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文特花园酒店为拍摄做准备时,法米克·詹森的装扮与她在网飞新罪案剧集《阿姆斯特丹帝国》中饰演的贝蒂如出一辙——蕾丝碎花修身短裙搭配及膝学生袜。这身造型究竟是带着讥讽的性感,还是用时尚表达的叛逆?我们常讨论物化女性、父权审美标准与性别歧视的连带伤害。拥有30年从影经历、参演60余部作品并兼具模特背景的詹森,对此颇有发言权。
称赞她惊艳容貌几乎显得不合时宜——60岁的她面容依旧如近30年前出演1995年《007:黄金眼》时那般精致立体。若她是男性,我会毫不犹豫地直言。她将容颜归功于健康生活:"人们总猜测我做过医美,但其实没有。社会先羞辱女性促使她们整容,整了又加以羞辱。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这不适合我。"
"我看起来坚强,实际也如此。我成长于坚强女性组成的家庭。"她补充道。
《阿姆斯特丹帝国》是她首次在祖国荷兰参与制作并用母语表演的作品。此前虽有机会——部分得益于姐姐玛约琳·比默(演员)和安东瓦内特·比默(导演)都在业内——但直到现在才遇到心仪项目。"网飞向我提案时说:这是《玫瑰战争》遇上《黑道家族》。"她解释道。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雅各布·德维格饰演表面合法经营大麻帝国、暗地非法的黑帮头目杰克,剧集以他抛弃前流行歌手、绝色美人贝蒂拉开序幕,而贝蒂决意奋起反抗。
这标志着网飞进入新纪元——当他们在不同国家制作剧集时,会深度契合当地特质。《阿姆斯特丹帝国》充满原创性,毫无模板痕迹,对话犀利直白。即便在脱衣舞俱乐部巨型阴茎造型器械上演绎的离婚场景,也因直率粗粝的呈现而毫无情色意味。
剧集核心探讨着忠诚的微妙转变。贝蒂初登场是被抛弃的怪人,杰克则是拥有新恋情的浪漫英雄。但最终赢得观众心的却是贝蒂。"我们对贝蒂一无所知,"詹森指出,"却透彻了解杰克。所以我说'这场较量并不公平'。贝蒂没有子女、亲人、朋友,连狗都要偷回来,她唯一的羁绊是丈夫。研读角色时我决定尽己所能让她立体,剧本没写的就用表演填补。"这某种程度上是她注定要扮演的角色——"我的职业生涯始终在演绎未被充分书写的女性"。
詹森出生于阿姆斯特尔芬,在阿姆斯特丹附近度过艰辛童年。"从小我们就得自力更生,"她坦言,"家庭充满戏剧性冲突。我很早意识到若不自我拯救,结局必然糟糕。"被视为智慧型孩子的她未受鼓励追求艺术,最终选择经济学,只因科学老师曾说:"哦,女生根本...""我搞不懂科学"。这句评论让我人生偏离轨道数年,只为证明他是错的。
她年少时便打工谋生——送报、酒吧店员、商店售货员——"任何能赚钱换取独立的工作"。17岁离家成为模特。"直到离开荷兰来到美国,我才学会梦想与创造。文化天差地别,在这里我感到被允许追梦。"
回顾模特生涯,她说:"我深知'模特转型演员再成邦女郎'的刻板印象。"与艾拉·麦克弗森合作的泳装大片捕捉了80年代精髓,折射出文化矛盾:模特们身形健美气场强大,却被迫遵循"宜观不宜言"的潜规则。
"对我而言,"她表示,"最大挑战在于我本身就很强大——形神如一。我来自世代坚强的女性家族。不会为达目的在男性制片或导演前伪装愚钝。但我知道有人会这样做,因为若你过于强势,就可能被贴标签而错失机会。"
为摆脱模特标签投身演艺,詹森考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创意写作与文学,辅修电影研究。28岁才获得首个角色,30岁出演《黄金眼》。饰演齐妮亚·奥纳托普并非顺理成章:"我清楚'邦女郎'的污名化标签,觉得这个称谓有失尊严。但想着'孤注一掷也无妨',于是贡献了许多最终被采纳的创意,旨在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而非照本宣科。"
奥纳托普这个角色引发广泛解析:不仅重塑了邦女郎范式——从被动少女转变为能以力量制敌的女性,更因她的支配欲与施虐倾向引发女权主义讨论。这个角色是否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从压制男性中获得快感?
