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首次体验米其林美食会是在高雅餐厅享用完美煎烤的扇贝,或是淋着浓郁酱汁的绝佳羊肋排。但此刻我身处健身工作室,耳边震响着Doja Cat的音乐,注视着我的“米其林级”奶昔被倒入搅拌机——内含一勺香草蛋白粉、刺果番荔枝果肉(这种热带水果外皮带刺,口感介于芒果和香蕉之间)以及杏仁奶。藏红花泡沫被喷入塑料杯,撒上蓝色螺旋藻粉,最后再倒入浅色蛋白混合物。
这杯由米其林星级主厨米勒·普拉多为高端蛋白粉品牌Hermosa(在巴里健身工作室销售)打造的奶昔,宛若可饮用的熔岩灯,白、蓝、黄三色在杯中轻柔流转。品牌创始人埃里卡·塔马约表示唯一可比拟的是:“人人都说它像文森特·梵高的《星月夜》”。在我品尝前,她在杯盖喷上咖啡味液体,并指导我如何饮用才能获得“完整米其林体验”:将吸管插入杯中段啜饮(应具冰淇淋风味),再直插杯底感受“情绪提升”的藏红花冲击。
若抛开华丽包装,味道如何?相当不错。口感顺滑绵密,不似以往喝过的粗糙蛋白奶昔,刺果番荔枝带来微妙甜味。会回购吗?或许。主要障碍是11英镑的高价,不过这似乎是高端奶昔的常态。
“这款奶昔是我们的宣言。人们正意识到健康是种奢侈,大家都在为此投资。”塔马约说道。在英国,这种“宣言式”蛋白奶昔并非个例。伦敦市中心营养饮品店Elevate售卖8.9英镑的可可奶昔(含21克蛋白质),宣称能“改善情绪并提供温和提神效果”。Soho House会员则可享用约9英镑的彩色“蛋白思慕雪”,其名称“柏林”“肖尔迪奇”“海滩别墅”宛如鸡尾酒单成员。
这些视觉诱人的营养健康饮品随洛杉矶高端健康食品店Erewhon的爆红而风靡。尽管该店单颗日本草莓售价20美元,“超氧水”标价26美元,但真正让品牌引爆社交媒体的却是每杯20美元以上的病毒式思慕雪——虽非蛋白基底,但其适合Instagram传播的吸睛外观及“焕肤健脑”的成分宣称催生了大量模仿者。赛布丽娜·卡彭特、奥利维亚·罗德里戈等明星曾合作推出联名限定款,使仅11家门店的Erewhon在2023年营收达1.714亿美元。
对塔马约而言,在价值248亿美元的蛋白粉市场(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脱颖而出,风味、呈现与视觉奇观至关重要。Hermosa除星级奶昔外,还销售38英镑/14份的“草饲乳清蛋白”(琥珀玻璃罐装)。
蛋白产品整体正值繁荣。YouGov今年初调查显示,25%英国成年人常饮蛋白奶昔(25-34岁群体达37%)。产业规模已庞大至导致乳清短缺——这种曾被废弃的奶酪生产副产品,现已成为多数蛋白粉核心原料,价格随之攀升。世界为何对蛋白奶昔如此狂热?
