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几乎对一切事物都设有非营利性协会,从业余采菇到合唱团演唱乃至国际灾难援助,无所不包。最新统计显示,该国现有150万个"1901年法案协会",相当于每48人就拥有一个协会,每年还有6至7万个新协会诞生。这些协会是法国社会的重要支柱,自然满足着各地社区的需求——唯独在组织化足球领域例外。
这令人惊讶,因为法国足坛经过多年犹豫才在1932年引入职业化,按理说相关从业者本应自主掌控命运。然而在法国,几乎所有级别的俱乐部所有权始终掌握在私人、地方政府或为员工组建球队的企业手中——这种极具法国特色的传统被称为"企业足球",拥有自己的联赛和联合会。
缺失的正是西班牙、瑞典或德国那种由会员拥有并运营的俱乐部模式。或者说,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球迷团体开始以"socios"(股东会员简称)的形式组织起来,购买俱乐部股份。
现在断言这已成为法国足球的普遍趋势为时过早,因为仅有10家俱乐部加入了2023年10月成立的法国股东会员联合会。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俱乐部在法国足坛都堪称传奇。本世纪两夺法国杯的甘冈俱乐部领先潮流,其股东团体"Les Kalons"(布列塔尼语意为"心脏")拥有1.8万名付费会员。另有三家俱乐部实现部分球迷所有:两度法甲冠军、联盟杯四强球队索肖-蒙贝利亚;科西嘉岛最著名俱乐部、1978年联盟杯亚军巴斯蒂亚;以及拥有126年历史的鲁昂俱乐部。
还有五家俱乐部——尼姆奥林匹克、南锡洛林、阿雅克肖、梅斯和波尔多——正考虑让球迷参股。第六家俱乐部圣埃蒂安在名宿普拉蒂尼和拉尔凯的支持下朝此方向迈进。球迷需在9月15日前筹足15万欧元从匿名小股东手中购股,16岁以下会员仅需支付6欧元,目标很可能如期达成。
这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除甘冈这个特例外,其1.9万座球场常在小至8000人的城镇座无虚席——都面临严峻财务困境,有些甚至濒临消亡。尼姆球迷为团体取名"拯救尼姆奥林匹克集体"便说明了一切。波尔多去年八月降入第四级别联赛。巴斯蒂亚2017年跌至第五级别时,新老板费兰迪兄弟向球迷开放所有权,最低认购额仅50欧元。
通过与当地企业和市议会合作(后者现已成为股东),1800名"大众股东"围绕社区行动为核心的合作社模式重建了巴斯蒂亚。该俱乐部现已重返法乙,球迷在董事会拥有20%投票权。类似复兴也发生在索肖:创始方标致集团将俱乐部售予中国莱德斯公司后,球队陷入螺旋式下滑。2015年被联赛当局降入第三级别,八年后濒临崩溃。一群当地商人可能受巴斯蒂亚范例启发,决定请球迷协助重建。自称"Sociochaux"的支持者们筹集80万欧元避免了俱乐部清算,如今会员已达1.1万人。
在主席马蒂厄·特里克洛带领下,Sociochaux筹集的资金拯救了俱乐部。这场运动折射出法国职业足球更宏观的困境:长期入不敷出,依赖可疑的外国投资者救急,如今主要收入来源转播权又陷入不确定性。
当所有努力都失败后,俱乐部终于转向那个永远以球队为重的群体——球迷。他们被售予的股份所对应的,本就是他们情感中早已认定的归属,即便其后常被忽视。但新晋股东会员不这么看。他们谈论着重拾与渐行渐远的机构之间的联系,也在日益分化的社会中重建与社区同胞的联结。正如45岁的Sociochaux成员玛蒂尔德对《解放报》所言:"这是与可能持有不同政见的人们共同构建事业,此类空间如今弥足珍贵。"
这并非朴茨茅斯或皇家奥维耶多那种因财务需求驱动的孤立案例,而是根植于肥沃土壤、契合法国集体行动传统的真实趋势——堪称艰难时局中的希望之光。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法国足球俱乐部"股东会员万岁"运动与球迷所有权的常见问题清单
基础通用问题
问:"Vive les Socios"含义是什么?
答:这个法语短语意为"股东会员万岁",赞颂球迷成为俱乐部财务持有者的运动浪潮
问:什么是球迷股东(socio)?
答:指持有俱乐部股份或会员资格的球迷,不仅享有观赛权,更获得财务权益及俱乐部运营话语权
问:为何法国俱乐部现在转向球迷所有权?
答:因管理不善、联赛降级或疫情等经济冲击,许多俱乐部陷入财务危机。传统投资者稀缺,促使俱乐部转向最忠诚的资产——球迷
问:这与巴萨/皇马模式相同吗?
答:高度相似。法国正将这种经西班牙验证的模式应用于中小俱乐部,以确保其生存与社区根基
优势与动因
问:成为股东对球迷有何益处?
答:包括重大决策话语权、投票权、商品门票优惠、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及拯救所爱俱乐部的自豪感
问:俱乐部能获得什么?
答:获得维持运营的关键资金,更重要的是构建稳定 passionate 的财务基础——相比单一富豪 owner,数千球迷更不易在困境中抛弃俱乐部
问:这会增强俱乐部财务稳定性吗?
答:长期来看确实。虽不及亿万富翁的巨额注资,但通过数千小额贡献者形成多元化可持续收入源,降低对个人意志的依赖性
操作与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