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克服饮食失调后,为健康考虑我被建议进行节食。以下是我的心得。

在多年克服饮食失调后,为健康考虑我被建议进行节食。以下是我的心得。

在我患有厌食症的青少年时期,我以为这是终身监禁。我曾深信"每个女性都有饮食失调"的说法,无法想象未来某天自己不再为卡路里焦虑。因此,当我讲述接下来的部分时,请明白我带着某种自豪:2024年11月,我被诊断出"极高"胆固醇。

经过多年节食,我在二十多岁时坚信每餐都应极致美味。去年,这意味着在早餐燕麦粥里融化白巧克力,接着喝加奶油的白巧克力抹茶,再吃布里欧修面包做的奶酪鸡蛋三明治、蛋糕、炸鸡薯条——更不用说餐前的黄油面包和餐后甜点。简而言之,我每日饱和脂肪摄入严重超标,却享受每一口美食。于我而言,"放纵餐"不需要任何代价。

我的衣服尺码大了几号。虽谈不上开心,但也不值得我改变饮食习惯或开始运动。

心理上的健康并不总是与生理健康划等号——或许我的心理状态不如自以为的那么健康。我的康复过程变得和当初的病态一样充满表演性。曾经以饥饿为荣的我,很快又以从不拒绝冰淇淋、从不单点沙拉不加薯条为傲。我怀疑地审视健康饮食者。或许我不再相信所有女性都有饮食障碍,却错误地认为每个运动的女性都有。

这种防御性心态难以摆脱——正因如此,我才将高胆固醇诊断当作炫耀。真相是,检测结果让我恐惧。我的家族有中风和心脏病史,即便没有养老金,我也渴望长寿。

2023年参加"我们的未来健康"计划体检时,我第一次被查出高胆固醇。我半心半意尝试用燕麦饼代替布朗尼,但直到一年后指标跃升至"极高",才真正接受需要改变饮食和开始运动的事实。

过去六个月,我坚持低饱和脂肪的健康饮食,将总胆固醇降至"正常"水平(虽然勉强达标,仍需努力)。这段经历让我不断反思我们对食物和健康的态度。如今我心理状态良好,却对人们被矛盾且过度简化的健康信息所困感到沮丧。

起初,2023年医生对我的高胆固醇诊断几乎无动于衷。若我体重超标,他绝不会如此随意。社会总说肥胖不健康,但许多比我重的人胆固醇指标更好。若我"肥胖",医生定会更严格——这很荒谬,体重秤的数字本应比血液检测值次要,却无人深入询问我的饮食结构。

令我愤怒的是,这件事的根源在于社会始终教导女性关注卡路里而非营养。很多人认为"不健康"食物等于高热量,但有些高热量食物非常健康,而某些低卡食物却富含饱和脂肪或缺乏营养。从饮食失调康复后,我认为没有理由克制——毕竟社会曾告诉我...放纵饮食最可怕的后果不过是发胖,而我曾以不再恐惧发胖为荣。我当然知道过量饱和脂肪、盐和糖不健康,但整个文化始终强调"胖就是不健康",而非"不健康才是问题所在"。世界崇拜能吞下加量培根汉堡的瘦削女性——你们怎能责怪我被这种信息侵蚀?

最令我愤怒的是,社会认定追求健康必然等于想要减肥。残酷的真相是:虽然可以完全康复,但厌食症从未真正消失——它永远伺机反扑。今年初我下载记录饱和脂肪的App时,它自然也开始计算卡路里。起初我想关闭这个功能,但几乎可笑地迅速沉迷其中。我近乎绝食一周,直到向丈夫坦白、删除应用才获得解脱——我想让所有人知道,只要勇敢倾诉,挣脱枷锁出乎意料地可能。

社会总在不断提醒我,它似乎设计成要将我拉回病态。最近度假时,我日均步行三万步只因喜欢徒步探索。虽然我没考虑燃烧的卡路里,手机却殷勤通知我消耗超标。为何要告诉我?不必。凭什么认为我该在意?

确诊"极高"胆固醇后,护士递给我禁止"花式面包"的传单。似乎没人想到要考虑我的饮食失调史。讽刺的是,预防心脏病的措施本可能引发心脏病——如果我以"健康"之名让厌食症卷土重来,身体状况会比以往更糟。

"瘦身针"的盛行前所未有地强化这种思维。减肥仍被视为终极目标,即便意味着脱发、胃痛、营养缺失或避孕药失效——更不用说失明风险。体重再次被当作健康最重要指标,即便追求减重可能让人病入膏肓。

但最终,我不仅愤怒于社会——也必须面对自己。厌食症过后,让饮食习惯持续成为自我认同的核心本就不健康。我讨厌确诊后要求朋友把披萨换成寿司,在酒吧拒绝生日蛋糕时如坐针毡。当朋友模仿我点沙拉时说"我也该节制了"时,我尤其憎恶。我仍防御性地认为健康饮食和运动本质是病态,甚至想对每日吃五份蔬果的人恶毒低语:"找点正事做吧!"

无论起因如何,这都不是健康态度。承认很痛苦,但我现在确实享受运动。尽管违背我的信念,但不得不说:偶尔的放纵餐确实比每小时都吃更愉悦。

有些悲伤于诊断意味着我必须再度纠结饮食,但坦白说,或许即便自以为完全康复时,我也从未停止思考吃什么。我仍困在奇怪的中间地带——可悲的是,裤子变松时我会短暂雀跃,同时却能两周攒满糖果店积分卡。我没有全部答案。但若说有什么想改变的,第一是胆固醇指标,第二便是我们对饮食与健康的态度。

阿米莉亚·泰特为自由专栏作家。
英国求助热线:0808-801-0677;美国请联系nationaleatingdisorders.org或拨打800-375-7767;澳大利亚联系1800 33 4673;其他国家求助热线见Eating Disorder Hope。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围绕本主题设计的FAQ清单,力求对有饮食失调史者提供帮助并体现敏感性

基础概念类
1 为何有饮食失调史者还要节食?这不危险吗?
确实存在风险,因此必须在严格医疗监督下进行。本文案例是医生针对具体健康问题(非减重或外貌)的直接建议

2 健康饮食与限制性饮食有何区别?
限制性饮食旨在通过削减食物减轻体重,常伴随恐惧与罪恶感;健康饮食则注重补充营养食物来维持身体机能,具有灵活性且不对食物进行道德评判

3 因过往经历害怕改变饮食习惯,该如何开始?
首要步骤是与可信赖的团队合作:医生、专攻饮食失调的心理治疗师、注册营养师。他们的指导能确保你身心安全

心态转变与益处
4 哪些关键心态转变最有帮助?
将目标从减重转为增健。不再问"这是好食物还是坏食物",而是思考"这份食物能否助我完成今日所需"

5 关注健康真能改善身体状况吗?
可以。本文饮食调整是针对能量水平、消化功能或血液指标等具体问题。通过专注营养补充,这些健康指标确实得到了改善

6 这对你与食物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帮助重建平和关系。食物成为燃料和药物,而非敌人或焦虑源。我学会将其视为滋养身体的工具而非控制手段

常见挑战
7 难道不害怕触发旧习惯吗?
非常害怕。这种恐惧始终存在,因此专业安全网不可或缺。我必须对治疗师完全坦诚任何想要恢复限制或旧模式的冲动

8 当感到节食心态卷土重来时怎么办?
我制定了应急预案:立即暂停当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