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新地铁站内开设了一家"快捷"图书馆,为市民和通勤者打造了一个温馨的文化空间,旨在让人们放下手机、捧起书本。馆内还设有一座垂直香草花园,为地下空间增添了一抹绿意。
这家名为"地铁书屋"(Metroteka)的时尚图书馆本周在华沙塔格夫卡区康德拉托维查地铁站(M2线)开业,设有成人及儿童独立阅览区,并配备举办公共朗读活动的空间。
15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约1.6万册,读者可通过自助借阅机使用非接触式芯片借书。还书可通过馆内或地面24小时自助还书柜完成。
访客可在共享区域学习工作,借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或享用免费咖啡热巧克力缓解通勤疲惫。
水培花园墙无需土壤和自然光照就能种植罗勒、牛至等新鲜香草,以及旱金莲、三色堇等花卉。
塔格夫卡图书馆副馆长格蕾丝娜·斯特切尔扎克-巴特科夫斯卡表示:"我们希望地铁书屋成为教育文化中心,而不仅仅是借书场所。"例如花园墙将举办关于食品安全、可持续性和气候行动的讨论。
她指出地下选址让忙碌的通勤者时空距离上都更易抵达:"我常开玩笑说书本不是玻璃做的——你可以随时进来抓几本书,自助结账后立刻开启新的阅读之旅。"开馆首日借出超400本书,包括学校推荐读物、旅行指南和各种技能书籍。
这种创新模式旨在提升波兰人阅读率。据国家图书馆年度调查,2024年仅41%受访者至少读过一本书,低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近60%比例,因人们更多转向电视、流媒体和手机娱乐。
国家图书馆馆长托马什·马科夫斯基指出,虽然波兰阅读率高于南欧,但落后于北欧国家甚至邻国捷克。历史原因是二战期间70%图书馆被毁,导致几代人成长过程中未见长辈读书场景——在文化认知中,阅读常与学校童年而非成人生活相关联。
"在地铁站建图书馆是我们的梦想,"马科夫斯基说,这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图书馆应美丽开放诱人而非令人生畏;不是圣殿而是可自由活动、参与讨论或结识他人的场所。"
国家图书馆还打破静默传统开设"有声"阅览室。"不会有人要求你保持安静,"马科夫斯基解释,"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依然安静,但人们也会交谈、辅导和授课。"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华沙地铁快捷图书馆的实用常见问题解答
基本信息
问:什么是地铁快捷图书馆?
答:这是华沙地铁站内设立小型免费图书馆的新举措,为通勤者提供旅途阅读的书籍。
问:这些图书馆的具体位置?
答:目前在最繁忙的中心站试点(如圣十字站、中心站),站台附近设有专用书架或书亭。
问:需要收费吗?
答:借阅完全免费。
问:如何运作?需要借书证吗?
答:无需借书证,采用诚信系统。取阅书籍后,下次乘车时归还原书或另一本书即可。
效益与目的
问:为何创建该图书馆?
答: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放下手机缓解数字疲劳,利用通勤时间通过阅读放松。
问:相比手机,阅读书籍有何好处?
答:纸质书阅读可减轻屏幕眼疲劳、降低压力、提升专注力,提供更沉浸无干扰的体验。
问:这有助于构建社区意识吗?
答:当然!它为通勤者创建共享资源,促进陌生人间的分享与信任文化。
使用指南
问:有哪些类型的书籍?
答:包含多种类型:流行小说、畅销书、经典名著、短篇集和非虚构作品,均精选适合通勤阅读。
问:通勤途中未读完怎么办?
答:没关系!可带走阅读完毕后再归还至任意快捷图书馆站点,旨在促进书籍流通。
问:必须归还原书吗?
答:不必。虽归还原书最佳,但也欢迎捐赠自有书籍充实馆藏,供其他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