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宠物、禁止访客、禁止音乐"——如今又新增"禁止居家办公":合租广告为何日趋严苛 | 作者:Kimi Chaddah

"禁止宠物、禁止访客、禁止音乐"——如今又新增"禁止居家办公":合租广告为何日趋严苛 | 作者:Kimi Chaddah

上周,我在合租平台SpareRoom上注意到一波广告,它们听起来不像邀请人入住舒适之家,反倒像寄宿学校的规章。有位现租客写道:"请注意——禁止临时带客、禁止播放音乐、禁止使用客厅(因其兼作卧室)"。读到这里,我几乎以为接下来会看到宵禁规定。

某些房东会严密监控租客行为,这早已不是秘密。他们制定的规则既有"禁止养宠"这类可理解的要求,也有彻头彻尾的荒唐条款:比如夜间禁用厨房、周末尽量外出,甚至因噪音禁令(包括脚步声)而限制晚八点半后使用卫生间。但如今不仅是房东,合租者自身也越来越多地为共享空间设置严苛条件。有则广告要求新舍友"不常使用厨房",并明确表示:"我进出厨房不超过十分钟,理想人选也应如此"。实在难以想象十分钟能烹制什么菜肴——或许这正是其本意。

在诸多新规中,居家办公限制尤为突出。在我每日浏览的30条合租广告中,超半数明确要求理想室友需全天外出工作。他们希望你善良友好、体贴周到——但最好别整天待在屋里。欢迎来到这个租赁市场:你花钱租下的房间,最好只用来睡觉。

"禁止居家办公"的支持者主张,这是为了维护家居环境作为休闲有序的场所,而非充斥工作电话或办公室闲聊的空间。没人愿意在客厅踮脚绕过正在开Teams会议的室友,或被迫旁听六小时电话会议。但对多数在卧室而非公共区域办公的人而言,很难理解居家办公为何成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种矛盾多半可归结为经济因素。租金吞噬的收入比例持续攀升——英格兰租户平均将36%的收入用于住房,伦敦更是高达42%。既然租金本就昂贵,按照这种逻辑,居家时间越长,消耗的公共资源就越多,账单金额自然水涨船高。《卫报》今年早前专栏就记载一例:某合租者开始统计居家办公室友饮茶的杯数(好奇的话告诉你:八杯),抱怨"烧水壶持续沸腾"。

但若将所有消耗拆解计费,底线何在?当室友的伴侣留宿几晚该如何核算?有人喜欢批量备餐又当如何?我认为这并非出于人们的刻薄或失虑——而是当万物涨价时,难免担心多开一盏灯或多烧一壶水都会导致账单数字飙升。

SpareRoom上激增的规则并非空穴来风。它折射出更广泛的集体焦虑——面对难以负担的房价、经济不稳定与人生里程碑的延迟,人们深感无力。似乎也鲜有人真正享受合租生活:近期一项针对2000名20-40岁租户的调查显示,74%的人遭遇过合租问题,包括室友霸占浴室或推高能源费用等。

因此,人们紧紧攥住对居住环境那点微末的控制权也就不难理解——用日益增长的要求筛选潜在室友,试图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开辟一丝确定性。寻找室友时,人们总想排除那些"弹性工作"或坚持预热烤箱的人。你无法改变房产市场,也难以通过与冷漠房东长达数月令人沮丧的邮件往来解决房屋霉变问题。但制定基本规则能让你重获掌控感。

与其指责热爱烹饪的室友,我们更应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入租客联盟以改善居住条件。所以在撰写下一则充满严苛要求的合租广告前,或许值得思考:问题真的出在室友身上,还是这个让租客相互对立的制度本身?

作者Kimi Chaddah为自由撰稿人。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严格合租广告的常见问题

1 合租广告中"禁止养宠/禁止待客/禁止音乐/禁止居家办公"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房东或室友不允许在共享空间饲养宠物、接待访客、播放音乐或开展居家办公

2 为何近期合租广告日趋严格?
常见原因包括保障性住房需求上升、噪音投诉频发以及合租者对私密安静环境的追求

3 这些规则是否合法?
只要不涉及受保护特征的歧视即合法,房东与租客有权制定合理的房屋规则

4 严格规则对租客有何益处?
可营造更安静、更可预测的居住环境,减少生活干扰,符合部分人群偏好

5 这些规则对租客有哪些弊端?
可能感觉受限制、削弱社交生活、增加居家办公难度、降低整体舒适度与灵活性

6 房东真能禁止居家办公吗?
若租约或房屋规则明确注明则可以,尤其当居家办公导致额外噪音、网络占用或干扰他人时

7 如何判断严格合租是否适合自己?
需考量生活方式:若重视安静作息与最小化家居社交则合适,若需要灵活性则可能不适用

8 同意此类合租前应询问哪些问题?
需明确规则执行方式、是否存在例外条款以及违规后果

9 这些规则是否有例外(如服务犬)?
是的,根据残疾法法规,服务犬通常不受"禁止养宠"政策限制,应事先与房东沟通

10 如何协商或适应严格房屋规则?
与室友或房东开诚布公沟通需求、建议折中方案,或寻找条款更灵活的合租选择

11 这些规则适用于所有租赁协议类型吗?
最常见于合租与房客协议中,即租客共同居住的租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