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沃生于犯罪世家,却毅然与之决裂。这是一个关于他如何挣脱枷锁、重获新生的故事。

约翰·麦卡沃生于犯罪世家,却毅然与之决裂。这是一个关于他如何挣脱枷锁、重获新生的故事。

2007年,约翰·麦卡沃伊被关在贝尔马什监狱的拘留室里,等候收押程序时已开始谋划越狱。24岁的他因枪支犯罪和密谋抢劫被捕。曾因持枪被判三年刑期的他知道自己将面临漫长监禁。认定医院病房是唯一出路后,他整天向狱警谎称自己被捕时脑震荡。当牢门打开时,他以为会被送往医院,结果却被铐上手铐押往高度戒备监区。

目睹监区环境让他认清处境严峻。"我当时想,'我很久很久都见不到天日了'"他回忆道。贝尔马什高度戒备区是监狱中的监狱,囚犯需乘巴士穿过主监狱,经过特殊大门和围墙才能抵达。配备远程操控门的密封系统可防止劫持人质。监区侧翼狭小,约八个囚室,低矮天花板配着荧光灯管。"我们过去称之为'潜水艇'"麦卡沃伊回忆,"没有真正的自然光,某个侧翼根本没有窗户,令人极度窒息。"虽有放风场地,但防护网遮蔽了天空。他的狱友包括激进传教士阿布·哈姆扎和21/7未遂爆炸案主犯。

"这里是世界尽头"典狱长告诉他。这本可能是结局——但对麦卡沃伊而言,这却成为他蜕变为耐力运动员的意外起点。2012年出狱时,已在狱中度过近十年的他,在监狱健身房里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和七项英国划船纪录。

麦卡沃伊1980年代初生于伦敦,由母亲和五位姨妈与妹妹共同抚养长大。他从未见过生父——父亲在他出生前一个月去世。母亲是花商,尽管经济拮据仍竭力抚养子女。麦卡沃伊是个精力充沛、时而顽皮的男孩,童年住宅背靠伦敦东南部的水晶宫公园,常与朋友搭建营地,从湖中偷捞鱼。

八岁时,母亲介绍了新伴侣比利·托宾。除偶尔出现的叔舅表亲外,托宾是他生命中第一个稳定的男性形象。当时麦卡沃伊并不知道,托宾是名武装劫匪。这个魅力非凡、穿着锃亮黑鞋与昂贵服装的男人令他着迷。初次告别时,托宾轻拍他头顶称其好孩子,并塞来20英镑纸币——这是麦卡沃伊首次触摸纸币。托宾很快成为继父。"那真是震撼的体验"麦卡沃伊说。

充满抱负的青少年时期,他立志:"我在撒切尔时代长大,一切围绕'自我'。我想拥有英国电信,想成为亿万富翁。"14岁时,他已受托看守装有25万英镑现金的行李袋,并获得1000英镑报酬。

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了解家族的犯罪污点:舅舅米基·麦卡沃伊是布林克斯-马特劫案团伙成员——这起英国最大劫案涉及2600万英镑金条、钻石和现金,从希斯罗机场仓库被盗。12岁那年,他观看改编自该案的1992年电视剧《傻瓜的黄金》,肖恩·宾饰演其舅舅。"那是我童年重要时刻"他回忆,"看着肖恩·宾坐在价值2600万英镑的金条上,一切都被美化了。"此后他很快参与继父的犯罪活动——14岁时,托宾让他在厨房看守装满25万英镑的行李袋直至有人取走,为此他获得1000英镑报酬。

16岁辍学后,他买了把枪。托宾勃然大怒——他不希望麦卡沃伊鲁莽行事。没收武器后,他将继子纳入麾下。"我没有同龄朋友"麦卡沃伊说,"从15岁起就和三四十岁甚至五十多岁的人混迹。"这些人都是富裕的罪犯。"我尽可能与他们相处,想学习那个世界的运行法则。"

托宾让麦卡沃伊追踪运钞车、侦察目标、传递情报。这个害羞青少年有沟通障碍,但托宾教会他展现魄力,同时灌输"不信任女性、不在室内谈话(可能被窃听)、只信任核心圈"的原则。他教导继子永不示弱、蔑视权威,视体制内人员为敌。"总是充满反权威论调,谈论系统多腐败。我未意识到自己全盘吸收了这些。"还有严格行为准则:"不伤害妇女、儿童和老人。"

麦卡沃伊深知监狱是职业风险。"你总觉得会过上好莱坞式生活对吧?成为逍遥法外的那个人。"警方曾跟踪他——他在车上发现追踪器——使他始终警惕监控。"有时会多次注意到同一人。"

