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报告称,过去20年间北极海冰融化速度显著减缓,自2005年以来海冰范围未出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缩减。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出乎意料,尤其是考虑到同期化石燃料碳排放持续增加,导致大气中热量不断积聚。
他们认为,限制冰融的洋流自然波动可能抵消了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但这仅是暂时性停滞,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冰融速度将恢复至长期平均速率的两倍左右。
这并不意味着北极海冰正在恢复。自1979年启动卫星监测以来,每年海冰面积达到年度最小值的9月份,冰域范围已缩减一半。科学家强调,气候危机的真实性毋庸置疑,采取紧急行动防止最恶劣影响的必要性依然紧迫。
冰融减缓可能源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数十年尺度的波动,这些波动影响进入北极的暖流总量。预计本世纪末北极仍将面临无冰之夏,这将损害当地居民与野生动物生存,并通过暴露吸热的黑暗海平面加剧全球变暖。
该研究主导者、埃克塞特大学的马克·英格兰博士指出其中的反讽:"在全球变暖是否加速的辩论中,我们却在讨论冰融减速,这令人惊讶。"他补充说明,虽然自然变率暂时减缓了冰量损失,争取了少许时间,但最终回归快速融化绝非好消息。
这项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使用了1979年至今的两套北极海冰数据集。逐月分析显示所有时段均存在减速现象。为验证这是否源于自然变异,研究团队检测了数千个气候模型模拟。现就职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英格兰博士解释,此类事件并非极其罕见,每个世纪应会出现数次。所有模拟均显示减速后冰损将再次加速。
伦敦大学学院的朱莉安娜·斯特罗伊夫教授指出,受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影响,无论是全球温度还是海冰的气候记录都可能出现数年平台期。她对1979-2024年长期趋势的分析表明,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9月海冰就会减少约2.5平方米。
诺森比亚大学的安德鲁·谢泼德教授补充道,即使冰域未缩减,冰层也在持续变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10月平均冰层厚度每年减少0.6厘米。
类似减速现象曾出现在全球地表温度上升速率中,但之后总是伴随急剧升温。例如1998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全球气温曾保持约十年相对稳定——这一时期有时被称为"停滞期"。但全球热量始终持续累积,气温之后又再度攀升。英格兰驳斥了任何关于海冰损失减缓意味着气候变化不存在的观点。"气候变化由人类活动驱动的事实无可否认,持续构成严重风险。核心科学认知与气候行动的紧迫性从未改变,"他强调,"必须让公众了解这一进展,否则他们可能从其他渠道获知信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来质疑既定的气候变化认知。"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北极海冰融化惊人减速的常见问题清单,力求清晰易懂
初级问题
问:我一直听说北极在融化。北极海冰融化究竟指什么?
答:指漂浮在北冰洋上冻结海水的季节性缩减。夏季自然融化、冬季重新冻结本是常态,但人为气候变化导致夏季融冰量大幅增加,冬季复冻能力持续减弱。
问:为什么冰融减速令人惊讶?这难道不是好消息吗?
答:令人惊讶是因为数十年来海冰始终以加速态势消融。突然减速与长期趋势及多数气候模型的预测相悖。虽看似好消息,但科学家正试图厘清这是暂时波动还是新不可预测模式的征兆。
问:可能导致冰融减速的原因是什么?
答:早期理论指向异常天气模式。例如北极地区异常多云的凉爽夏季可反射更多阳光减少融化。洋流和风场变化也可能暂时将更古老的厚冰推入不易快速融化的区域。
问:这是否意味着气候变化没有想象中严重?
答:绝非如此。这是在变暖与冰损的清晰长期趋势中的短期波动。个别凉夏或短暂减速无法逆转数十年证据。好比爬楼梯时后退一小步,不代表整体上升趋势改变。
中高级问题
问:科学家如何测量北极海冰融化?
答:采用卫星观测、航空勘测、冰面浮标及潜艇声呐组合测量。最常用指标是海冰范围,即冰覆盖率至少15%的海洋总面积。
问:海冰范围与海冰体积有何区别?哪个指标更重要?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