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卡里姆·瓦赫丹虚弱得无法说话。每当有人来访,这个八岁男孩就假装睡觉,以免被人注视。在频繁的透析治疗间隙,他常因疼痛而哭泣。他说自己的骨头在疼。
阿卜杜勒·卡里姆正走向死亡——如果他没有被困在加沙,这本是可以避免的死亡。急性肾衰竭已发展为慢性病,他幼小的身体浮肿不堪,每天辗转于病床之间,忍受着令他恐惧的注射治疗。"我儿子承受着巨大痛苦,医院成了他的家。医生无能为力,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并祈祷。"母亲娜吉瓦·瓦赫丹说。
随着病情恶化,阿卜杜勒·卡里姆又被诊断出营养不良——加沙市场的食物早已消失殆尽。他唯一的生机是离开加沙接受海外治疗。四个月前母亲提交了医疗转诊申请,至今仍在等待。
阿卜杜勒·卡里姆是加沙数千名亟需出境治疗的患者之一。撤离审批流程缓慢而残酷,往往需要数年。加沙卫生部官员扎希尔·韦哈迪表示:"超过1.6万名患者需要海外治疗,已有600多人在等待中死亡。"
过去22个月的战争中,以军空袭和枪击已造成加沙6.1万人丧生,数万人受伤。随着垃圾堆积、清洁水源枯竭、卫生条件恶化,战前罕见的疾病正在迅速蔓延。
以色列对加沙医院的反复袭击和物资封锁,使医疗系统彻底崩溃。医生经常连基本物资都匮乏,只能将患者转诊海外——如果他们能出去的话。
以色列控制着加沙所有进出通道。患者需获得以军协调巴勒斯坦民事事务的机构COGAT批准才能出境治疗。去年12月世卫组织警告,按当前速度,积压病例需要5-10年才能处理完毕。COGAT未回应置评请求。
这种等待令人煎熬。患者家属无力加速进程,只能祈祷批准先于死亡到来。
漫长的等待已让阿卜杜勒·卡里姆付出惨痛代价。他无法行走,血压骤降时会暂时失明并出现抽搐。"他曾经最让我欣慰的就是安静乖巧,从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闹腾。"母亲说,"他热爱学习阿拉伯语和英语,梦想成为医生。"
但数月病痛改变了他:"过去三个月他变得孤僻易怒,拒绝与人交流。这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安静男孩。"娜吉瓦好不容易买到茄子时,母子俩难得展露笑颜——这是他们数月来仅有的新鲜蔬菜。
许多孩子在等待中死去。2024年1月,15岁的尼达尔脚部受伤回家时,母亲阿米娜起初并未太担心。当时以军轰炸附近房屋,尼达尔骑车帮忙运送伤员,回来时脚上只有个小伤口。
"我们原以为只是小伤。"阿米娜回忆。但次日尼达尔开始发烧消瘦,出现红疹。由于病情不算危急,医生一年半后才批准转诊。随后他所在的欧洲医院遭轰炸,被迫回家。高烧中他的脚部发青,另一家医院诊断出肾衰竭。2025年6月2日,尼达尔离世。
医生们表示不堪重负,特别是以色列三月收紧对加沙援助后,人道危机加剧。援助组织警告饥荒风险,以色列则归咎于联合国分配不力——这一说法遭援助机构强烈反驳。
兰提西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拉吉卜·瓦尔什·阿迦解释:"许多孩子因资源匮乏或转诊延误而死。有些治疗本很简单——基本药物、常规疗法或检查设备就能解决。"
过度拥挤迫使三名患儿共挤一床,加速疾病传播。饥饿削弱免疫力,缺乏营养使康复更难。
对于困在官僚程序中的父母而言,等待那张救命批文的无力感令人窒息。阿米娜含泪回忆:"尼达尔病重时曾把攒的100谢克尔交给我,说'妈妈收好,等通道开放了我买零食吃'。"他死后两个半月,撤离许可终于获批。
"尼达尔在等待中死去。"她泣不成声,"那些钱还在我的钱包里。"
### 常见问题:加沙病童医疗撤离困境
#### 基础问题
1. **为何加沙病童需要医疗撤离?**
当地医院因设备、药品和专家短缺,无法治疗癌症、先天心脏病等重症。
2. **什么是医疗撤离?**
将患者转运至能提供本地无法实现的紧急治疗的地区。
3. **撤离为何延迟?**
边境管制、官僚程序、协调不畅及以埃当局许可限制所致。
4. **通常需等待多久?**
数周至数月不等,部分患儿未获批准即死亡,具体取决于病情与政局。
5. **审批权归属?**
由以色列或埃及当局决定,巴方官员及世卫等国际组织参与协调。
#### 进阶问题
6. **主要挑战有哪些?**
- 边境封锁
- 资金短缺
- 行政拖延
- 战火阻隔
7. **主要接收国有哪些?**
埃及、约旦、以色列、土耳其及欧洲国家(需NGO或政府担保)。
8. **如何申请?**
通过当地医院、巴卫生部或援助组织向以埃当局提交申请。
9. **若被拒怎么办?**
重新申请、寻找替代途径或依赖有限的本地治疗——往往延误病情。
#### 深度问题
10. **冲突如何影响撤离?**
战火破坏医院、道路及协调机制,部分患儿未及撤离即死亡。
11. **医疗物资是否被故意扣留?**
援助组织指控以色列系统性阻挠医疗物资进入,以方则称出于安全审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