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斯·盖奇的新书中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片段,他自称这是本"早产的名人回忆录"。这当然是自嘲的笑话,却也精准无比。这位30岁的演员并非超级巨星——至少现在还不是。但若你见过他,定会过目不忘。2020年他因分享试镜视频爆红网络:当时未关麦克风的导演公然批评他寒酸的公寓("这些穷人住在火柴盒里"),却被盖奇当场提醒"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次年他在《白莲花度假村》首季中亮相,那段被酒店客人撞见全裸接受经理口交的戏码,至今仍是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
"我当时想:戏份不多,但必须让人记住,"他笑着回忆,"我确实做到了!"
正如他那些混乱癫狂的银幕形象,盖奇在自嘲书名的回忆录《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博关注》中毫无保留地剖白人生。这部作品娱乐性十足,内容却沉重得惊人:从被父亲抛弃的创伤,到吸毒、性侵、家庭失能、成瘾症、人格障碍、情感破裂的连环打击,几乎不见名利场的浮华光影。盖奇坦然承认自己资历尚浅,写书初衷纯粹是"写作对我而言是种疗愈"。趁着好莱坞编剧罢工的空档,他决定"何不放手一写?"
成长于圣迭戈的盖奇自幼渴求认可。四岁派对着高跟鞋戴兔女郎耳朵却遭父亲嫌恶的经历,至今令他隐隐作痛。父子关系随着父亲离家另组家庭彻底破裂。校园里的盖奇是伪装高手——能扮成干净体面的橄榄球员偷藏酒水,也能模仿家长声音帮同学逃课。"扮演不同角色对我来说轻而易举,"但这份天赋让他迷失了自我。
回忆录直指成瘾问题:仰望的兄长沦为海洛因的奴隶,母亲沉迷老虎机虽曾赢够首付,但"她最终输掉的远比赢得多"。得知子女们从小就看穿她的赌瘾时,这位母亲震惊不已。盖奇深爱独自拉扯三兄弟长大的母亲,唯恐她因书中内容自责:"尽管经历种种混乱,我其实深爱自己的成长方式。"
表演夏令营是人生的转折点,那里终于接纳他张扬夺目的本性,却也带来深夜帐篷里被辅导员猥亵的创伤。"和许多受害者一样,我觉得自己是共犯——因为身体没有反抗。"此后多年他都背负着这份耻感。
盖奇在书中毫不留情地自我批判,至今仍会主动搜索恶评。"我讨厌自己总看轻表演和写作成果,"他坦言,"真希望能更温柔地对待那部分自我。"但这份严苛也推动他18岁勇闯好莱坞,住进偶像吉姆·莫里森曾栖身的破旧汽车旅馆。当因为纹痛失《广告狂人》角色时,他想的是:"被拒绝算什么?总比不上被父亲抛弃痛苦。"
经历无数试镜失败后,他靠连哄带骗争取到《刺杀国度》试镜机会,由此打开《亢奋》《白莲花》的星途。拍摄《白莲花》时,他主动建议加大性爱场面尺度,事后母亲发来调侃:"屁股很可爱,但下次和朋友一起看时记得提醒我。"也是在此期间,他鼓起勇气公开那段遭嘲讽的试镜视频,意外掀起舆论海啸。面对远比他愤怒的公众,盖奇反而困惑:"我觉得这事更可笑而非可恨,不值得毁掉对方前程。"
回忆录揭示了演艺圈的虚妄——《亢奋》《白莲花》带来的高光瞬间被漫长空窗期吞噬。"在夏威夷创作数月后突然回到公寓,那种落差很可怕,"他说,"我们总被灌输机会稀缺,很难相信未来会好。"若说事业如履薄冰,感情更是惊涛骇浪。少年时与问题少女凯莉纠缠不休,19岁与男性发生关系后意识到自己的酷儿身份。"真希望早点明白,那些穿兔女郎装听布兰妮写日记的瞬间,早该有人和我聊聊。"
回忆录结尾,心理医生从他多变人格、渴求关系与惧怕被弃中拼凑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盖奇虽反感标签,却承认这让他"突然理解所有混乱"。在治疗中他终能直面夏令营创伤,当被反问"你现在会与11岁孩子做那种事吗",他才惊觉事件的严重性。
但这不是个浪子回头的圆满故事——2023年初他与明星发型师克里斯·阿普尔顿疯狂相爱,金·卡戴珊主持婚礼,仙妮亚·唐恩献唱,然而短短七个月后便提交离婚申请。"治疗初期的大剂量药物反而激发我的躁狂,"他解释,"现在用药调整后,我才学会该先经历四季磨合再定终身,也该在亲友劝阻时停下脚步。"
"我仍在成长中,"盖奇强调他不想要完美结局,"生活本就参差不齐,真实比整洁更重要。我依然会搞砸关系,但如今我能承认错误,接纳批评。"虽然前路难免坎坷,他仍满怀期待:刚售出的电影剧本即将官宣,写作的新大门正在开启。
被问及是否担心自曝其短影响星途,他坦然道:"确实想过收敛,但我想告诉那些非典型成长的人:混乱恰恰成就你的独特。况且我专业负责,从不迟到,待人友善。"采访始自他对演技的妄自菲薄,终归于对职业能力的自信承认。"看,我们又矛盾统一了,"他眼底闪过狡黠的光,"这就是人生弧光。"
(文末援助机构信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