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电视问答节目冠军会带来一种奇特的知名度——陌生人总会忍不住用各种冷知识来考你。"有时我走在街上,突然有车辆减速摇下车窗,路人朝我喊'文莱首都是哪?'我回答后对方就开车离开,实在很有趣。"22岁历史系学生埃米利安说道。今年夏天,他不仅成为法国史上最成功的答题节目选手,更创下欧洲最高获奖纪录,以及电视问答节目个人连续参赛的世界纪录。
自然所有人都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诀。
这位只透露名字的参赛者于2023年9月登上法国热门问答节目《正午十二响》时,为求好运特意穿了不成对的袜子,当时目标仅是晋级下一轮。首道题目是"美国航空航天工程师爱德华·墨菲的名字衍生出什么定律?"他答出"墨菲定律",并解释了吐司为何总是涂黄油那面先着地。该节目赛制允许每日冠军次日卫冕,而埃米利安持续获胜——从16世纪艺术到法国核电站,从花样滑冰组合到希腊神话,从法国说唱到鸡尾酒配方,无人能将他击败。他日复一日参赛,在近两年间创下连续出场647次的惊人纪录。
21个月后,他的连胜在今年7月终结。当时在60秒限时环节,他被"哪家布列塔尼足球俱乐部将在新赛季升入法甲?"这类问题难住。此时他已家喻户晓,将节目收视率推升至700万人次,激发了年轻群体对通识知识的热情。在这个经历四位总理更迭的动荡时期,他每日亮相成为了法国社会难得的稳定元素。
我们在图卢兹一条静谧街道的简朴公寓里见面。他原攻读历史学位,因密集录影被迫中断学业。唯有厨房台面上闪着崭新光泽的面包机(像极奖品)暗示着他的声名。无人能想象他收到过金额超250万欧元(约220万英镑)的巨型纸质支票——近两年累积的奖金使他成为法国首位问答节目千万富翁。
20岁初登荧屏时,他刚用借来的车通过驾照考试不足两周。一周后他已赢得一辆福特嘉年华。赛事终结时,他凭借地理、历史及欧洲歌唱大赛相关知识,共斩获23辆汽车,还有无数吸尘器、食品礼篮、华夫饼机、电视、乐器、游戏机和桌游——外加跳伞体验与拉普兰之旅。"我不得不租货车从演播室运回奖品,全部存入仓库。"40公斤糖果则被他捐给学校,多数奖品都已转售或赠人。
"现在去超市,我不会再为品牌产品多付50欧分而纠结,这是从前绝不会做的。"埃米利安表示。除此之外他仍保持俭朴。
"奖品从来不是重点,"他强调,"核心始终是回答问题。这是我热爱的事,本质源于对问答的激情。"他补充道,唯有这份纯粹喜悦能支撑他走这么远。
埃米利安在法国西部旺代省的小村庄长大,母亲是健康助理,继父是建筑工人。幼年时他总是充满疑问,乃至被问答节目主持人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
他的客厅里没有成堆参考书,只有一本读到一半的法国歌手芭芭拉回忆录。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维护的谷歌文档,其中填满他通过在线测试提炼验证的冷知识。"我能每天静坐答题16-17小时,心无旁骛。"他说。同样重要的是参与图卢兹答题俱乐部的聚会,他在市政厅的房间里与人竞技、设计题目。成员多是退休人士,但随着知识问答在法国兴起,群体正逐渐年轻化。
"我就是热爱学习。"他解释道。童年时他痴迷于阅读世界纪录和趣味百科,"我会牢牢记住——一切就此开始。"某次节目问及全球最繁忙机场,他因十岁在纪录书籍中读过而准确答出亚特兰大。七岁起他与祖父母收看《正午十二响》,很快开始做笔记。退休保姆祖母伊冯娜鼓励18岁初试时因羞涩落选的他持续报名。入选后,祖母或亲赴巴黎录影,或通过视频连线助威。如今老人也常被街人认出。
新冠疫情期间,埃米利安的答题技艺突飞猛进。高中最后一年,他多在卧室度过封城期。"我开始循环重播电视问答节目录像,着迷地发现相同问题会重复出现,而我已记住答案。我想持续观看能积累更多知识——这像滚雪球效应,正是我沉迷的开始。"
他估算自己观看并记录的问答节目涉及数十万道题目。在长达180页的谷歌文档中,他用单词作为记忆提示,常花数小时复习测试。
他专注记录高频主题:"如果问题是'哪位芬兰古典作曲家...',答题界通常只会出现西贝柳斯。我几年前记下他,如今已无需查阅。"
那足球题目呢?当我问是否观看体育频道,他面露诧异:"我不记巴黎圣日耳曼这类球队阵容,那是球迷关心的。我掌握的是球迷未必知晓的历史数据",比如世界杯细节与金球奖统计。
但复习资料终有局限——尤其当电视问答涵盖中世纪君主到《法国变装皇后秀》冠军等广阔领域。埃米利安认为冷知识无分高下,倒计时响起时贝多芬与宝可梦同等重要。为获取广博见识,他依赖另一项简单却高效的技能:"倾听"。
他表示只要在交谈中专注,就能捕捉可记录的知识点,让生活与对话充满乐趣。这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的认知,尤其在需要更新当代音乐知识时。他发现在任何可能提及歌单的对话中专注倾听,效果远胜刻意学习。"很简单,"他解释,"日常闲聊无论从何开始,都可能转向'你居然不知道这个?'的话题,我会立刻记录。遇到有趣事实就掏出手机说'稍等,我记一下'。奇妙知识无处不在。"
