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小便池前与希斯·莱杰告别":探访特里·吉列姆电影的重要取景地。

"我在这小便池前与希斯·莱杰告别":探访特里·吉列姆电影的重要取景地。

藏在考文特花园小巷深处,一栋昔日香蕉仓库的外墙上悬挂着蓝色铭牌,上面写着:"蒙提·派森,电影制作人,1976–1987年居于此。"这块铭牌极易被忽视——它并未像多数铭牌悬挂在视线高度,而是钉在二楼外墙,仿佛蓝色铭牌委员会对自己这个非常规玩笑失去了信心。又或许这是约翰·克立斯亲手安装的。

特里·吉列姆如期而至,我立刻被他那件像是用毯子碎布拼缀而成的外套吸引。"我也很喜欢这件,"他说,"三十年前在纽约二手店淘的。"在他即将迎来八十五岁生日之际,我们即将漫步伦敦,重访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地点。

他确认了铭牌上的年份无误。1975年他与特里·琼斯联合执导的《蒙提·派森与圣杯》大获成功,团队资金变得宽裕。于是他、迈克尔·帕林和特效专家朱利安·道伊合租下这栋建筑。底层用于录制蒙提·派森专辑,楼上工作室则制作了《万世魔星》的特效,比如宇宙飞船坠毁场景。"我们去当地魔术店买来爆炸雪茄,倒出火药,再打破灯泡放在灯丝上,"他笑着回忆道。吉列姆时常发出顽童般的窃笑——我原以为会见到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在家确实如此,"他承认,"现在算是表演。"

这片街区已变得高档许多。他怀念起曾在此准备热狗摊车再推往莱斯特广场的母子:"他们脏兮兮的,完全是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我当年深爱这里。"附近曾有传统工匠用锤击钢材制作铠甲,这场景恍若他电影中的画面,但1978年《纽约时报》确实报道过考文特花园的铠甲匠人。如今这里遍布精品咖啡馆与发廊,派森旧仓库变成了尼尔斯药妆店,正在装修中。工人注意到凝视铭牌的吉列姆,询问其身份。"特里·吉列姆,"他答道。对方点头却未露相识之色——终究是错代的相逢。

1968年吉列姆从美国乘船抵英后加入电视小品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事业由此起飞。我问他是曾感到格格不入。其他成员皆出身牛津剑桥,而他自称"明尼苏达乡下来的寡言农场男孩",却拥有动画创作的天赋。

"我当时满怀敬畏,"他说,"他们言辞机敏,演技精湛。而我只会剪剪贴纸瞎捣鼓。但我们的幽默感共鸣,尽管我的更视觉化。这就是派森的精髓:六人间的化学反应。我们争执分歧,却共同创造难以言喻的魔力。"谁曾想到,唯一缺失的竟是一只巨足踩踏的动画?

最初仅被列为动画师的吉列姆,很快成为派森核心成员,联合执导《圣杯》后开启个人电影创作新章。我们驻足的这栋建筑见证了他剪辑1985年反乌托邦奇幻片《巴西》,并为前作《时间劫匪》选角——这两部与《吹梦巨人》共构他的"想象力三部曲"。漫步闲谈间他坦言:"幸好我不像克立斯或帕林那么容易被认出。"但他仍享受与人交流,驻足与配钥匙亭里的女士寒暄:"继续切钥匙吧。"

吉列姆患有命名失语症,难以记起物体名称。有段时间他甚至忘记妻子名字——玛吉·韦斯顿,她曾是派森剧组的化妆师。他感叹衰老如同退化:"我正变回上帝造亚当用的泥土。亚当首做什么?为万物命名。而我正反向而行——抹去所有名称!"这种症状或许与他近期中风有关。当时他未意识到是中风,以为视力衰退,还趣谈撞见隐形人的经历。

我们下一站是圣马丁巷的伦敦大剧院。行程按地点而非时序安排,故时间跳至2011年他在此执导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天谴》。"我对歌剧一无所知,"他承认,"此生最多看过一两部。"但他仍接下项目,将背景设为纳粹德国,巡演至柏林时不得不弱化希特勒形象:"他们难以接受浮士德与醒目希特勒共处地狱。"

保安迟疑是否放行,或许不信这位留着鼠尾辫、穿着破旧拼布外套的老人曾在此执导歌剧。待工作人员电话确认时,吉列姆说:"带你去个方便的好地方",闪身钻进小巷。

呃,气味确实刺鼻。幸好我们未添新味,他只是想展示真实的伦敦角落。这与我们最终进入的爱德华时代奢华剧院形成强烈对比。他的《浮士德》大获成功:"我很自豪——41%观众是首次观剧,穿着牛仔裤就来。最开心是收官日售票处排队长龙引发斗殴,当时我想:成了!"

