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停火协议生效,先前逃至加沙南部的巴勒斯坦人开始陆续返回家园。

随着停火协议生效,先前逃至加沙南部的巴勒斯坦人开始陆续返回家园。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生效,数千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开始从南部返回家园。以色列军队已撤至约定防线,这是自三月份以来这片饱经战火之地首次实现战斗停歇。

这项于周四晚间获以色列内阁批准的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周五中午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支持的停战计划进入第一阶段。根据协议,哈马斯应在72小时内释放20名生还的以色列人质,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250名被判长期监禁的巴勒斯坦人以及1700名在冲突期间于加沙被捕的 detainees。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将人质获归功于以色列的军事和外交努力,强调国家安全始终是其行动准则,并感谢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协议的支持。

加沙居民被告知可通过指定路线北上,但被警告需避开贝特哈农和拉法口岸等以军仍驻守的区域。周五清晨停火前,当地轰炸曾骤然升级。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表示,在人质获释前以军仍将控制加沙53%的区域。目击者看到以军正从汗尤尼斯和努赛赖特难民营部分区域撤离,但仍在加沙地带其他地点驻守。

停火消息宣布后,大批巴勒斯坦人开始北向加沙城行进。此前因以军军事行动,近50万人从北部逃离,如今许多人迫切返乡。曾被封锁的沿海公路现已是人流涌动。

居民伊斯梅尔·扎伊达发现自家房屋尚存时稍感宽慰,但描述称周边街区已满目疮痍。

这是六个月内首次战斗暂停,让居民得以查验家园状况。停火协议还旨在通过全部五个过境点加强加沙的人道主义和医疗援助,以色列将允许每日600辆援助卡车通行——接近战前水平。粮食危机专家指出,当前营养不良现象普遍,部分地区出现饥荒,援助迫在眉睫。

医护人员计划利用停火期从废墟中搜寻遇难者遗体,据信数万人被掩埋在坍塌建筑下。

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称已获得"战争已结束"的国际保证。但特朗普提出的20点结束两年冲突的方案中,包括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未来治理等多项细节尚待协商。该提案要求由国际过渡机构管理加沙,以色列完全撤至边境缓冲区。

经两年轰炸,加沙大部分地区已成废墟。援助物资预计将大幅增加,为遭受饥馑和营养不良的民众带来喘息之机。

谈判代表可能发现,哈马斯武装问题和过渡机构组成比人质交换更难解决,因以色列与哈马斯在这两个问题上立场尖锐对立。

与此同时,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称特朗普将于周一访问以色列,在耶路撒冷议会发表演讲。

周五启动的停火是超过六个月来的首次战火暂停,使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永久结束加沙战争。

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色列两年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7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17万人受伤,另有数万人被推定掩埋在废墟下。

以色列发动战争是为回应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领导的袭击,该事件造成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

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及多个人权组织指控以色列过去两年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以色列否认指控,称其行动纯属自卫。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停火后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家园的常见问题清单,采用清晰自然的问题形式和直接解答



基础通用问题



1 为何人们现在返回加沙北部?

停火协议已宣布,战斗暂时停止。这段相对平静期让此前逃往南部避难的人们得以尝试返回家园。



2 他们返回是否安全?

虽然激烈战斗已停止,但局势仍非常危险。存在未爆弹药、损毁不稳定建筑风险,且基本服务(如水、食物、医疗)严重匮乏。停火仅是暂时,安全无法长期保障。



3 他们希望回家找到什么?

许多人期盼房屋依然完好,或至少能抢救部分财物。但多数人将面对家园完全摧毁或严重损毁无法居住的现实。



实际后勤问题



4 人们如何返回北部?

人们正通过各种方式返乡:徒步数英里、乘坐拥挤的卡车、推车和汽车,通常带着全部剩余家当。



5 返乡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主要挑战包括:

无处栖身:房屋可能已成废墟

缺乏基本物资:食物、清洁水和燃料严重短缺

公共服务瘫痪:医院、面包坊和供水系统遭大规模破坏

健康隐患:基础设施毁坏和未爆弹药带来疾病风险



6 房屋被毁后他们在何处安身?

这是重大危机。许多人只能投靠亲戚、暂居临时庇护所,或在房屋残骸中栖身(若有部分结构尚存)。完好建筑已所剩无几。



7 返乡后能否获得援助?

人道主义援助极为有限,难以送达受损严重的北部地区。援助分发混乱,远不能满足巨大需求。



深度背景问题



8 为何人们要返回如此危险且被摧毁的地区?

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故土。人们对家园有着深厚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