18岁首次被捕,警方挫败了约25万英镑的抢劫计划。他在高速公路上飞车逃窜,在伦敦东南弃车(及枪支),脱到只剩短裤(被告知常穿短裤以便奔跑时不显突兀),徒步继续逃亡。翻越花园围栏后以为已逃脱,却在电话亭联系朋友时被武装警察包围逮捕。因持枪被判五年刑期,实际服刑三年,包括一年单独监禁。

第二次被捕在2005年,出狱两年后。22岁的麦卡沃伊正前往抢劫运钞车,发现无标记警车迎面而来——这是埋伏。警方已调查他及其同伙数月。当武装警察从三辆警车涌出时,他驾车在伦敦南部街道狂飙。

"只记得内心独白:'不能再回监狱。'说实话,当时已做好赴死准备。"冲上人行道撞灯柱后,他弃车狂奔,决心甩掉头顶直升机,最终闯入死胡同。警察举枪包围时,"那一刻真以为死定了。"詹姆斯·麦卡沃伊对共谋抢劫和持枪意图抢劫认罪,三日后移监贝尔马什,被判处酌情终身监禁。

因布林克斯-马特案服刑16年的舅舅米基建议他保持与外界联系。麦卡沃伊通过收听广播、观看新闻践行建议,避开监狱政治,专注于尽快出狱重获自由。

母亲历经数周审批才获准探监。她驱车至监狱,转乘巴士抵达高度戒备区,透过防弹玻璃交谈。狱警监控对话,禁止暗语或掩口,摄像头直摄面部。相邻隔间里,阿布·哈姆扎正进行法律会面。90分钟探视后,麦卡沃伊意识到母亲承受的痛苦,决定近八年后出狱前不再相见。

起初他对与恐怖分子同监表示困惑,向司法部访客提出质疑,得知是为防止越狱企图。他感到非人化,这里不注重改造,只强调其永久罪犯身份。

目标驱动的麦卡沃伊广泛阅读,通过"囚室循环训练"——数千次仰卧起坐、台阶运动和俯卧撑保持体能。他拥抱孤独,从未受无聊或心理健康问题困扰,避免过度遥想未来。

在贝尔马什两年后,他先后转移至约克郡最高戒备监狱富尔萨顿、诺丁汉郡B类监狱洛德汉姆格兰奇。最初计划是表现良好转入低戒备监狱,然后越狱至欧洲继续犯罪生涯。

但服刑第三年,朋友亚伦在荷兰ATM抢劫后逃亡时车祸身亡。新闻中监控画面让他坠入人生低谷,这场悲剧迫使他重新审视生活,深感困顿渴望改变。

为逃避环境与狱友,麦卡沃伊转向监狱健身房。他注意到另一囚犯为儿童慈善机构划船超时训练,受此启发请求狱警允许效仿,由此开启划船生涯。划船成为他的冥想方式,节奏性运动带来慰藉与专注。"不懂技巧,但划船机仿佛开启传送门让我越狱。无人打扰,沉溺思绪中,充满韵律的冥想。"回首往事,他确信体验到了跑步者的快感。"机器宛如身体延伸"他回忆。

麦卡沃伊仅用一月完成首个百万米划程。他接连申请慈善划船项目,有人建议他挑战横渡大西洋等效距离——5000公里。"觉得完成会是伟大成就"他说。某晚临近最新慈善目标尾声时,他咬牙完成万米划行。狱警达伦·戴维斯注意到其惊人表现,几日后带来所有室内划船纪录。

一年内,他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和七项英国室内划船纪录:将马拉松最快纪录提升七分钟,创下45小时连续划船纪录,24小时划行263,396米最长距离。

起初麦卡沃伊憎恶戴维斯,视其为体制代表。但戴维斯对其进展的持续关注赢得信任。"他看见我的天赋,让我相信人生能更有作为"麦卡沃伊解释。戴维斯见证每次破纪录尝试,甚至请假指导长程训练。

"他改变我的狱中人生"麦卡沃伊说,"纯粹出于善意帮助我,别无企图。是真心支持我的无私举动。"如今戴维斯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朋友去世后我发誓不再犯罪,但若无达伦的信任与发挥天赋的机会,不知前路如何"他反思道。

狱中期间,麦卡沃伊开始考取私人教练资格。转至低戒备监狱萨德伯里后,他在Fitness First健身房担任培训师,每周通勤六天。在客户培训间隙研究耐力运动员。近八年后于2012年获假释,出狱首件事是祭奠朋友亚伦。

目标明确:成为职业运动员。30岁的他深知时间有限,遂为铁人三项训练——加入划船俱乐部、通过YouTube学游泳、购买首辆自行车。此后他成为备受尊敬的耐力运动员,参与超级马拉松、铁人三项和Ironman赛事。

"多年狱中独处塑造了运动员的我"他说,"经历过隔离囚禁,如今万物皆感特权与奢侈。"

