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格伦南的1998与2025
近期照片:Pål Hansen/《卫报》。造型:Andie Redman。妆发:Neusa Neves(Arlington Artists工作室,使用Lelive护肤品与Mario彩妆)。旧照提供:汤姆·格伦南。
1995年出生于贝德福德的汤姆·格伦南,因2016年在Chase & Status单曲《All Goes Wrong》中献声而崭露头角,并入选BBC"2017年度新声"榜单。融合灵魂乐、流行与独立摇滚风格的他,于2018年发行首专《Lighting Matches》,迄今专辑销量超150万张,流媒体播放量达25亿次。最新专辑《Everywhere I Went Led Me to Where I Didn’t Want to Be》已发行,巡演将于九月启程。
关于童年照:
这张照片摄于父母在贝德福德的第一栋房子。当时应该是万圣节,虽然我不确定什么怪兽会戴着袜子手套、穿着《猫和老鼠》T恤。我看起来开心又狂野——脸上那道擦伤大概是从自行车上摔的。
我的童年充满爱。母亲是教师,父亲是建筑工人。他们辛勤工作却始终陪伴我。妈妈常放流行乐——麦当娜、罗比·威廉姆斯,爸爸则钟爱爱尔兰音乐,还会弹手风琴。我们虽家境普通,但我从未感到匮乏。住在带后花园的安静街道上,有个足球就足够。妈妈说我又闹腾又善良敏感。
关于学业:
我人缘不错——足球踢得好帮了大忙,但课堂上是个麻烦精。阅读障碍让我难以专注,只好捣乱。学校按行为分班的奇葩制度让我在"捣蛋班"待了四年,几乎不学习,几次被停课。当朋友回家玩PS时,妈妈总拽我去她学校关禁闭。
关于发现歌喉:
18岁A-level考试后的派对上,我第一次大醉时随着The Kooks的《Seaside》放声高歌,才惊觉自己会唱歌。众人让我清唱后,我从"足球队那小子"变成了"乐队主唱"。
关于贝德福德与袭击事件:
小镇人情有时反成负累。当我开始唱歌,某些朋友妒忌地质问"你以为自己是谁?"。后来某夜在炸鸡店外,我被陌生人袭击导致下颌骨折,近期才拆除钢板。心理创伤更甚:从天之骄子到觉得全世界都恨我。
关于抑郁与自我毁灭:
我陷入重度抑郁,用数日狂欢自我摧毁,几乎断送事业。最低谷时,我变得孤僻畏缩,多数同窗渐行渐远,唯二挚友留存至今。在孤独中,写作成为救赎——把情绪谱成歌曲,自学吉他。妈妈总问近况,而音乐成了我唯一的表达方式。
每逢空闲夜晚,我就去伦敦参加开放麦。不懂行业规则却热爱表演,以 indie 少年形象——参差胡须、鼻环、窄脚裤、旧毛衣混迹。转机始于网上发歌后被唱片公司相中。
在伦敦乐坛,无人知我过往。本可重塑形象,却误入歧途。当时摇滚式放纵是常态,我成了最疯的派对动物。五年间事业停滞,险些被解约。
2020年初,母亲察觉我的糜烂生活。随后疫情封锁让我回归贝德福德,通过Zoom与亲友重建联结,身心复苏。
如今我只在特殊场合与良友共饮,去年娶了让我脚踏实地的普拉提教练。创作时才是最好的我。听起来平淡,但确是如此。我花了十年找回那个善良敏感的自己,已竭尽全力。
常见问题
### **关于汤姆·格伦南反思"遇袭后,我从被爱坠入被恨"的问答**
#### **基础问题**
**1. 汤姆·格伦南遭遇了什么?**
2020年伦敦夜归途中遭袭,导致下颌骨折与耳膜撕裂。
**2. 他的表态有何深意?**
袭击摧毁了他的安全感,使其从自认被爱转为感觉被憎。
**3. 事件何时发生?**
2020年4月。
**4. 袭击造成哪些影响?**
身心受创,改变其人生观与人际信任。
---
#### **进阶问题**
**5. 他是否公开谈论此事?**
通过采访与音乐分享经历,提升公众意识。
**6. 如何康复?**
手术修复伤处,借助心理治疗、家人支持与音乐疗愈。
**7. 是否影响音乐创作?**
专辑《Evering Road》即承载事件后的心路历程。
**8. 凶徒是否落网?**
两名袭击者被捕判刑。
---
#### **深度问题**
**9. 遇袭后对名望的看法有何改变?**
更警惕公开场合,坦言名声阴暗面。
**10. 他对创伤者有何建议?**
倡导寻求专业帮助,用音乐/治疗等健康方式疏导。
**11. 是否原谅袭击者?**
未明确表态,专注积极前行。
**12. 此事如何影响他与粉丝关系?**
更愿袒露脆弱,与听众建立更深联结。
---
#### **实用建议**
**13. 粉丝该如何支持他?**
尊重其经历,用心聆听作品,传递善意与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