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农业能否为全球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

1982年,艺术家艾格尼丝·丹尼斯在纽约炮台公园一片空地上种植了两英亩麦田,毗邻新建成的世贸中心。摩天大楼俯瞰着金色麦浪,构成宛若安德鲁·怀斯田园画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的场景。她的作品《麦田:一场对峙》直面所谓"强大悖论"——丰裕世界中的饥饿困境。 当时全球人口46亿。到2050年,人口预计将翻倍以上,如何解决全民温饱成为严峻课题。目前已有23亿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新冠疫情与极端天气暴露了粮食系统的脆弱性。丹尼斯在生态议题进入公众视野的数十年前便聚焦于此,堪称先知。她对耕作方式的预见同样具有前瞻性——预计到2050年全球超三分之二人口将居住于城市,都市农业能否助力百亿人口温饱? 都市农业涵盖高科技垂直农场、水培鱼菜共生等无土栽培,乃至城市闲置地用地的社区农园。这并非新概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胜利花园"就有效补充了配给粮食;七八十年代,"绿色游击队"在曼哈顿开垦数百片荒地;至90年代,联合国确认都市农业对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叙利亚内战期间,被围困的东古塔居民仍在地下室培育蘑菇。 疫情期间都市农业短暂繁荣,2021年垂直农场初创企业获45亿美元投资。随着封锁结束,多数项目折戟,预示热潮退去。但理念仍在延续:今年1月,苏格兰政府斥资180万美元建成垂直农业创新中心。从布鲁克林集装箱农场、巴黎地下停车场、伦敦二战防空洞,到香港新加坡的屋顶农园,都市农业正蓬勃发展。全球豆类蔬菜块茎作物中,5%-10%已来自都市农场。 在富裕国家,都市农业能改善膳食结构;在发展中地区可增加热量获取。2025年研究指出其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零饥饿、可持续城市及负责任消费。它还能缩短脆弱供应链,减少食品运输包装产生的碳排放。2013年研究显示,伦敦本土种植的农作物每公斤较传统农业减少2.23千克碳排放。 无土种植缓解了土地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压力。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垂直农业比传统耕作节水最高达98%。屋顶雨水收集、城市废水(甚至处理后的"黑水")都可循环利用营养物。闭环系统特性更杜绝了河流污染。 绿色屋顶还能为建筑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社区通过自种食物摆脱对工业化农业的依赖——这在服务匮乏区域尤为重要。耕种本是人性本源的活动,从纯消费者转向生产者能增强社区自主性,丰富生命体验。 当然都市农业并非完美方案:露天农园易吸收道路污染物,室内种植则能耗巨大。一栋占地五英亩的30层垂直农场,年产量堪比2400英亩传统农田,且不受气候影响——但全球推广将消耗不可持续的能源。 混合模式或是出路:海湾国家85%食物依赖进口,淡水资源有限但可再生能源丰富,高耗能水培室内农场再理想不过。其他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城市边缘的低影响农业,虽产量有限但更符合地域特性。正如论文强调,自1800年以来人类与自然万物联结度已下降60%。农业生态学这种整体性耕作方式可逆转此趋势,其核心原则包括适应地域环境、培育健康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外部投入,能将街角荒地转化为食物来源。 距爱丁堡我家一英里处,劳里斯顿农场正实践农业生态学。这个合作社将百亩旧牧场的转型为生机勃勃的综合体:商品菜园、社区农地、混农林业(作物与林木共生以提升土壤肥力与产量)、果园及修复的湿地草场。与丹尼斯的麦田相映,这里的作物在高楼(公寓而非摩天大厦)影下繁茂生长,成为城市中最静谧的革命性空间。 劳里斯顿农场虽不能独力供养整座城市,但微小努力的汇聚能成就显著成果。全球范围内,小农户在不采用工业化农业有害高产模式的前提下,提供了三分之一至半数的人类热量摄入。农业生态学不仅可能重塑食物来源,更将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理念应融入市政与经济规划,让绿色金黄交织都市灰调。然则当前政策断层构成挑战:需测绘边缘土地、开放闲置用地、提供投资培训,助力社区启动种植。 都市农业虽非喂养百亿人口的唯一解,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仍需减少粮食浪费、保护土壤、遏制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守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传粉媒介)。正如德里克·贾曼在《现代自然》中所写:"我花园的边界即地平线。"每个微小改变都在拓展我们对可能性的认知。 大卫·法里尔系《自然的天才:演化给变迁星球的启示》(Canongate出版)作者 延伸阅读: - 《城市丛林:城市自然的历史与未来》本·威尔逊著(Vintage出版社,12.99英镑) - 《野生城市:发现现代都市丛林新活法》克里斯·菲奇著(William Collins出版社,22英镑) - 《食托邦:食物如何拯救世界》卡罗琳·斯蒂尔著(Vintage出版社,10.99英镑)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关于都市农业能否养活全球人口的实用清晰问答集 初级·定义类问题 1 都市农业具体指什么? 都市农业指在城市及周边区域进行作物种植、加工与分销的实践,包括屋顶农园、社区菜地、阳台容器种植、垂直农场乃至室内水培系统等 2 都市农业真能养活全世界吗? 仅靠它不能。都市农业并非解决全球饥饿的单一方案,其主要优势在于补充全球粮食供应、增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新鲜本地农产品。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仍需依赖大型乡村农场种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