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公园》第27季引发的争议比往年——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都要多,同时收视率也创下新高。上周的剧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激进的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突袭行动,嘲讽了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杀小狗和做整容手术的黑历史(诺姆随后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该剧存在性别歧视),当然也没放过唐纳德·特朗普本人。本周播出的《矫情病》延续批判风格,聚焦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和更广泛的科技精英文化,同时呈现特朗普将华盛顿特区变成军事管辖区的剧情。
故事从人见人傻的兰迪·马什展开——他的"诚实"大麻农场遭到边境巡逻队突袭。所有工人被带走("嘿!那些是我的墨西哥人!"),只剩一名员工:永远嗨翻天的会说话毛巾托里。走投无路的兰迪向ChatGPT求助。这个百依百顺的AI帮他与托里策划新业务:借助从ICE拘留所越狱的墨西哥工人和大量氯胺酮,他们将品牌升级为"Techridy"——一个"用AI大麻平台解决全球问题"的企业。
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暂停了接受政客、商界领袖和外国政要馈赠厚礼(以及对自身器官的吹捧)的日常行程,将首都改造成警察国家,满城张贴其肖像——包括那些不太 flattering 的画像。
当兰迪试图用托里贿赂特朗普以实现全国大麻合法化时,两条故事线交汇。但ChatGPT的建议惨遭失败,兰迪最终不得不卖掉诚心农场,举家搬回郊区——这标志着延续七年的支线剧情告终,该剧情既定义了剧集特色,也让部分观众觉得审美疲劳。
主创帕克与斯通对AI的批判——让人变蠢、削弱人际联结、提供糟糕建议——虽非石破天惊却足够犀利。对科技精英的讽刺扎实有力,唯一遗憾的是未直接调侃埃隆·马斯克,尤其那些氯胺酮笑话明显影射他。不过对蒂姆·库克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嘲讽多少弥补了这点。
特朗普相关桥段持续搞笑,剧情似乎正迈向重大高潮——很可能涉及他那位不情愿的伴侣兼情人撒旦,这个角色终于试图摆脱这段有毒关系。
尽管本集可能不会像前两集引发巨大轰动,但《南方公园》对华盛顿骇人军事化的实时讽刺——比如刻画联合车站近期举办JD·万斯、皮特·赫格塞斯和斯蒂芬·米勒争议性合影活动的场景——再次证明没有节目比它更努力契合时代脉搏。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为各类观众整理的清晰实用常见问题集
基础通用问题
问:本集《南方公园》的核心主旨是什么?
答:通过讽刺手法同时批判特朗普的威权行为、人工智能的失控力量以及科技富豪的虚伪本质
问: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能看懂笑点吗?
答:完全可以。尽管涉及政治主题,但剧集幽默多源于荒诞情境与角色反应。关于科技精英和AI的笑话通俗易懂
问:为何《南方公园》采用讽刺手法?
答:讽刺运用幽默、反讽与夸张揭露人性愚昧与弊病,尤其在政治与社会议题中。这是以娱乐形式传递严肃观点的方式
问:具体指的是哪几集?
答:指2024年播出的特别篇《南方公园:肥胖的终结》及后续集《加入潘达宇宙》,这两集直接探讨了这些主题
主题相关问题
问:剧集如何表现特朗普的威权野心?
答:并未直接展现特朗普,而是通过角色兰迪·马什成为强权人物,要求绝对忠诚并用恐惧控制民众来进行讽喻
问:剧集对人工智能持何种观点?
答:将AI描绘成强大但无灵魂、易被腐蚀的力量。它使一切变得刻板公式化,剥夺了人类的创造力与微妙情感
问:如何讽刺科技行业精英?
答:以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为原型的角色被塑造成脱离现实、自大狂妄的亿万富翁,他们更沉迷于自身宏大却荒谬的愿景而非解决现实问题
问:剧集是否选边站队?支持还是反对特朗普?
答:《南方公园》以无差别讽刺著称。本集重点并非支持特定政党,而是批判威权主义行为本身。所有涉及方都成为被调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