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未如此触手可及,但对许多人而言,这恰恰成了问题所在。面对持续泛滥的信息与更新,全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屏蔽新闻。
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因海量新闻却步,有人因负面报道的情感重压或对媒体的普遍不信任而疏离。在关注正念与心理健康的网络社群中,人们分享着从设定限制到彻底切断新闻的各种疏离策略。
亚利桑那州的退休人士玛德特·伯尔约八年前停止观看新闻。她表示:"自从不看新闻后,我的焦虑消失了,不再感到恐惧。过去常会在凌晨两三点惊醒,为世界上那些我无力掌控的事件忧心忡忡。"
她并非个例。路透社新闻学研究所六月调查显示,全球新闻回避率已达历史峰值。今年在近50个国家中,40%的受访者表示有时或经常回避新闻,较2017年的29%显著上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美国和英国的比例更高,分别达42%和46%。人们主动回避新闻的主因是其对情绪的负面影响。受访者还表示,新闻量令人疲惫,对战争冲突的过度报道感到厌倦,且对接收的信息无力采取行动。
英国市场营销专业人士朱利安·巴雷特自疫情后开始有意隔绝新闻,他此前曾对持续不断的负面更新几乎成瘾。他删除了手机里大部分新闻应用并避开电视新闻。去年他创建了小型Reddit社区r/newsavoidance,探讨回避新闻的利弊、技巧与工具。
其他接受《卫报》采访的人士分享了不同做法:有人为保持知情而不被淹没,选择每周仅查看一次新闻;有人因新闻对情绪的影响及对媒体的广泛不信任,已回避新闻多年;马里兰州一名男子表示近期政治动态令他"愤怒",因此现在只浏览标题。
研究表明,频繁接触新闻——特别是通过电视和社交媒体获取的悲剧性或 distressing 事件报道——可能损害心理健康。
(后续CSS代码部分为网页样式定义,与新闻内容无直接关联,此处保留说明性文字)
数十年来,罗克珊·科恩·西尔弗一直研究消费危机相关媒体的影响,包括9/11事件、新冠疫情、气候灾难和大规模枪击事件。"更多接触会导致人们心理健康报告中更高程度的痛苦——更严重的焦虑、抑郁及创伤后和急性应激症状,"这位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心理学、医学和公共卫生教授表示。
近年来,她的研究发现政治两极分化是美国人压力的主要来源。无独有偶,政治议题在去年美国心理学会的"美国压力"调查中位居首位,经济状况和错误信息传播也是重要因素。
西尔弗指出,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增加了接触 distressing 内容的机会。"人们有充分机会持续接触新闻,无论是通过手机推送通知还是同时跨多平台消费新闻,"她说。尤其观看血腥影像与心理困扰相关——在这个悲剧性骇人图像广泛传播且往往超出新闻机构控制的时代,这日益令人担忧。
越来越多的网络建议鼓励更健康的新闻消费方式,其中多聚焦于设定边界,使人们能在做好准备时主动获取信息,而非被持续信息流轰炸。建议包括订阅可信来源的新闻信或摘要、关闭新闻提醒、限制社交媒体使用。
"人们无需末日刷屏也能保持知情,"西尔弗说。将研究洞察应用于个人生活,她在线阅读新闻但避开视频、电视和社交媒体。"消费这类影像对我没有任何心理或生理益处,"她解释道,"所以如果阅读报道时出现视频,我不会点击。"她建议设定特定时间阅读新闻而非持续沉浸其中,强调对接触的控制感颇有帮助。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员本杰明·托夫在著作《回避新闻》中审视了这一趋势。他指出了持续回避新闻者与单纯限制摄入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后者在他看来"完全健康"。"我们生活在新闻全天候可及的世界,容易被持续信息淹没,但这并非必然,"他说。令他与合作者担忧的是,当疏离新闻成为扩大社会鸿沟的模式,使某些群体更少参与政治生活。"越是脱离新闻,就越难理解任何特定议题的进展,"他解释道。
作者发现持续回避新闻更常见于年轻人、女性和低社会经济背景群体。"若您认同人人应有平等机会参与政治——投票、就重要议题发声——那么我们认为新闻脱离是个问题,"托夫表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然,以下关于人们为何远离新闻的常见问题列表设计自然流畅并提供清晰直接答案
基础问题
1 为何当下这么多人回避新闻?
因新闻常令人感到 overwhelming、负面且情感耗竭,导致压力与焦虑
2 保持知情不重要吗?
重要,但持续接触24/7新闻循环——尤其是负面或危言耸听的报道——可能损害心理健康。人们正在寻求更健康的平衡
3 什么是新闻回避或末日刷屏?
新闻回避是有意识地限制或停止消费新闻
末日刷屏正相反,指习惯性无止境刷屏浏览网络上的坏消息,往往加剧焦虑
4 这仅是因懒惰或无知吗?
不。对许多人这是刻意的自我关怀行为。他们是为保护心理健康而选择疏离,而非出于懒惰
深层原因与问题
5 新闻的哪些具体特质使人远离?
常见原因包括:
负面偏见:新闻过度聚焦危机、冲突与悲剧
两极分化:感觉新闻机构在推送议程而非报道事实
无力感:持续坏消息让人感到无能为力
信息过载:实在难以持续跟进所有信息
6 回避新闻难道不会让人对重要议题一无所知吗?
有可能,因此许多新闻回避者并非完全切断。他们常转而以更可控的方式获取新闻,如通过精选摘要或降低频率,以保持知情而不倦怠
7 某些群体更易回避新闻吗?
研究表明年轻人和女性更可能主动回避新闻,多 citing 其对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损耗
个人影响与益处
8 暂停接触新闻有何益处?
人们反馈:
焦虑与压力水平降低
情绪改善与更积极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