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我不是律师、会计师或其他专业人士,"23岁的音乐人皮奇·马蒂娜说。她的Instagram动态里满是色彩鲜艳的人造毛皮和豹纹服装,绚丽多彩。"人们有时很难认真对待我的名字。"先是开玩笑的评论("你妹妹叫木瓜吗?"),然后就是认定她肯定"有点傻"。更别提去星巴克了。"他们总在杯子上写佩奇!"
不过,马蒂娜从没想过改名。她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作为歌手,她说这有助于脱颖而出。如果将来有孩子,她也会考虑给他们取独特的名字。
马蒂娜并非个例。一项针对1880年至2007年间出生的3.25亿美国婴儿的研究显示,自1983年以来,常见名字的使用率持续下降,其中上世纪90年代变化最显著。2023年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每年注册的独特名字达64,560个——是1999年的两倍。今年美国育儿网站BabyCenter指出,杜松、马拉基、埃默辛首次进入前100名。在日本,独特名字趋势如此普遍,以至于政府近期限制了"闪亮名"。此前有家长因给孩子取名为宝可梦的皮卡丘、耐克、小熊维尼等品牌或角色,甚至"恶魔"等引发争议的名字登上新闻。
这股风潮因何而起?有人归因于名人文化。格温妮丝·帕特洛与克里斯·马丁的女儿苹果正与母亲共同出演Gap时尚广告。鲍勃·格尔多夫与保拉·叶茨之女皮克西,叶茨与迈克尔·哈钦斯之女赫文莉·希拉尼·虎百合(后由格尔多夫收养)自身也是名人。还有蕾哈娜与A$AP洛基的子女:暴动、RZA、洛基;卡迪·B的女儿文化。模特娜拉·史密斯近日向粉丝宣布,新生儿法妮·戈尔登加入了已有朗布尔·蜂蜜、惠姆西·卢和斯利姆·伊齐的家庭。博主特丽莎·佩塔斯7月生下阿奎曼,与子女马里布·芭比、猫王团聚。更不用说埃隆·马斯克与格莱姆斯首子X Æ A-12了。
剑桥人口与社会结构史研究组的凯文·舒勒指出:"过去二十多年,取名已无禁忌。更个性化的名字不断涌现,采用旧名新拼或流行文化元素。我们正在摆脱标准化命名传统。"英国自18世纪起,以教父母或家族成员命名的传统逐渐衰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流动性增强,父母较少受习俗与家族意见束缚。舒勒表示,如今父母选择"社交媒体、电视和媒体网站上出现的他们喜欢的名字"。
名字举足轻重。研究表明它会影响择偶对象、大学生学业表现(姓氏字母靠后者成绩较低),在中国甚至与犯罪概率相关。命名产业应运而生:泰勒·汉弗莱2015年创立"宝宝命名奥秘"公司,取名清单收费超1500美元,3万美元可提供... "婴儿命名品牌化"概念正受追捧。Nameberry等网站为父母提供命名指南, TikTok博主艾米丽·金通过预测名人取名趋势提供收费咨询。
《名字治疗师》作者杜安娜·塔哈认为,名字更多反映取名者而非承载者的特质。她解释:"若你叫莎拉,这是个传统易懂的名字——既有圣经渊源又带文学气质,简洁无华。选择莎拉的父母与选择塞拉菲娜等奇幻名字的家长,看重的东西截然不同。"
塔哈指出,拥有独特名字的孩子可能更自信。"你会获得更多本不必要的关注。作为成年人我已释然,但三四岁孩童就要面对。我认为他们会习惯为自己发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战略管理期刊》2020年研究分析了1172家上市公司19年间的CEO名字,发现非常规名字的CEO更倾向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更可能采取偏离行业常规的策略。
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家大卫·菲格利研究21世纪初名字对学童的影响:"犹太人常说名字是父母赠予的第一份礼物。"他的研究发现,名字偏女性化的美国男孩(如阿什利、考特尼)升入六年级时更容易行为不端;而拥有摩根、泰勒等中性名的女孩,比叫艾玛、伊莎贝拉的姐妹更倾向攻读数理高级课程。
菲格利解释:"从生命伊始,伊莎贝拉和泰勒就从社会获得不同信号——尽管人们并未意识到。父母也接收到这些信号,当泰勒想玩卡车而伊莎贝拉想玩娃娃时,他们可能毫不意外。"他补充道,如今大西洋两岸绝大多数人仍给孩子取性别化名字。但独特名字的兴起,部分源于更多女孩获得传统男性名(如泰勒),这得益于某些名人。父母通常更愿给女儿取非常规名,而对儿子保持传统。然而菲格利指出:"如今也有相对新颖的名字,如今年进入前100名的凯拉尼,一听便知是女孩。即使美英两国对独特性需求增长,我们仍习惯将某些语言特征与性别气质关联。"
名字能决定人生吗?1985年比利时心理学家约瑟夫·纳丁发现,人们偏好自己姓名中的字母。这种"名字字母效应"与"内隐自我主义"(对与自我相关事物产生无意识偏好)相关,导致"姓名决定论"——这个因专栏流行起来的术语,列举了天气预报员莎拉·暴风雪、糕点师艾莉·库克、骨科医生大卫·肢体等案例。1994年《新科学家》探讨的现象或可解释:为何BBC天气主播莎拉·暴风雪被职业吸引,克里斯·赚钱能手成为扑克高手,艾莉·库克成为糕点师,大卫·肢体先生成为骨科医生。
