广泛批评。有Reddit用户质疑服装设计,要求与设计师对话,指出将芬尼亚成员塑造成刻板的小精灵形象歪曲了爱尔兰身份认同。

自封"爱尔兰文化警察"的喜剧演员加伦·努恩在TikTok和Instagram拥有大量粉丝,他犀利指出剧集开场仅3分45秒就出现角色高喊"让爱尔兰摆脱英国统治"的桥段。他戏谑称赞剧中倒吉尼斯啤酒教学及葬礼斗殴场景,调侃称虽体现爱尔兰文化,但葬礼未备三明治应该扣分。

评论家同时指摘笨拙台词与阴暗光影,认为爆炸与情色场面无法掩盖故事张力的缺失。《爱尔兰审查员》以"全是倒酒,不见啤酒"为题刊文,将该剧与《继承之战》《浴血黑帮》对比,批评其缺乏前者的幽默与后者的紧张感。

《爱尔兰时报》的毒舌评论尤为尖锐,称某场景拙劣到"可能让吉尼斯爱好者转投Beamish黑啤的怀抱"。

**常见问题解答**

基础问题

1 什么是《吉尼斯之屋》?
《吉尼斯之屋》是网飞推出的虚构剧集,以19世纪都柏林为背景,虚构了一个掌握权势、行事隐秘的吉尼斯家族王朝,讲述其权谋斗争的故事。

2 "蒸汽朋克"指什么?
蒸汽朋克是融合维多利亚时代美学与蒸汽动力技术的艺术风格,常见元素包括黄铜护目镜、飞艇与精密机械装置。

3 泰托先生是谁?
泰托先生是爱尔兰国民薯片品牌"Tayto"的吉祥物,这个欢乐的卡通形象在爱尔兰流行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4 剧评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他们用幽默比喻暗示:这部围绕爱尔兰标志性品牌展开的华丽架空历史剧,其家族商战情节的离奇程度,堪比关于泰托薯片公司的虚构故事。

深度问题

5 为何与泰托先生对比?那不是薯片品牌吗?
正是通过这种戏谑对比引发爱尔兰观众共鸣。暗示尽管剧集设定宏大且充满蒸汽朋克元素,但其核心仍如同国民薯片故事般充满爱尔兰式奇趣,将高概念设定锚定在熟悉的文化土壤中。

6 剧中主要蒸汽朋克元素有哪些?
根据预告片与剧评,剧中呈现先进的蒸汽动力机械、带有机械改造的维多利亚时代华服,以及用更先进的工业技术重新诠释的19世纪都柏林景观。

7 本剧基于真实历史吗?
否。虽然吉尼斯家族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名门,但剧集情节、人物及蒸汽朋克元素均属虚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