他将成功归因于高度专注:"我意识到当你真正关注新事物,连阅读时忽略的生僻词都像首次发现。好奇是万物基石。我始终享受学习,相信这份好奇心对任何答题爱好者都至关重要。"
这种专注力使他在荧屏上展现出近乎超自然的敏锐。例如主持人刚说出"在什么海上...",他即刻回答"宁静海"。正确答案正是阿波罗11号登月点——全场震惊。如何做到?"通常用『在...上』而非『在...里』形容海域时,指的就是月球月海。"他说,"基于概率,我瞬间做出了猜测。"
节目录制强度极大,每天连续拍摄5-6集,数周完成。选手住在巴黎郊外演播室附近的酒店。录影间隙常有一个多月休整期,他返回图卢兹每日居家学习16-17小时。
"三周可完成75集录制,"他指出,"这好比参加考试——录节目就像每日连考两三场。"为应对开播前最强烈且持续整场的压力,他依赖睡眠。"我每晚需睡10-11小时。"他分享道。有次因火车延误,录制前夜凌晨两点才到酒店,只睡五小时。结果在关于萨瓦省阿尔贝维尔的问题中瞬间走神,漏掉关键细节。虽猜对答案,但过程令他紧张。
他养成仪式感与小迷信来缓解压力:"每场前必吃水果泥,来不及就会不安。"每次他都从相同门进场,水瓶始终放同一位置。
被问是否食用健脑食品时,他困惑道:"说实话我最没资格给营养建议...我饮水不足,晚上吃汉堡白天吃三明治,仅此而已。"
如今告别节目,他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它们仍带来快乐吗?埃米利安坚称确实如此。关键是将数字笔记中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开始答题时我对植物学一无所知,"他回忆,"积累大量理论后,你报植物名我能说出科属。但能分类康乃馨时,却无法辨认实体。如今我更关注花草树木,前几天在花园认出鹤望兰时兴奋不已。让我快乐很简单,事实就是如此。"
他的文化洞察力同样源于答题经验。难免地,答题爱好者熟知许多未曾亲睹的电影。因常见于题目,他决定观看路易·马勒1950年代法国杰作《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结果深受震撼。同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频繁出现并经其他答题者力荐,成了他最爱的书籍。
目前他休学一年,考虑是否重返历史专业。期间他正与法国知名知识问答主播Étoiles合作参与在线通识课程,并探索成为答题主播或题目撰写的职业路径。
他仍参加图卢兹答题俱乐部的常规聚会。被问及他人对其成名反应时,他诧异道:"上电视不会改变什么。"其他成员也曾亮相电视问答节目,无人对此在意。"我们相聚只为答题、分享问题、学习知识、享受乐趣——如此而已。"
他保持着好奇心,持续往谷歌文档添加知识。当我们结束访谈时,摄影师弗雷德里克提及在阿尔及利亚塔德拉尔特红山脉的摄影项目。"请再拼一遍那个地名?"埃米利安在我们离开时问道。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该主题的实用清晰问答集
基础通用问题
1 埃米利安是谁?本文讲述什么故事?
埃米利安是法国游戏节目冠军,通过投入高强度马拉松式答题训练(著名的是每日练习长达17小时),成为欧洲最成功的参赛者。
2 他赢了哪些游戏节目?
他以其破纪录的连胜和在法国问答节目《冠军问答》中的总奖金闻名。
3 每天竞争17小时实际意味着什么?
指他严格的训练计划,几乎将所有清醒时间用于学习、练习答题、磨练反应力和知识储备,为节目做准备。
4 真能连续专注17小时吗?
虽非字面意义的不间断,但描述了极致的投入。它包括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块,间以必要的短暂休息用于进食、补水和休息,以避免过度疲劳。
进阶实践问题
5 这种高强度准备的主要好处是什么?
主要益处是获得无与伦比的通识知识广度与深度,以及闪电般的回忆速度和 mental stamina(心理耐力),这些对于在高压电视节目中击败对手至关重要。
6 这种方法常见的困难或缺点是什么?
主要缺点包括较高的身心俱疲风险、社交孤立、忽视其他生活责任以及久坐生活方式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7 任何人通过如此学习都能成为冠军吗?
虽然极度投入是巨大因素,但快速回忆的天赋、扎实的通识知识基础以及在压力下良好表现的能力也是成功的必要要素。
8 从他的方法中,我能学到哪些用于自己答题准备的实用技巧?
关键要点包括:持之以恒胜过临时抱佛脚,使用多样化的题目来源,在练习中模拟真实比赛压力,采取策略性休息,以及优先保障睡眠和健康以维持长期表现。
9 他是如何管理时间以实现每天17小时练习的?
据报道,他将答题准备视作全职工作,精心围绕学习时段安排每日计划,并牺牲大部分休闲活动和社交时间以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