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施瓦辛格在X平台个人简介中自诩"我杀过铁血战士",但即便是这位硬汉,二十多年前刚当选加州州长时,也被该州极不公正的选区划分方案震惊了。该州东部一个选区中段被拉伸得极其细长,被称为"天鹅颈";另一个选区因需要"踏水而行才能横穿"得名"耶稣选区";在洛杉矶圣费尔南多谷的第三个选区,则被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帕姆·卡兰犀利形容为"拥有385条边的畸形多头昆虫状多边形"。
这种操作正是历史悠久的"杰利蝾螈"暗黑术——由州议会多数党通过划分怪异选区来巩固权力。对从影坛转战政坛的施瓦辛格而言,这无异于选举舞弊。"我长期以为这是19世纪的糟粕,"他在2005年的演讲中表示,"但这种操作至今仍大行其道。"
令施瓦辛格震惊的并非当时(与现在一样)控制议会的民主党窃取共和党席位——毕竟共和党数十年前也做过同样的事。真正让他忧心的是,这种操作削弱了选民的投票效力。在他发表演讲的前一年(2004年),加州153个国会及州议会席位竟无一是通过政党更迭产生的。"这算哪门子民主?"他质问道。
这对当时的美国政客而言是个异类问题,因为两党官员大多将"杰利蝾螈"视为政治常态。但此事促使施瓦辛格踏上选举改革之路,并坚守至今。
他先是提议由法官小组接管选区重划工作,遭选民否决后,又力推成立独立重划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08年开始重划州议会选区,2010年重划国会选区。这项改革深得民心,使加州成为美国众议院席位竞争最激烈的州之一。
即便在得州共和党人奉特朗普之命重划选区新增5个共和党优势席位,现任州长加文·纽森扬言要"以火攻火"——暂停独立委员会运作并增设5个民主党优势席位之际,施瓦辛格仍无意背弃自己的政治遗产。
"我不会违背承诺,"施瓦辛格上周告诉《纽约时报》,"我将为守护承诺而战。"作为日益激进的共和党内罕见的温和派,施瓦辛格不仅是特朗普的直言批评者,也反对其授意得州共和党的操作。
他坚持认为,即便纽森声称其计划只是权宜之计,在加州降低底线也绝非解决之道。"我们不会和黄鼠狼参加放屁比赛,"施瓦辛格直言,"我们要向前迈进。"
为表明决心,施瓦辛格在采访中身穿印有"去他妈的政客,终结杰利蝾螈"字样的T恤(后发布至X平台)。这预示着现任州长与这位影响力深远的前州长之间的对决即将展开——纽森将于11月将紧急重划选区提案提交公投,而施瓦辛格已开始动用旧日政治人脉,组建竞选和筹款团队阻击纽森。据其 staff 透露,纽森计划于9月发表重大政策演讲,实质启动竞选活动。
此事激起了全加州共和党人的斗志。前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旨在筹款超1亿美元阻击纽森提出的"50号提案"(又称《反选举舞弊法案》)。巴菲特长期商业伙伴之子、亿万富翁小查尔斯·芒格据称已为此承诺捐赠3000万美元。
加州青年共和党联合会将纽森的提案称为"危险的权力攫取",这与民主党对得州受特朗普影响的选区操纵的批评如出一辙。有望接替纽森的共和党首席候选人史蒂夫·希尔顿正主导对该提案的法律挑战。他指出,独立重划委员会本就偏向民主党——去年11月共和党在加州获得近40%选票,却仅拥有17%的国会众议院席位。若实现真正独立划分,共和党可增获约12个席位(委员会成员反驳称,其忽略了共和党优势选区中民主党险胜的多个激烈竞争席位)。
纽森提案的初期民调结果莫衷一是。选民既支持独立划分选区,又理解反制得州共和党行动的必要性——后者以微弱优势占上风,尤其在民主党支持者中。无党派和共和党选民则更为怀疑,甚至直接反对。
反纽森阵营面临天然劣势:自2006年以来,民主党从未输过加州全州选举。尽管加州选民可能不如共和党所言那般激进,但他们始终强烈反对与前总统特朗普相关的任何事物。
施瓦辛格很可能成为反纽森阵营的关键人物。他既与特朗普划清界限,又长期超越党派之争倡导独立重划委员会。自2010年卸任以来,他不仅在蓝红两州推动独立委员会建设,还在最高法院审理"杰利蝾螈"案件时出庭陈述。
施瓦辛格或能弥合共和党人与加州妇女选民联盟等公民团体间的分歧——该组织视纽森提案为危险先例,警告临时例外常会变为永久特权,破坏既定保障机制可能对民主规范造成长期损害。
周四,加州议会投票决定将纽森提案纳入公投。但在得州完成重划后,议员们删除了"若得州逆转操作则加州自动放弃提案"的条款。民主党议员辩称该条款因得州已行动而多余,但删除操作可能坐实超级多数党的民主党已无意公平——这也正是施瓦辛格2005年提出的忧虑。"他们服务的是当权者利益,而非选民利益,"他当年直言,"我们必须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阿诺德·施瓦辛格终结加州党派选区操纵努力的常见问题解答,设计清晰易懂,适用于各认知水平的读者
基础通用问题
1 什么是党派选举操纵?
更常称为"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即执政党通过不公平划分选区边界,使本党候选人获利并增加对手竞选难度的操作
2 阿诺德·施瓦辛格在此事中的角色?
这位加州前共和党州长将改革此流程列为其政府重要目标,指出该操作腐败且危害民主
3 施瓦辛格的具体行动?
他主导推动2008年第11号提案和2010年第20号提案通过,将划分选区的权力从州议会转移至独立无党派的公民委员会
4 什么是独立公民重划委员会?
由14名普通加州公民组成(5名民主党、5名共和党、4名无党派),依据公平标准(而非政治因素)划分选区
效益与目标
5 改革主要目标?
创造更公平、竞争更激烈的选举环境,迫使政客倾听所有选民诉求(而非仅迎合本党基本盘),实现政客对选民负责而非选民被预先划分至某党安全选区
6 独立委员会的优势?
减少幕后政治交易,创建符合地理与社区逻辑的选区,增强独立及第三党派选民发声权,催生需吸引更广泛受众的温和派候选人
7 改革是否见效?
总体成功,加州重划流程被广泛视为全国公平典范,带来更具竞争性的选举及更好代表州内多元社区的选区
常见争议与反对意见
8 是否遭遇反对?
遭遇既得利益政党及政客的强烈反对,被抨击为不必要且耗费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