"我加入了许多剧本没有的内容,"詹森解释,"比如她高潮般的反应。从小和父亲看邦德电影,我一直视其为荒诞喜剧。我想让这个角色令人过目不忘,尽管可能搞砸,但还是放手一搏。不知当时哪来的自信。"
角色无疑大获成功,却导致戏路受限。"之后找来的都是持枪女子的角色。鉴于我的名字和演过俄罗斯人的经历,他们只会让我演外国反派。"
这非她所愿,于是奋力开拓新路,终于在1997年黑色电影《产业城市》中获得小角色——与哈维·凯特尔对戏,饰演在超市工作的落魄美国女子。"争取角色很难,因哈维根据背景视我为光鲜亮丽的时髦女郎。我特意穿成收银员去试镜,希望他忽略外表给予机会。"
《黄金眼》后,她选择在独立电影中出演非常规小角色,先后与罗伯特·奥特曼(《迷色布局》)和伍迪·艾伦(《名人百态》)合作。她借此突破定型,甘愿降薪避名,树立能驾驭多元角色的口碑。
她对伍迪·艾伦的评价或许不合时宜(鉴于其否认的指控)。原以为他会要求演员模仿其风格,但他放任自流。若不喜欢某位演员表演会直接换人,带着某种专制却不暴戾——似乎宋宜更有话语权。(宋宜是米亚·法罗养女,艾伦1992年为她离开法罗,当时因年龄差与家庭关系引发舆论哗然,双方互有未经证实的虐待指控。)我提及此事因我素来直言不讳。
作为80年代末模特与90年代演员,她见证诸多恶行如何被纵容。"哈维·韦恩斯坦能持续作恶少不了帮凶。我参演过他制片的电影但未受骚扰——或许因身高、直言不讳的个性与反抗态度形成了震慑。"她强调并非责备受害者,自己仅是侥幸避过。
当然,未遭侵犯不代表未受当时性别歧视影响。当乔恩·费儒称"美丽与幽默兼具实属罕见"时,此言被轻描淡写带过。回望二三十年代,那些神经喜剧中才华横溢的女性实属天才。世人常对日常中的系统性性别歧视视而不见。
2000年她出演《X战警》的琴·葛雷博士,该角色延续多年(后期仅为客串)。"此前超级英雄电影从美术到服装再到表演都过度浮夸。《X战警》扭转了这点,我自豪能参与其中,它也为我开启众多机遇。"
"归根结底这是门生意。虽想只与心仪导演演员合作,但除非保持曝光度——我刻意减少媒体露面测试过——否则难获角色。"
她远离社交媒体,认为其有失妥当。"不愿效仿许多人(尤其女性)在Instagram发暴露照片求关注的做法,这非我本性。"她清楚若提高曝光度会更受欢迎,但反过来说,若世人早知她如此坦率,三十年来恐怕事事都要征求其意见。
《阿姆斯特丹帝国》正在网飞热播。本文因编辑需要于2025年11月5日进行删减。
常见问题解答
基于法米克·詹森谈论职业动力及与伍迪·艾伦合作时所述"始终认为'邦女郎'称谓相当贬义"的声明,整理以下问答集:
基础通用问题
问1:法米克·詹森是谁?
答:荷兰演员,以《X战警》系列中琴·葛雷/凤凰女及《007:黄金眼》中反派齐妮亚·奥纳托普著称。
问2:何为邦女郎?
答:对詹姆斯·邦德电影中女性角色(包括盟友与反派)的统称。
问3:为何法米克·詹森认为该称谓贬义?
答:她认为这将在往复杂有力的女性角色简化为仅依附男性英雄的标签。
问4:她在邦德电影中饰演何种角色?
答:在《黄金眼》中饰演恐怖组织致命诱饵刺客齐妮亚·奥纳托普。
问5:尽管对该称谓不满,她是否享受拍摄过程?
答:是的,她曾表示这是事业重大突破,角色演绎充满乐趣,虽对标签化表达批判。
进阶深度问题
问6:依此观点,"邦女郎"标签的主要问题何在?
答:其主要问题在于轻视性——将各具动机、技能与故事线的多样角色归入单一常被性化的类别,削弱其个体性与自主权。
问7:电影业是否已摒弃此类称谓?
答:确有转变。制片方与现代邦德电影更多使用"邦德女性"或直接以角色名称呼以示尊重。
问8:她对"邦女郎"的批评如何与职业追求相关联?
答:这体现她始终致力于突破刻板印象,通过主动塑造角色深度、选择非常规项目来捍卫女性角色的复杂性与尊严,其职业轨迹本身就是对扁平化标签的持续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