如今蛋白粉常以巧克力、饼干甚至抹茶等甜点风味呈现,但据俄勒冈大学食物史学者汉娜·卡廷-琼斯考证,其早期版本更接近肉糜“ sludge”。首款民用蛋白产品可追溯至1865年,德国科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发明用熔解牛皮与动物尸体制成的“肉萃”。建议消费者每日饮用2-3小葡萄酒杯量。卡廷-琼斯指出这虽难称蛋白奶昔,却是首款以高蛋白为卖点的产品,后改良为固体立方体并以Oxo之名进入千家万户。
蛋白产品很快在增肌男性中流行。19世纪末起,印有希腊神祇与肌肉男图案的牛奶蛋白粉Plasmon在英德销售,获健美先驱尤金·山道推荐(他后来推出全球首款巧克力蛋白粉)。但卡廷-琼斯认为蛋白奶昔真正兴起是在二战后,冻干、奶粉、脱水奶酪等军需食品技术使粉末营养摄取常态化。
蛋白产业首个里程碑是1950年代美国奥运举重队教练鲍勃·霍夫曼开发的Super Hi-Protein奶昔,被视作现代奶昔雏形——当时仅添加好时巧克力调味,1960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万美元。1970年代,随着阿特金斯低碳水饮食与全流质“最后机会”减肥法(建议仅靠蛋白奶昔快速减重)风靡,蛋白奶昔走出健身房。《纽约时报》记载补充剂取代马提尼成为派对常客,后因涉嫌饿死患者遭政府调查。
卡廷-琼斯解析七八十年代是关键转折点,人们开始将蛋白与减重关联,但奶昔仍主要... 尽管蛋白多年来是健身界标配,但真正转折发生在21世纪初。当时研究证实高蛋白低碳水饮食比低脂低卡路里饮食更利减重,阿特金斯饮食复兴,蛋白热潮爆发。《经济学人》统计2007-2013年全球运动营养品(主要含蛋白)销售额翻倍至2.6亿英镑。卡廷-琼斯强调此后蛋白“真正腾飞”,因可面向大众营销:英国公司MaxiMuscle2006年推女性系列,2012年广告中上班族单手持奶昔单臂举汽车,2011年产品进入特易购等超市。
社交媒体加速风潮。健身网红推广“喝同款蛋白粉塑同款身材”概念,卡廷-琼斯称之为“营销者美梦成真”。2004年凭500英镑透支创立的MyProtein,2010年代成为网红首选品牌,粉丝超万的推广大使可获8%销售佣金。
我们实际需要多少蛋白质?英国政府建议19-50岁男性每日55克(约9个鸡蛋),同年龄段女性45克(约7个鸡蛋)。Pure Sports Medicine营养师利尼亚·帕特尔博士指出该标准是为防营养不良,理想摄入量应为每公斤体重1克(运动人群1.2克)。蛋白质因分子复杂需更多能量代谢,能延长饱腹感,但过量(如长期超每公斤2-2.2克)会阻碍纤维等营养吸收。
帕特尔强调“食物优先”,因肉类鱼类鸡蛋含补剂不可替代的营养素。蛋白粉应作补充而非主食,建议选原味避免甜味剂乳化剂,可加希腊酸奶水果坚果酱提升均衡性。
蛋白风潮已超越饮品。2023年研究显示英国超市约1200种产品标榜含蛋白,包括麦片奶酪甚至煎饼。研究负责人格拉斯哥大学公共卫生营养师加西亚博士指出多数产品符合健康标准,但提醒消费者注意宣传话术——欧盟规定(英国仍沿用)仅当蛋白质占比≥12%可标“蛋白质来源”,≥20%可标“高蛋白”,但“蛋白增强”“富含蛋白”等表述无监管限制。
蛋白狂热未见消退,但何时会成不健康执念?《杂货商》调查显示77%英国人追求高蛋白,远超纤维(60%)、益生菌(48%)和脂肪(9%)。卡廷-琼斯观察到众人焦虑蛋白质摄入不足,这正是网红利用的心理。
TikTok盛行年轻人“干铲”蛋白粉(直接吞服粉末),健康专家警告可能引发窒息或感染。卡廷-琼斯强调这种危险行为说明营养追踪已失控:“食物关乎人性而非机器人式摄入,远不止计算卡路里与宏量营养素。”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蛋白奶昔惊人崛起的实用问答集
基础概念类
1 什么是蛋白奶昔?
通常由蛋白粉与水或牛奶混合制成的饮品,作为便捷浓缩的蛋白质来源
2 蛋白质不是来自肉类吗?为何要饮用?
虽然肉类是优质蛋白来源,但蛋白奶昔提供快速便携且常为低脂的补充方式,特别适合健身后或忙碌时使用
3 蛋白奶昔由什么制成?
常见原料包括乳清、酪蛋白、大豆、豌豆和糙米蛋白,其中乳清最普及
4 蛋白奶昔仅限健身人士吗?
早已突破局限,现涵盖上班族、长者、运动员及寻求快捷健康代餐的各类人群
功效与流行成因
5 饮用蛋白奶昔主要益处?
助增肌修复、维持饱腹感、提供快速营养补充
6 为何成为数十亿美元产业?
多重因素助推:健身主流化、突破健身房场景的精准营销、科学实证支撑、便捷健康需求上升
7 如何从浓稠肉糜感变为美味饮品?
食品科技长足进步:企业投入风味剂、甜味剂与质地改良,打造出巧克力奶昔、草莓奶油等口味,适应大众味蕾
常见问题与顾虑
8 蛋白奶昔有缺点吗?
过量可能导致腹胀等消化不良,部分劣质产品含大量糖分与人工添加剂,需注意成分表
9 能否完全依赖蛋白奶昔生存?
不可行。作为营养补充剂而非完整食物替代品,人体仍需从蔬果、健康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膳食纤维等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