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在纳米比亚沿海的一艘底拖网渔船上领导研究项目,专门研究深海鲨鱼。这些鲨鱼生活在海底极端高压环境中,人类极少能见到它们。
这些鲨鱼被拖网渔船的网具捕获。当它们被拖至海面时,急剧的压力变化已造成严重的内脏损伤——这种称为气压伤的状况使它们难以存活。
作为海洋生物学家,我的职责是记录渔民在200至450米深水作业时意外捕获的深海鲨鱼种类。
我与纳米比亚同事菲利普斯·希姆万迪合作,记录了数种此前未知栖息在纳米比亚海域的鲨鱼。其中包括原被认为分布在更北部沿海的西非猫鲨,以及一种锯鲨。
我们还观察到许多尖吻蛟鲨,它们拥有翡翠般耀眼的眼睛,是全球最濒危的鲨鱼物种之一。渔业常专门捕捞它们以获取肝油,其中含有化妆品成分角鲨烯。
这些鲨鱼之所以被捕获,是因为底拖网捕捞——即便像我合作的这类标榜可持续的渔业——需要沿海底拖行网具,收集沿途所有生物。这不仅包括目标渔获,还有鳐鱼、魟鱼以及众多非目标物种如栖息海底的鲨鱼。这是一种极不具选择性且破坏性强的捕捞方式。
我们记录的鲨鱼小可盈掌,大则超过三米。许多鲨鱼体表具有生物发光斑点,可能通过打破轮廓帮助它们在黑暗深海中伪装。但由于大多数生物从未在自然栖息地被活体观测,我们无法确定。
我为它们奇特的外形着迷,并庆幸能收集这些有望成为宝贵数据的信息。这些生态系统很可能对海洋健康与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但目睹如此多非凡生物死亡令人沮丧。
我希望明年数据发布时,能提升公众意识,并为深海拖网渔船提供更可持续作业、减少生态损害的建议。
这项研究也让我意识到深海采矿可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毁灭性影响。我担心对许多深海鲨鱼而言为时已晚。它们繁殖缓慢,一旦数量减少便难以恢复。我们对其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了解仍微不足道。
若过度捕捞或深海采矿摧毁这些种群,我们可能在毫无察觉中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露丝·利尼是都柏林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本文由唐娜·弗格森整理。
本文于2025年9月1日修正了将长吻角鲨误标为棘鲨的图片说明。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深海鲨鱼及其发光斑点的常见问题
问1:什么是深海鲨鱼
答:深海鲨鱼是栖息在海洋最深处、常处完全黑暗环境中的物种。它们具有适应极端压力、低温和无光环境的独特机制。
问2:为何有些深海鲨鱼会发光
答:这些称为生物发光的斑点由特殊器官产生,能帮助鲨鱼吸引猎物、沟通或在黑暗中伪装。
问3:发光斑点如何运作
答:斑点内含发光细胞或通过化学反应产光的细菌。鲨鱼可控制这些光线闪烁或持续发光。
问4:人类能轻易看到这些发光点吗
答:不能。光芒通常微弱且仅在漆黑深海中可见,需借助特殊摄像机或微光设备才能清晰观测。
问5:有哪些发光深海鲨鱼的例子
答:绒腹蛟鲨和铠鲨是典型代表,它们利用生物发光进行捕猎和躲避天敌。
问6:这些鲨鱼对人类危险吗
答:多数深海鲨鱼因栖息于人类罕至的深域而不构成威胁,它们通常羞怯且不主动攻击人类。
问7:深海鲨鱼如何适应极端环境
答:它们具有新陈代谢缓慢、抗压身体结构及增强型感官等适应性特征以觅食和导航。
问8:为何深海鲨鱼难以研究
答:极端深度、黑暗环境与高压使得探索其栖息地既困难又昂贵,通常需依赖专用潜水器或远程操作设备。
问9:所有深海鲨鱼都会发光吗
答:并非所有深海鲨鱼都具有生物发光特性,这是特定物种为生存演化出的特殊能力。
问10:如何深入了解或亲眼见到这些鲨鱼
答:可通过观看纪录片、参观设有深海展区的水族馆或查阅海洋研究机构的网络资源。因深度限制,直接观测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