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英国国王查尔斯将在梵蒂冈会见教宗利奥十四世,双方预计将探讨全球紧迫议题并共同参与历史性的祈祷时刻。
在全球局势动荡与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这位首位来自北美地区的罗马天主教教宗,在历经五个月低调开局后,正逐步确立自己的执政方向。对于那些期望他背离前任教宗方济各政策的保守派天主教徒而言,现状并不乐观。
《利奥十四世:秘密会议内幕与新教宗时代曙光》作者、乔治城大学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怀特指出:"近几周情况表明,利奥与方济各本质上一脉相承。二人风格迥异——方济各率性而为,利奥审慎持重,但他们都视教会为必须关怀边缘群体特别是穷人的'战地医院'。"
五月意外当选后,利奥在圣彼得大教堂发表关于搭建桥梁重要性的讲话。他身着方济各回避的红色短披肩这一传统教宗礼服取悦了保守派。与居住简朴圣玛尔大之家的方济各不同,利奥入驻宗座宫,并在方济各罕使用的冈道尔夫堡度过部分夏日。
他私下会见了雷蒙德·伯克枢机、罗伯特·萨拉枢机等方济各的著名保守派批评者,并允许伯克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方济各曾拒绝的拉丁弥撒。相较于前任,利奥亦较少即兴发表争议言论,或指责枢机们追求奢侈与特权。
这些举动初显政策转向迹象,令部分人士心生期待。但近期事态揭示了不同走向。
本月初,利奥在梵蒂冈接见美国主教团,主教们呈递了移民描述遭突击搜查及担忧特朗普严苛政策导致遣返的信件。埃尔帕索教区主教马克·塞茨称,教宗敦促主教们就此强力发声,并表明个人支持立场。
此次会晤三天前,利奥在圣彼得广场万人弥撒中就移民议题表态,鼓励西方成熟基督社群将接纳全球南方移民视为机遇——这与特朗普立场形成鲜明反差。数日前他曾对记者表示:"若有人宣称'反对堕胎却认同美国虐待移民',这难称维护生命。"他还支持方济各对气候危机的关注,批评某些领导人漠视确凿证据,强调"嘲讽全球变暖讨论者或归咎穷人皆为谬误"。
利奥发布首份宗座劝谕《我爱慕你》,聚焦关爱穷人。这份由方济各启动的文件敦促基督徒警惕贫困问题,持续反对所谓"致命经济的专制"。文件与方济各对不平等的批判强烈共鸣:"贫者日增之际,讽刺的是奢靡精英阶层却活似置身平行世界。这揭示了一种时而隐匿的文化——漠视他人,冷眼看千万人饥馑而死或身处非人境遇。"
上周四出席罗马世界粮食日活动时,利奥谴责将饥饿作为战争武器,虽未指明具体冲突。在联合国会议上,他称全球饥荒彰显了普遍冷漠、无情经济及资源分配不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梵蒂冈记者克里斯托弗·兰布表示,这些行动"真正开启了利奥时代"。他指出利奥虽性情较方济各沉静,但立场坚定且延续前任要务,同样面临保守派批评。部分保守声音称其为"觉醒教宗",天主教博客《天籁》更暗示其"应回归缄默"。
利奥的移民立场与2017年会见方济各的特朗普等人形成对比。如分析师向《卫报》所言,某些美国保守派天主教徒(特别是支持MAGA运动者)原期待新教宗扭转方向,却发现这位美裔教宗质疑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这或令其失望。与方济各不同,批评者难以用"不谙美国国情"否定利奥,使其立场更具挑战性。
利奥本性不喜对抗,但深知需为无声者发声。他主张构筑桥梁,但坚信不应以牺牲正直或放弃重要主张为代价。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教宗意外举措及保守派反应的常见问题清单,附清晰简明答案
基础篇
1 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宗采取了哪些行动?
教宗方济各近期多项决定令传统派震惊,如同性伴侣祝福礼、撤换保守派美国主教等,被部分保守徒视为改变教会传统的举措
2 "撇开利奥"所指何人?
指十九世纪末教宗利奥十三世,以其社会正义主张及对现代思潮的审慎态度闻名,被保守派视为传统神学典范
3 教会保守派为何困惑不满?
他们认为教宗在道德议题上偏离教会长期教义传统,其改革制造混乱,动摇教会永恒训导根基
4 请举例说明其意外举措
典型如《恳求的信赖》文件,允许神父为同性伴侣举行非礼仪性祝福,前提不模拟婚姻仪式
进阶篇
5 教宗是否更改官方教义?
梵蒂冈予以否认。核心婚姻与性伦理教义未变,但强调牧灵实践、慈悲关怀及边缘群体接纳,在重心与实践层面形成显著转变
6 何为"众议精神"主教会议?争议何在?
这是由主教与平信徒共同探讨教会未来的多年期会议,因公开讨论女性角色、LGBTQ包容性、神职人员独身等敏感议题,引发保守派对未来变革的担忧
7 与本笃十六世、若望保禄二世有何不同?
前两任教宗侧重捍卫传统教义,抵制现代文化侵蚀;方济各则注重对话交流,构建优先治愈创伤的"战地医院"式教会
8 这些举措对普通信徒的实际影响?
对部分人营造出包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