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以悲恸者的姿态发声——没有愤怒或挑衅,只有沉痛。他痛心疾首地指出欧洲正经历"民主的退化"。这位法国总统矛头直指来自俄罗斯、中国以及美国科技巨头和社交媒体企业的外部威胁,同时强调:"但我们不该天真——内部我们正在自我对抗,我们怀疑自身的民主制度……放眼各处,民主肌理都在病变,民主辩论正沦为仇恨的攻讦。"
深陷左右两翼激烈夹击的马克龙对此体会尤深。然而被称作"无法治理"的法兰西并非孤例,从欧洲大陆到英美世界,信任崩塌与民怨沸腾正加剧政治失能与社会撕裂。马克龙的慨叹在几乎所有奉行民主原则的国度引发回响。当公共讨论日趋暴戾,人们对民主作为现代世界最佳治理形式的信念正在消退——年轻世代尤甚。
马克龙这番言论发表于纪念德国统一35周年的活动,那个1990年曾承载无限希望的瞬间。而今的德国却与法国同样陷入深刻极化,面临政治信仰危机。
环顾四周:捷克在近期选举中追随波兰、奥地利等欧盟国家,在反体制浪潮助推下倒向民粹极右翼。那些操弄恐惧与怨恨、却在移民等议题上缺乏可信政策的投机政客,正在侵蚀而非巩固民主根基。这种极端化转向折射出对民主制度本身的信心溃堤,边缘群体投票率持续走低更令局势雪上加霜。
诸多国家缺失民主共识:英国如抓着安抚毯般紧握国旗,两大政党举步维艰;美国这个"民主家园"内,对共和党一党独大的有效制衡已在全国层面崩塌,特朗普通过操纵选区日益显露独裁者面相。
从摩洛哥、肯尼亚到孟加拉,民主选择与经济机遇的双重匮乏催生疏离与动荡。菲律宾、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尼和马达加斯加相继爆发反腐反威权示威。尼泊尔青年上月掀起"Z世代革命"。这些千差万别的国度共享关键特质:相较于中俄等威权体制,它们的社会仍保持相对开放自由——至少目前如此。
根本困境在于民主制度运转失灵,甚至濒临被抛弃的险境。曾为典范的美国迷失方向,西欧陷入分裂彷徨,而全球南方与中东欧的新兴民主体更站在了与中俄轴心进行影响力冷战的前沿。如同摩尔多瓦与格鲁吉亚这两个最新战场,它们的未来走向仍悬而未决。
危机正在逼近。自由之家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逾40%大选充斥暴力、操控与镇压,衡量政治权利与公民自由的全球自由度连续19年下滑。报告断言"冲突蔓延正在阻碍世界民主进程"。
美国最新民调显示64%民众认为政治撕裂使民主无力解题;英国16-29岁群体中63%认定民主陷入困境,虽仍有57%青年倾向民主制度,但仅35%愿参与建制政治。西班牙出现曾经难以想象的现象:年轻世代正在倒向极右翼。
若全球范围正上演对民主的反叛——或至少是信仰崩塌,理解成因至关重要。经济困境(生活成本、通胀、就业危机、去工业化)、制度失灵、贫富分化、全球化与气候移民冲击、可持续增长神话破灭皆在诱因之列。此外还包括失信领袖、道德滑坡、选举干预及俄式网络谎言攻势。年轻世代自觉与老一辈对立,面对环境与地缘政治乱局普遍弥漫绝望与愤怒。
柏林洪堡大学学者安德烈亚斯·雷克维茨指出,这种不满源于深广的失落感。西方现代性核心信念——人类进步必然持续、生活总会更好——已被近数十年现实击碎。失落成为共同体验,焦点在于崇尚"更好更多"的社会能否学会应对"更少更糟"。
由此视角观之,对失能民主制度的排斥与承诺回归过去的民粹领袖崛起便更可理解。雷克维茨警告,若政治继续空许无限进步的幻梦,只会助长理想幻灭,壮大那些靠背信起家、只能提供复苏假象的民粹主义。核心命题终将回归:如何面对失去。
雷克维茨提出韧性重建与资源再分配的思路。倘若有人能提供明确方案,像马克龙这般代价沉重的领导者,定会迫切侧耳倾听。
本文作者西蒙·蒂斯德尔为《卫报》国际事务评论员。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为受主题启发的关于全球民主信仰衰退的常见问题清单,附清晰简明解答
基础通用问题
1 民主信仰衰退实际指什么?
指全球越来越多人对民主制度感到失望,认为民主未能兑现承诺、腐败滋生或解决重大问题过于迟缓。
2 这究竟是全球性问题还是局部现象?
这是广泛全球趋势。虽然法、美、巴西等国常登头条,但研究显示欧洲、拉美和亚洲众多老牌及新兴民主国家都出现民主满意度下滑。
3 人们丧失民主信心的主因是什么?
主要包括:
经济不平等:感觉制度仅服务权贵阶层
政治极化:极端对立导致政府职能瘫痪
虚假信息:网络不实内容侵蚀事实共识与信任
腐败认知:认为政客谋私利而非服务民众
4 人们转向的民主替代方案是什么?
部分人开始倾向非民主选项,如强人统治或技术官僚治国,认为能提供更高效稳定治理。
深度进阶问题
5 社交媒体如何加剧危机?
算法为维持用户黏着度常推送煽动对立内容,加剧政治极化,加速虚假信息传播,使基于事实的建设性辩论难以开展。
6 年轻人更易对民主失望吗?
调查显示在经济不确定与政治僵局时代成长的年轻世代,相比老一辈更常表达对民主不满,且较少视其为唯一政体形式。
7 经济问题与民主衰退有何关联?
当民众经济困顿且目睹贫富差距扩大,往往对辜负他们的制度失去信任,这种经济焦虑使其更易支持民粹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