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克郡海岸八十英里外、海床深处,坐落着一个令科学家困惑已久的奇特陨石坑。它究竟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惊世之作,还是地下盐矿移动造就的平凡之痕?
持续数十年的争论如今似乎尘埃落定。这座位于北海海底700米处的银坑陨石坑,很可能由一座约克大教堂大小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形成,这场宇宙碰撞发生在4300多万年前。
科学家称,这颗160米宽的小行星猛烈撞击海洋,引发了百米高的海啸。对当时该区域的早期哺乳动物而言,这无疑是灾难性的一天——尽管其破坏力远不及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小行星撞击。
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相比,银坑陨石坑规模要小得多。当年撞击希克苏鲁伯的小行星宽达6至9英里,导致75%的动植物物种大灭绝。但专家表示,作为英国附近已知的唯一撞击坑,银坑仍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沉积学家尤伊斯丁·尼科尔森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新型地震成像技术,首次清晰观测到陨石坑全貌。他将这项研究比作"草垛寻针",并称确认撞击成因是"无疑令人振奋的时刻"。
这座宽2英里的陨石坑外围环绕着12英里宽的环形断裂带,2002年由石油地质学家首次发现。他们根据中央隆起、圆形轮廓和同心环等典型特征,判定其为撞击坑。最初估算其形成于6000万年前,《卫报》曾以"陨石坑或为小行星撞击所致"为题报道。
但以爱丁堡大学地质学家约翰·昂德希尔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了更平淡的成因:深层盐岩移动。"我仿佛在扫大家的兴,"昂德希尔当时表示,"这个解释缺乏戏剧性,但科学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009年英国地质学会的辩论以80%对20%的投票结果否定了撞击理论。
当时攻读博士的尼科尔森回忆,多数人倾向于平淡的解释,这反映出学界对惊人观点的排斥倾向。"地质学家各有偏好,"他坦言,"有人说我容易对某些想法过度兴奋。"
因在西非发现过另一个撞击坑,尼科尔森受邀研究银坑。其团队在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资助下,通过地震成像、显微岩石分析和数值模拟,收集到迄今最有力的撞击坑证据。
尼科尔森解释,小行星撞击事件本就罕见,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记录,而撞击坑的留存更为稀有——"板块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会摧毁绝大多数痕迹"。目前陆地仅确认约200个撞击坑,海底仅发现33个。
银坑陨石坑不仅保存异常完好,更具重要科研价值。"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小行星撞击如何塑造地球演化历程,也能为未来应对小天体撞击提供预测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北海巨大陨石坑的常见问题解答,内容清晰易懂,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基础问题
1 这个陨石坑叫什么?
名为银坑陨石坑(Silverpit crater)。
2 具体位置在哪里?
位于北海海底,距英格兰东海岸约130公里。
3 陨石坑有多大?
主坑直径约3公里,但外围有多层同心环结构,整体直径可达20公里。
4 如何被发现?
2002年地质学家分析石油公司采集的地震反射数据时发现,并非通过挖掘证实。
5 成因是什么?
科学家认为由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形成。
6 撞击发生在何时?
约在7400万至4500万年前,很可能在6500万年前左右。
7 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吗?
不是。恐龙灭绝源于6600万年前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其规模远大于银坑撞击。
科学进阶问题
8 为何确信是撞击成因?
关键证据是其多重环状结构——这种特殊形态难以通过盐穹运动或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形成,而是高强度撞击的典型特征。
9 撞击如何形成同心环?
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使地壳岩层发生环状断裂与坍塌,类似水滴在池塘激起涟漪的原理。
10 对当时地球生命有何影响?
由于撞击发生在浅海区域,会引发巨大海啸,并向大气层抛射大量水汽与碎屑。但因撞击体相对较小,其影响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