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在电影院用手机。在家的话,我只会无休止地刷屏":年轻人为何选择独立影院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专业中文翻译: --- 一股年轻影迷的新浪潮正助推英国影院上座率回升。尽管行业仍处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2024年观影人次1.265亿,较2019年的1.761亿仍有差距——但年轻观众正在回归,这或许源于封控期间培养的观影热情。据影院广告协会统计,虽然总人次尚未完全恢复,但35岁以下观众已占观影总人数的半壁江山。 独立影院的表现尤为显著。拥有16家影院的柯松报告显示:2019年其主力观众为65岁以上群体(占比28%),其次为55-64岁(25%);而到2025年,25-34岁观众将跃居首位(从16%增至31%),18-25岁群体紧随其后(从17%升至24%)。布里斯托尔Watershed影院也呈现类似趋势——2021至2024年间,25岁以下观众购票占比从19%攀升至27%,而60岁以上群体仅增长1%。 Watershed节目策划人斯蒂芬·里德指出,年轻观众开始热衷经典老片。王家卫《重庆森林》(1994)和《暖暖内含光》(2004)等影片吸引的观众中,超半数年龄在24岁以下。 格拉斯哥电影剧院保罗·加拉格尔认为,封控催生了这种兴趣。"流媒体平台让年轻观众接触到丰富的电影史。"如今他们不再局限于新片。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如《怒火青春》(1995)及瑟琳·席安玛、王家卫等导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更吸引了大量年轻影迷。 Letterboxd等应用也功不可没。"我们都是Letterboxd重度用户",22岁的以赛亚·罗宾逊说。20岁的米卡则表示独立影院兼具性价比与精选片单:"我只为心仪的影片买单,不看商业大片。" 票价仍是考量因素,但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大银幕体验物有所值。 --- "我们也要平衡生活开支,所以看电影算是种奢侈",22岁的以赛亚·罗宾逊坦言。 英国影院协会数据显示,全英平均票价7.73英镑,较2018年的7.22英镑涨幅有限。经通胀调整后,实际票价较七年前更为便宜。 柯松影院认为社交媒体是吸引年轻观众的关键。 对20岁的阿黛尔·阿古-卡鲁而言,票价并非障碍——"一张电影票约等于一杯酒钱,价格不是决定性因素"。23岁的索菲娅·克罗索尔更看重影院提供的沉浸体验:"在这里我能彻底放松,全程不碰手机。若在家观影,我肯定会不停刷屏。" 曼彻斯特Cultplex影院经理格雷格·沃克指出,"观影礼仪"是小型影院受益于年轻观众增长的原因之一:"独立影院观众往往更守规矩——他们不会一直玩手机或聊天。很多年轻人被误认为缺乏公德心,但其实他们只想专注观影。这里不仅是社交场所。" 但英国电影学会的本·勒克斯福德提醒,这股风潮仍属小众:"BFI南岸或大学城影院或许正在经历观众迭代,但并非所有影院都如此。" 音乐纪录片也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利器。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2023)创下演唱会电影票房纪录。Vue影院的爱德华多·莱亚尔表示:"泰勒彻底改写了音乐电影的商业潜力,此后《郑号锡:In the Box》《SEVENTEEN:Power of Love》等K-pop电影也相继成功。" 柯松营销总监苏西·博尔德将功劳归于社交媒体:"《盐灼之地》等影片引发的病毒式传播延长了它们的市场生命周期。年轻人渴望参与这些文化对话。" --- ### **独立影院热潮常见问答** #### **基础篇** 1. **独立影院与连锁院线有何区别?** 独立影院规模较小,多由本地经营,侧重艺术影片、特色活动及个性化体验;连锁影院则以商业大片为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