大卫·肢体与同从医的儿子理查德、克里斯托弗,因工作中常被评论姓氏,于2015年发表相关短文。他们分析英国医学注册系统的313,445条记录,发现与医学相关的姓氏(如医生、护士、病房)出现频率中位数为1/149;与特定科室相关的为1/486。例如泌尿科有伯恩斯、考克斯、迪克等姓氏,妇产科有纽、伯恩、柴尔德。论文提到佩恩医生最常出现在普外科,"但幸好没有汉德斯利普(意为失手)医生"。
在艾莉·库克工作的埃廷顿公园酒店,同事顾客常指出她名字与职业的关联。前台团队甚至向食客开玩笑说食物特别美味,因为她为这份工作而生。"我曾在蓝带厨艺学院任教,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巧合。"33岁的库克在索利赫尔长大,幼时常与母亲烘焙。她放弃护理转学烹饪,希望有天开设冰淇淋店。"或许有种无意识的吸引力,"她沉思道,"我想如果名字源自家族,某种程度上也算遗传。"
中世纪人口增长催生姓氏,以区分同名者(如英国征收人头税时需记录)。名字也约同期登记。1377-1381年最早的人头税记录为史学家提供首批英文名字证据,显示1066年后引入的西日耳曼、法兰克与基督教圣徒名(如约翰、威廉、托马斯、爱丽丝、艾格尼丝、琼)受青睐。17世纪初宗教改革时期,伊丽莎白、玛丽、安妮等圣经名流行;该世纪后半叶清教徒兴起信仰、希望、慈爱等名,甚至出现无助、善终、无畏等奇特名字。
名字能揭示阶级身份与偏见。26岁的卡伊芙(读作基娃)·麦克莫纳格尔从北爱尔兰移居曼彻斯特后才关注自己名字。她最近在TikTok分享遭遇的负面反应——尤其是夜店男性的"这算什么名字?""是编的吧"。这位反洗钱分析师表示职场未遇困扰,且深爱自己的名字:"我以爱尔兰身份为荣。"
跨文化名字可能影响职业发展。2023年伦敦国王学院在澳大利亚的研究针对4000个招聘广告制作超1.2万份虚构简历——除代表六大族裔的姓名外完全一致,涵盖12种职业。结果触目惊心:应聘领导岗位时,英文名简历获得积极回复率26.8%,非英文名仅11.3%。这种歧视不仅违法,更让企业错失合适人才。
英国虽未完全禁止某些名字,但契约登记局曾拒绝可能致嘲笑的命名,如火星人、国王、公主、猴子。2016年上诉法院阻止威尔士母亲给双胞胎取名氰化物。德国禁止阿道夫·希特勒等名;美国有11个非法名字包括耶稣基督、圣诞老人;马来西亚禁用动植物昆虫名。曾有澳大利亚记者为挑战命名法规给婴儿取名甲基安非他命·规则。
改名始终是选项。出乎意料的是,被抛弃的常是詹姆斯、伊丽莎白等传统名。近五年改名契约数据显示,丽贝卡、托马斯、穆罕默德、大卫位列改名榜前十,常改为利亚姆、莱利、凯莉、雷米尔。有人为更好反映文化宗教背景改名,有人选择符合性别认同的名字。2025年某法律契约提供商称,六分之一申请者希望通过改名"更真实地生活"。像演员埃利奥特·佩吉保留原名关联者较少,英国近70%申请者选择首字母不同的新名。
独特命名风潮似将延续。皮奇·马蒂娜认为,随着Z世代在书籍影视中接触多元名字,用热门剧集角色给子女取名会持续。她注意到数字名增长(或受《怪奇物语》十一号角色启发)。Nameberry网站称,四、六等数字名可成为纪念家族谱系、表示出生顺序或连接文化的现代方式。但拥有此类名字者需准备应对不同反应。马蒂娜坦言:"有时很迷人,有时遭调侃。我用了23年这个名字,听到的玩笑已超过二十年。"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拥有特殊名字的常见问题及清晰直接的解答
基础通用问题
问1:什么样的名字算特殊名字?
特殊名字指在所属文化或地区中罕见、独特、创意拼写或不常见的名字。这类名字常让人愣神或询问"该怎么读"。
问2:拥有特殊名字的主要好处?
最显著的是记忆点与独特性。人们更容易记住你,名字能成为绝佳谈话切入点,往往自幼赋予强烈的独特身份认同。
问3:特殊名字者最常遇到的问题?
持续被读错、拼错及反复纠正他人。部分人在童年期遭遇调侃,或职场中面临无意识偏见。
问4:特殊名字会影响职业发展吗?
可能产生双向影响。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有助于脱颖而出,但研究表明特殊名字有时可能受到招聘者无意识偏见——不过随着独特名字日益普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问5:孩子通常如何应对特殊名字?
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享受特殊关注,有的则因持续纠正感到不自在或沮丧。父母以积极态度诠释名字对孩子的体验至关重要。
进阶实践问题
问6:考虑给孩子取特殊名字时应注意什么?
需权衡实用性:拼读难度、潜在昵称、与姓氏搭配效果,并设想孩子在课堂或面试场景中自我介绍的情形。
问7:特殊名字会带来长期心理影响吗?
可能塑造自我认知。许多特殊名字者因持续解释名字而培养出强烈个性与韧性,但也有人在青春期产生格格不入感。
问8:独特名字与生造名字有何区别?
独特名字常是真实存在但罕用的历史名或跨文化名(如卡西乌斯、英迪),而生造名字则完全创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