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作者莫娜·阿瓦德表示:"我的内心阴暗。"

《兔子》的作者莫娜·阿瓦德表示:"我的内心阴暗。"

正在试穿一件森林绿鹿纹连衣裙时,莫娜·阿瓦德突然意识到,她2019年小说《兔子邦尼》中的角色已悄然重回脑海。"我看着镜子心想:这不是适合我的裙子——这是纸杯蛋糕的裙子,"她提及这部成名作中的反派角色之一说道。这位加拿大作家补充道:"我开始想起她和其他兔子们,我知道必须回归那个世界。"

《兔子邦尼》是一部以著名创意写作硕士项目为背景的超现实迷幻小说。通过黑暗小说作家萨曼莎的犀利叙述,故事聚焦一群甜腻过度的学生团体——她们对编发教程、古董打字机和迷你烘焙的古怪喜好,掩盖了其险恶本性。这些"兔子"秘密施展魔法,创造出被称作"草稿"的俊美半人兔杂交体,随后又用斧头将其摧毁。

这部讽刺创造力与阶级的作品被《时代》和《Vogue》评为年度最佳图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盛赞其"充满天才色彩"(阿特伍德后来在杂志专题中称阿瓦德为"我的文学继承人")。随着"怪异女孩文学"和"女性恐怖"题材在BookTok走红,该书2021年成为全球销量超百万的畅销书,2023年更获Bad Robot公司签下电影改编权。

阿瓦德后续出版了2021年《皆大欢喜》(讲述戏剧教授发现慢性疼痛奇特疗法)和2023年《胭脂》(关于哀悼女子陷入护肤邪教)两部小说,但《兔子邦尼》的热度始终不减。乐迷通过Instagram发送致敬作品,Greys乐队受启发创作歌曲,读者纹上"面无微笑,灵魂欢欣"句子,还有令阿瓦德钟爱的"无头兔子纹身"。她表示这种反响"超现实,令我深深感动"。

本月,47岁的作家通过由兔子们及其杂交造物艾瑞乌斯叙述的续作《我们爱你,兔子》重返兔界。拓展"兔子宇宙"充满风险:"读者与文本建立的深厚联系与我无关,我害怕破坏这种联结。"但回归势在必行,部分因为首部曲的创作是革命性体验——这是她首次尝试超现实主义奇幻题材(2016年处女作《胖女孩的十三种视角》属现实主义),"正是在这里,我首次找到了令自己兴奋的叙事方式。"

通过Zoom从加州圣迭戈连线时,身着黑衣的黑发偶尔遮住单眼的阿瓦德宛如魅惑哥特族。她正暂居几年前发现的写作静修处,平日则在纽约州北部(锡拉丘兹大学任教地)与波士顿(伴侣居住地)之间往返。在拉霍亚这栋屋中完成《胭脂》"特别生动刺激"的创作后,她屡次重返:"我觉得自己变得迷信了。"

艺术创作兼具美感与暴力特质的悖论,正是阿瓦德在《我们爱你,兔子》中以戏谑姿态探索的核心。通过影射《弗兰肯斯坦》《简·爱》和《绒布小兔子》的章节,她借艾瑞乌斯视角审视创作伦理:"兔子们是作家——也是精神病患者。她们贪婪攫取,艺术创造既美丽又残暴。我想捕捉那种创造欲的本质与代价。"艾瑞乌斯"厌恶作家们打字涂鸦、试图捕捉月亮的行径——有时我亦有同感!"她笑道。

蒙特利尔出生的阿瓦德自述曾是"常感疏离的羞怯孩童"。法裔加拿大裔天主教母亲坚持英语教育,令她与母语法语产生隔阂;埃及穆斯林父亲与母亲决定不让她信仰任何宗教,使她在天主教学校格格不入。"作为蒙特利尔长大的半埃及人,我总感觉若即若离。"后来从魁北克迁居安大略省时,她再度面临适应困境。"我数次辍学,甚至包括大学,"但阅读始终是慰藉。作为酒店人员子女,她回忆:"圣诞元旦父母总值班,我常独享酒店房间读书。"

大学创意写作课上,阿瓦德曾创作关于身体意象的诗歌。虽获教授盛赞,她却因恐惧失败辍学:"直到近三十岁才重拾严肃写作。"期间她当过杂志助理,以患进食障碍的虚拟人格撰写讽刺食评,在爱丁堡大学攻读童话研究硕士,最终在布朗大学(《兔子邦尼》中沃伦大学原型)及丹佛大学期间将早年的诗作发展为小说。

王尔德、简·里斯与阿特伍德(尤其《神谕女士》《可食的女人》《浮现》《强盗新娘》等哥特小说)对其影响深远。她最爱阿特伍德作品"无论深度几何总带幽默的讥诮",认为"幽默是黑暗灵魂的生存之道"。阿特伍德建议她"多喊'去他的'"——这与新作主题相契,亦暗合她与保罗·特伦布莱正起诉OpenAI未经授权使用作品的事件。虽无法详谈官司,她强调自己始终担忧AI问题,珍视"在纸上捕捉声音这一人类独有的努力"。如今她正塑造又一个声音:"正在创作的小说是个怪物"——在阿瓦德宇宙中,这句话注定藏着黑暗的双重隐喻。

《我们爱你,兔子》将于9月23日由Scribner出版社出版。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莫娜·阿瓦德的常见问题



1 莫娜·阿瓦德是谁

加拿大作家,以黑暗幽默与超现实小说闻名,代表作包括《兔子邦尼》与《胖女孩的十三种视角》,作品常探讨身份、欲望与怪诞主题



2 "我有黑暗思维"何意

指其写作擅长探索不安、奇异及心理紧张主题,常融合恐怖、讽刺与幻想来批判社会规范



3 《兔子邦尼》讲什么

讲述顶尖写作项目中研究生被一群绰号"兔子"的富家怪诞同窗卷入超现实险境的故事



4 她还有哪些作品

除《兔子邦尼》外,著有《胖女孩的十三种视角》与《皆大欢喜》



5 其写作风格为何独特

将现实主义与荒诞、恐怖及黑色幽默结合,创造既 relatable 又天马行空的故事,文风犀利机智且常令人不安



6 常见主题有哪些

女性关系、身份认同、欲望、社会压力、身体意象以及现实与幻想的模糊界限



7 作品适合所有读者吗

否,常包含黑暗、暴力或心理激烈内容,不适合敏感读者或寻求轻松故事的群体



8 获过哪些奖项

《胖女孩的十三种视角》获亚马逊加拿大首作奖,入围吉勒奖决选



9 从哪本书入门最佳

因邪典热度《兔子邦尼》是热门选择,但《胖女孩的十三种视角》能更扎实切入其主题



10 会借鉴个人经历吗

曾提及取材自写作项目经历与身体意象困扰,但故事均经过虚构化与夸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