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坦言,自己从未对电影音乐产生过浓厚兴趣。

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坦言,自己从未对电影音乐产生过浓厚兴趣。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作曲家之一约翰·威廉姆斯曾为《大白鲨》《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创作过诸多影史留名的乐章。但尽管手握五座奥斯卡奖杯,这位93岁的音乐大师仍认为电影音乐相较于古典音乐史上的伟大作品仍存在差距。

在为即将出版的传记接受罕见专访时,威廉姆斯坦言:"我从来不太喜欢电影音乐。"他解释道:"电影音乐无论多么出色——实际上多数时候并不出色,可能偶尔会有八分钟左右的精彩片段——但作为独立音乐作品始终难以立足。我们所谓伟大的电影音乐,往往是通过怀旧滤镜被铭记的。"他补充道:"认为电影音乐应与最杰出的古典作品并肩于音乐厅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类音乐大多转瞬即逝且支离破碎,除非经过重新编曲,否则不能算是合格的音乐会曲目。"

威廉姆斯曾为超过100部电影配乐,包括《夺宝奇兵》系列、《外星人E.T.》、《辛德勒的名单》及前三部《哈利·波特》电影。他以54次奥斯卡提名的纪录成为在世获提名最多者,其音乐为无数影片注入了深厚的情感与氛围——《大白鲨》中两个萦绕心头的音符便勾勒出鲨鱼的恐怖,《辛德勒的名单》里哀婉的主题旋律则诉说着大屠杀的悲剧。

传记作者蒂姆·格雷文为牛津大学出版社将于九月出版的《约翰·威廉姆斯:作曲家的生涯》对他进行了专访。格雷文对威廉姆斯批判性的观点感到惊讶:"他的评论令人震惊,这并非故作谦虚。他是真正谦逊且普遍看轻电影音乐的价值。"威廉姆斯将其配乐工作——即使是最负盛名的项目——称为"不过是一份工作"。但格雷文强调:"我们不应完全从字面理解他的话。显然他以前所未有的严谨态度对待电影作曲,只是内心对作为功能艺术的电影音乐存在偏见。这颇具讽刺意味,因为我认为他的作品堪称崇高——他完善了电影配乐体系并将其提升至高雅艺术的层次。"

尽管广受赞誉,威廉姆斯始终保持着自省。他告诉格雷文:"若能重来,我会更清晰区分电影音乐与音乐会作品,或找到统一二者的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工作是我抓住机遇完成的本职工作。"

传记中还记录了威廉姆斯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长期合作,包括《第三类接触》《拯救大兵瑞恩》等作品。职业生涯早期,威廉姆斯常因导演缺乏音乐素养而受挫——这是电影作曲家的普遍困扰。但与斯皮尔伯格合作时,他找到了"非常特殊的默契"。他表示:"史蒂文的音乐素养远高于我合作过的多数导演。他自幼受母亲熏陶聆听克莱门蒂、巴赫与肖邦,常被带去听音乐会。他略通单簧管演奏,极具音乐天赋。"

除电影领域外,威廉姆斯创作了大量协奏曲、典礼音乐及其他音乐会作品,并长期担任波士顿大众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格雷文指出:"他执棒波士顿大众乐团逾十载,激励无数孩童投身交响乐事业,赢得了古典音乐界的全球性尊重。"

威廉姆斯亲自批准了一场以《星球大战》《辛德勒的名单》等代表作重新编曲的音乐会。这场名为《重塑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会将于10月27日在伦敦卡多根音乐厅举行,长笛、大提琴与钢琴的全新编曲版本将同步推出专辑。

威廉姆斯表示:"钢琴家西蒙娜·佩德罗尼、长笛演奏家萨拉·安顿和大提琴家塞西莉亚·灿让我的音乐得到了升华,这令我欣喜不已。"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约翰·威廉姆斯对电影音乐看法的常见问答,采用清晰对话式表述:

基础问题
问:威廉姆斯真说过不喜欢电影音乐?
答:确实。2012年接受NPR采访时他表示自己从不特别热衷电影音乐这种体裁,更偏爱古典与音乐会音乐。

问:他是何许人?
答:影史最著名成功的电影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包括《星球大战》《大白鲨》《夺宝奇兵》《哈利·波特》等标志性电影音乐。

问:既不喜欢为何成为电影作曲家?
答:他热爱电影制作的协作过程,享受与导演合作并用音乐服务叙事——尽管个人休闲时不听电影原声带。

问:这算虚伪吗?
答:并非如此。好比米其林主厨专精精致料理,却更爱家常菜——专业造诣与个人品味不必划等号。

深度解析
问:他欣赏何种音乐?
答:他痴迷古典音乐,尤其推崇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曲家如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

问:古典音乐如何影响其创作?
答:影响深远。其著名配乐深植浪漫主义与早期现代主义古典传统:《星球大战》主题曲运用了与瓦格纳或施特劳斯同规格的大型管弦乐团及作曲技法。

问:这番话是否在否定自身成就?
答:并非否定,而是在区分"服务叙事的功能音乐"与"为艺术而生的纯粹音乐",后者被他视为更高艺术形态。

问:其他电影作曲家也如此认为吗?
答:许多科班出身的作曲家持相同观点。他们将电影配乐视为一门需要精湛技艺的创造性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