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惩罚安德鲁王子?恐怕这并非任人唯贤的制度——你只能接受这个从未经你选举产生的王室家族。 | 玛丽娜·海德

要惩罚安德鲁王子?恐怕这并非任人唯贤的制度——你只能接受这个从未经你选举产生的王室家族。 | 玛丽娜·海德

本周在《卫报》读到弗吉尼亚·朱弗尔令人心碎的回忆录节选,那张在吉斯莱恩·马克斯韦尔伦敦宅邸拍摄的臭名昭著照片中人物的命运再次击中了我。照片中心的少女早已香消玉殒——今年年初在澳大利亚偏远农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始终未能摆脱创伤阴霾。摄影师亦已离世,在纽约监狱候审期间自尽身亡。背景里微笑的女子如今身陷囹圄,正通过盛赞特朗普所谓的"纯洁性"来争取转监甚至特赦。而那个搂着少女咧嘴大笑的男人——否认当夜曾与她发生关系——住在98英亩庄园内的30室豪宅(据传资金来源蹊跷到连王室兄弟都无法解释),会在家族葬礼上插科打诨,每次谎言被揭穿都能安然度过。这就是王室特权的写照,哪是狗窝,分明是犬类宫殿。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我撰写这段文字时,爆出安德鲁与北京间谍案核心中共高官至少会晤三次的消息。须知这位公爵此前就因误聘疑似间谍担任驻华代表受到质疑。还有什么争议是他不曾涉足的吗?活像专做糟糕选择的阿甘。

我们再次陷入熟悉的情节:王室评论员们揣测着约克公爵这场持续灾难的应对方案——君主制尚能施加的潜在制裁。且慢,安德鲁可能被取消嘉德勋章午餐会邀请?天啊,竟是"除席"之惩!又或将被剥夺国务顾问资格?这个由卡米拉、安妮公主、威廉、哈里、安德鲁、爱德华王子与比阿特丽斯公主组成的超21岁王室成员团体,本可在必要时代表国王理政。(这阵容拍成情景喜剧我必追)但还是要说:天啊,竟是"剥职"之惩!

这些惩罚荒谬得宛如对君主制的刻意讽刺。或许本该如此。从哲学层面审视,我们该直面"热爱王室"的真实含义。

不过稍后再议,眼下还有更多安德鲁的否认与暧昧待剖析。我们已知这位公爵在爱泼斯坦因性侵未成年入狱后仍与之保持友谊;已知他在爱泼斯坦获释后专程飞往纽约陪伴这名顶级性犯罪者;已知当时全城皆晓爱泼斯坦身份——当两人在中央公园合影登上《纽约邮报》头版时,标题直白得连安德鲁都能领会:"王子与变态"。我们更知道,直至爱泼斯坦戏剧性自杀数年后,安德鲁才在接受采访时声称那张合影(及其四日逗留)是他与对方的最后接触。

如今我们发现他仍在说谎——最新曝光的邮件显示,在合影事件很久之后,恰值朱弗尔照片发布期间,安德鲁曾致信爱泼斯坦:"我也很担心你!别为我忧虑!看来我们同舟共济"(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定能渡过难关。"可惜...并未如愿。"保持联络",安迪结尾写道,"很快再聚!!!!"落款赫然是"A,约克公爵殿下,嘉德勋章"。这绝对是史上最令人尴尬的...即便领英上那些"创始人/未来学家/父亲"式的浮夸签名也相形见绌。

今日让我们以哲学追问作结:若你坚持保留王室并坚信其独特超然,岂非理应全盘接受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本就是刻意反精英制的存在。一旦套用企业聘雇逻辑,王室便沦作寻常小本经营——谁会在意这个?尽管财政大臣竭力扶持,英国小企业仍遍地开花,而王室必须保持其非凡特质。何况商业恰是养尊处优的王室成员最缺乏经验的领域。查尔斯与威廉顾问们鼓吹的"精简王室",听着简直像《飞黄腾达》第四周的淘汰任务。

难道要让安德鲁拖着滚轮行李箱钻进黑色出租车,对着镜头哭诉"糖王"开除他是天大错误?为维护君主制实践与理论的完整性,显然不能如此。但可以确定的是,各种领域仍会持续爆出尴尬丑闻——大量已知的未知,乃至更多未知的未知。这对查尔斯与威廉实属两难。即便理由充分,我怀疑他们仍担忧驱逐安德鲁会开启危险先例,最终导致整个体制崩塌。

玛丽娜·海德是《卫报》专栏作家。

您对本文讨论的议题有何见解?若希望投稿至读者来信栏目(不超过300词),请点击此处提交。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受玛丽娜·海德关于安德鲁王子专栏启发整理的常见问题解答,采用清晰自然的叙述风格:



基础篇



1 安德鲁王子是谁?为何受到关注?

他是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因与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交往,及面临弗吉尼亚·朱弗尔提起的性侵民事诉讼而引发舆论关注。



2 "惩罚安德鲁王子"指什么?

指其因关联爱泼斯坦及性侵指控面临的公众与制度性后果。作为本应恪守高标准的王室成员,其行为已产生负面影响。



3 文中"非精英制度"含义?

指安德鲁的地位特权来自世袭而非才能或努力。公众对王室成员既无选举权亦无罢免权,只能被动接受。



4 性侵诉讼最终结果?

2022年2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安德鲁未承认有罪,但向朱弗尔及受害者权益慈善机构支付了巨额赔偿。



5 他目前受到哪些惩处?

主要包括社会性与制度性惩罚:被剥夺军衔与王室赞助人身份,禁止在公务中使用"殿下"头衔,实质上已退出公共生活。



进阶篇



6 既已和解未认罪,为何公众仍视其有罪?

和解协议与其受争议的BBC采访共同构成了舆论法庭的有罪推定。其与爱泼斯坦的交往被视为重大判断失误,即便缺乏司法定罪。



7 本案与君主制理念有何关联?

事件凸显君主制核心争议:制度赋予个人巨大特权与地位,却未要求其具备相应品德与能力,形成区别于普通人的责任豁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