前往终点的路上,吉列姆将人生比作童话:"国王骑士各司其职,总被绑架的贞洁少女,埋伏的女巫,应有尽有。"

他的收官作《杀死堂吉诃德的人》因资金断裂耗时二十五年才完成。"后来我女儿结识一位晚年暴富的女士。她长期关注我的事业——或者说缺乏事业——直接给了三百五十万欧元。仙女教母降临了,'特里,你要去舞会了!'"

我们未至舞会,却来到克勒肯维尔的马蹄酒吧。2008年他在此拍摄《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影片讲述巡回剧团故事,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的团长既睿智又天真,带着吉列姆的影子。但吉列姆自称更似堂吉诃德:"这人以更高尚美好的方式看待现实,不断失败跌倒,却始终重新站起。这就是人生挑战。"

酒吧老板理查德热情欢迎吉列姆,清晰记得《帕那索斯》怪诞剧团到访往事。但阴霾笼罩该项目:希斯·莱杰亦是主演——这是他的遗作。吉列姆带我到男厕指认最后交谈处:"我当时站这解手,希斯进来站在那头,"他指向小便池另一端,"我正畅快,他喊'特里'。转身看见他戴着滑稽面具和小丑妆。他说:'我们不该这样见面'。多特别的告别。"

两日后莱杰在纽约公寓意外用药过量逝世,年仅二十八岁。吉列姆总觉得他更显沧桑:"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年轻躯体里住着古老灵魂。他注定成为同代最杰出演员,具备一切特质,因温暖个性深受爱戴。他的魅力多层次展现——聪明绝顶,能满足你对演员的所有期待。"

后来吉列姆在温哥华拍摄"幻象镜"场景时接到莱杰死讯:"我当时只想死去。"他本欲放弃项目,最终被说服继续。团队保留莱杰已拍镜头,邀请他三位好友——约翰尼·德普、科林·法瑞尔与裘德·洛——接演角色变身后的版本。影片最终献给莱杰。

被问及是否思考死亡时,吉列姆答:"毫不担心。当然每天都会想,用有趣的方式。只是不想家人插队——我必须是第一个。"他在遗嘱中规划好后事:他们在意大利普利亚乳房状山丘顶端有栋房子,"我要葬在景观最美处。用纸棺入土,在胸口种棵橡树苗,让我长成橡树。多美。"

这构想确实绝美——或许美得有些不合时宜,反倒相得益彰。或许某天会有巨足踏来将其踩碎……

电影制作人、蒙提·派森元老特里·吉列姆将于10月29日出席卫报特别活动,回顾其非凡人生与五十载从影生涯。活动在伦敦卡多根厅现场举行并同步线上直播。可通过文末链接订票。

本文于2025年10月21日更新。前版在讨论《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时误配《格林兄弟》片场照,该图片已替换。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我在这个小便池前与希斯·莱杰告别:特里·吉列姆重要地点漫步"的常见问题清单



基础入门问题



问:这次特里·吉列姆重要地点漫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是带领游客探访特里·吉列姆电影真实取景地的导览游或自助步行路线,重点关注这位标志性电影导演在布拉格、伦敦等城市的拍摄场地



问:"我在这个小便池前与希斯·莱杰告别"这句话有何含义?

答:这是特里·吉列姆在《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拍摄期间,于布拉格某公共小便池前与希斯·莱杰作别时留下的令人难忘的诙谐语录



问:这条路线通常会包含特里·吉列姆的哪些电影场景?

答:主要聚焦《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取景地,同时常涵盖《十二猴子》《格林兄弟》等其他经典作品的拍摄地点



问:漫步路线设置在何处?

答:以捷克共和国布拉格为核心区域,该城市是吉列姆多部影片的重要取景地



问:是否需要资深影迷才能体验这条路线?

答:完全不必。这条路线适合所有电影爱好者、独特建筑迷以及任何希望从创意视角探索城市的游客



进阶深度问题



问:为何小便池地点具有特殊意义?

答:它标记着电影史的重要时刻——希斯·莱杰在《帕那索斯博士》制作期间不幸离世,此处是吉列姆在拍摄过程中最后见到他的地点之一,使其成为既特别又非常规的纪念场所



问:除小便池外,路线还有哪些关键站点?

答:通常包含查理大桥与坎帕岛、莱杰角色首次现身的酒吧场景,以及诸多完美契合吉列姆视觉风格的哥特式与巴洛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