最难忘赛事是2013年在博尔顿的首场Ironman,他曾在狱中观看该赛事,出狱仅六周即参赛。"记得感受到巨大成就感"他回忆,"考虑到训练时间之短,那是我最佳表现之一。达伦就在终点线等候。"

起初麦卡沃伊向训练伙伴隐瞒过往。但当划船俱乐部流传"这位惊人运动员此前身在何处"的疑问时,人们开始网上搜索。他选择通过博客坦白经历,最初担心批评,怕被指责恶行不配新生或不应受钦佩。但他谨慎避免美化过去。2016年回忆录出版后,多次收到改编电影邀约,均予拒绝。

超越体育领域,他倡导监狱改革。认为虽有些囚犯深陷有组织犯罪,但多数并非如此,真诚相信他们能获救赎。少年时他理想化犯罪生活:"那是剧毒可怕的世界,一旦陷入难以逃脱……因此我理解涉帮派入狱的少年——明白他们如何被卷入。未成长成熟前难以看透。"

通过改革努力,他曾为司法部和特蕾莎·梅在唐宁街的政策团队提供建议。"预防胜于治疗"他说,"若在人们入狱前加大投入,更可能避免犯罪。"他忆及在监狱公园跑活动中向布伦特福德足球俱乐部主席声称能减半青少年犯罪司法成本,被问及方法时答道:"我会送这些孩子去英国最好私立学校。"

首次获准出国时,他前往法国安纳湖与铁人三项运动员参加训练营,也是初访群山。"那是前所未有的奇妙感受"他说,"重获自由,可能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日子。"

如今麦卡沃伊有明确动力:助人。"听来老套,但我从一无所有到享有特权。曾陷黑暗却挣脱,因我有意志、动力和决心,还有为我开启一切的支持。"

若愿意,他本可凭职业演讲人谋生。但他将多数精力投入阿尔卑斯奔跑计划,与青少年共事。这个为期半年的健身计划以法国阿尔卑斯的环勃朗峰越野赛终结。2023年他与耐克等伙伴启动项目——2017年高管读其故事后便开始赞助。灵感源于七年前:带城市贫困少年参与越野跑,让他们接触新机遇与奥林匹克。

这位前运动员想与年轻人分享深刻改变自己的地方。首年14名孩子参与,现增至超500人。他热情讲述通过项目结识的少年故事,明显激动于计划对他们人生——及自身——带来的改变。

他似乎在努力成为那个脆弱年纪时缺失的导师:"确信若当时有理查德·布兰森或奥运选手出现,我的人生道路将彻底不同。"

舅舅米基2023年去世。最后一次见继父是2002年在贝尔马什监狱。转移监区时他认出继父声音并呼喊,说服狱警允许会面。"记得见他铐在年纪仅其半的狱警身旁"他回忆,"超现实——回想童年共度岁月,再看其无力状态。那是最后一面。"继父托宾仍在服刑。

被问是否怨恨继父时,他坚定回答:"不。可能听着奇怪,但我感受到被爱。真的。未受虐待或强迫。他们鼓励吗?起初非故意,但无意中疏忽了。我始终自主选择。"

关于过往遗憾,他承认:"后悔行为因伤害他人,但不悔十年牢狱。更了解自我,如有必要愿重走此程。"

详情请访问阿尔卑斯奔跑计划或查看其Instagram。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约翰·麦卡沃伊转型故事的实用简明问答集

**约翰·麦卡沃伊的蜕变之旅**

**基础问题**
1. **约翰·麦卡沃伊是谁?**
英国前武装劫匪,转型成为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和励志演说家。

2. **他曾涉及何种犯罪?**
参与系列重大抢劫案的高级武装劫匪,隶属犯罪网络。

3. **为何决定改变人生?**
服刑期间顿悟,意识到虚度人生并决心创造积极价值。

4. **如何在狱中发现运动天赋?**
为应对刑期使用监狱健身房,狱警发现其惊人体能潜力,鼓励他从事室内划船并迅速打破英国纪录。

5. **现从事何种工作?**
全职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参与Ironman赛事,并通过分享经历激励他人改变人生。

**进阶详细问题**
6. **狱中转折点是什么?**
囚室中观看夏威夷Ironman世锦赛纪录片,被极限挑战吸引,视其为可奉献终生的新生之路。

7. **如何从划船转向铁人三项?**
破划船纪录获假释后,追求更艰巨挑战,被铁人三项需全方位蜕变的特质吸引。

8. **出狱后最大挑战?**
除前科污名外,需从零学习游泳骑行以达到职业铁人三项竞技水平。

9. **运动成就有何例证?**
参与Ironman职业系列赛与世界顶尖选手竞技,最显著成就在法兰克福Ironman欧锦赛年龄组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