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挑战极为艰巨,途中遭遇了无数挫折。米里亚姆·佩恩和杰斯·罗经历了酷暑与寒夜,忍受着疼痛的水泡和盐渍疮的折磨。她们面临多次设备故障——甚至用内裤修复关键装备,还曾因好奇的马林鱼在船底游弋可能刺穿船体而经历惊险时刻。
这对组合从秘鲁划船前往澳大利亚,横跨太平洋的八千英里航程已完成三分之二。虽然精疲力尽,她们依然享受着这段经历。在黎明换班时(夜间采用两小时轮班制),罗通过卫星电话向《卫报》坦言:"说实话我非常疲惫。换班醒来实在太难了,甚至听不见闹钟声响——闹钟要持续10到15分钟,最后只能由划船的人叫醒另一人。这很艰难,但除了睡眠不足之外,我们非常享受。"
28岁的汉普郡姑娘罗与26岁的东约克郡姑娘佩恩都是经验丰富的大西洋划手。她们在拉戈梅拉岛的"蓝马林鱼"酒吧相识——这个加那利群岛上的海洋冒险家聚集地,正是她们策划太平洋远征的起点。若成功完成旅程,她们将成为首支无支援、不间断划船横渡太平洋的全女性双人组合。
出海百余天后,预计还剩60天左右航程。罗表示:"剩余距离相当于横渡大西洋的里程。既然都有过横渡经验,我们就互相打气:没关系,就当再划一次大西洋罢了。"
与预期中持续风暴和巨浪的景象相反,太平洋时而平静得出奇。罗形容划船如同冥想,在360度绝美海景、星空与壮丽日落中进入韵律节奏。
数月筹备包括寻获并改装30英尺长的"Velocity"号船只,以及真空封装数百份餐食。营养摄入至关重要——每日需5000卡路里。在厌倦冻干食品后,她们格外想念新鲜果蔬,尤其渴望芒果与胡萝卜。
电力供应也是挑战。太阳能板供电有限,她们曾用卡尔文·克莱因内裤替代海水淡化器丢失的滤芯。稳定电力与淡水成为她们最期待回归陆地的原因。
尽管困难重重,两人相处融洽。罗强调:"事前可以充分准备和相处,但真正出海后什么都是未知。幸运的是我们都性格随和,互相倾听,甚至已经在计划完成后的共度假期了。"(本站受到Google reCAPTCHA保护,适用谷歌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
后续报道:
每四天她们会跳入海中清洗船体以保持流线型。这竟是她们最期待的舒展时刻——之后用淡水冲洗并换上干净衣物,堪称奢侈享受。船上没有卫生间,她们使用水桶并直接倾倒入海。
除马林鱼外,她们还见过抹香鲸和众多鲨鳍。一位"搭便车"的乘客——很可能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蓝脸鲣鸟也曾到访。船尾发光的磷光景象更让她们百看不厌。
她们为Outward Bound信托基金会筹款,且对出发后的世界大事一无所知。佩恩表示:"这其实很美好。世间似乎总是坏消息不断,尤其是最近几年。偶尔也会好奇外界动态,但这种数字排毒式的彻底失联令人神清气爽。"
她期待再次踏上陆地:"走路所需的肌肉已有些萎缩,能换种方式运动会很棒,不过我们依然强壮。"被问及如何坚持时,佩恩说其实别无选择:"停止划船就会随波逐流。必须持续划桨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只是坚持前行。"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英国双人慈善划船项目的常见问题清单,力求清晰实用:
基础问题
问:划船者是谁?
答:来自英国的詹姆斯·凯什与奥利弗·道-莱恩正为慈善事业尝试划行8000英里横跨大西洋与太平洋。
问: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答:主要目标是完成8000英里航程,为英国红十字会与AHOY中心(通过帆船划艇帮助弱势青年的慈善机构)筹集资金与关注。
问:当前进度?
答:已成功跨越大西洋,整个8000英里挑战已完成超三分之二。
问:8000英里是什么概念?
答:约等于从伦敦到孟买的往返距离。
问:如何捐款?
答:可通过官方筹款页面捐赠,搜索"Were just keeping going donation"即可找到平台。
深度问题
问:航行路线?
答:分两阶段:先横渡大西洋,再从加利福尼亚划至夏威夷跨太平洋。
问:如何解决食水与睡眠?
答:自带全部食物,用水maker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采用短时轮睡制,确保始终有人划船值守。
问:主要危险?
答:包括巨型风暴、大浪、大型船只碰撞风险、极度疲劳及持续划桨带来的身体损伤。
问:船只类型?
答:专用远洋划艇,配备自扶正功能与小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