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与朋友断绝来往之前,不妨先与她坦诚交流你的感受。让她明白,尽管你珍视这段友谊,但你希望双方能有更均衡的对话互动。

在决定与朋友断绝来往之前,不妨先与她坦诚交流你的感受。让她明白,尽管你珍视这段友谊,但你希望双方能有更均衡的对话互动。

我与一位女性朋友相识二十余载,由衷钦佩她克服重重困境的坚韧。然而她似乎总被他人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丈夫突然离去带来巨大冲击,昔日因她丈夫而结交的朋友纷纷散去令她愕然。此后她开始更用心经营我们的友谊,或许终于领悟了真谛。

后来多位朋友渐行渐远,她始终不明就里。前任雇主无端排挤优秀的地,最终她带着满腹疑惑离开。如今我们皆已退休,相处时日增多,我却感觉自己成了对话中的听众——每当我开启话题,总会被她引向个人兴趣领域。她持有强烈政见,每当建议核查事实或换位思考,总会不欢而散。

她正计划前往我旅居多次的国度,当我试图分享见闻时,她只希望我认同她的选择。我刚结束在那里的月度旅行,面对她的邀约却选择回避。我不愿不告而别,又觉她难以意识到其言行如何伤及我的自尊。

当然可以一走了之,但这样鲜能获得内心平静。若要化解矛盾,需要双方共同的勇气与诚意。我咨询了英国心理治疗协会注册治疗师诺埃尔·贝尔,他认为鉴于过往无人对她坦诚相告,你应当直面这个问题。

贝尔建议采用矛盾化解三步法:首先客观描述对话模式,如实反映互动场景;其次陈述真实感受,强调情绪体验不容争辩;最后探讨如何共同改善友谊动态。切记她自有立场,需准备好倾听。

关于沟通方式,贝尔建议优先选择面对面交谈。若她珍视这段情谊,当面沟通更易接受。这既便于捕捉肢体语言调整节奏,也给予她提问空间。尽量选择轻松私密的环境。

当然对方可能完全拒绝沟通。有些人固守"生存叙事"——那是他们唯一的认知框架,习惯将一切归咎他人。与自我封闭者对话如同行走迷宫,但或许她当下抗拒后却会反思你的话语。即便最终无解,坦诚相对亦能让你问心无愧。

我曾在一期播客中探讨差异管理技巧,有个方法收效显著:在发言前后告诉对方"接下来半小时完全交由你表达"。这种方式往往能打破僵局。

(后续内容为专栏说明及常见问答,此处保持原文结构不再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