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世界,我们曾深谙暗黑博弈之道,尤其在冷战时期。如今我们却将灰色地带战术与混合战争的主导权让予俄罗斯,使其在虚假信息战中占据上风。欧洲对规则秩序的恪守,或许正成为民主制度的阿喀琉斯之踵。
柏林空运的往事折射出我们昔日的娴熟技艺与今日的荒疏。冷战始于柏林亦终于柏林——从1948-49年的空中走廊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空运行动,在斯大林试图驱逐西方盟国后维系了柏林生存。与此同时,西方通过RIAS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的前身)等宣传渠道,借助文化项目提升软实力:英国人在废墟中上演莎翁戏剧,美国人通过图书馆与课程开展教育项目。
然而最具威力的当属信息操控。盟军空运耗资折合现今近30亿美元,需要精心编织叙事争取公众支持。那个至今仍被广泛采信的故事宣称:柏林遭陆路封锁,妇孺面临饥荒威胁。
但历史真相是:空运存在,封锁子虚乌有。英国国家档案馆1948年文件显示,外交部明确记载"柏林封锁并非围城",德国人仍可进出获取食物。而当时媒体却推动着"航空力量人道主义救援的轰动叙事"。美国国务卿马歇尔通过电报强调"最大限度利用当前宣传优势",坚称苏联应对"平民饥荒威胁"负责。这个精心编织的故事如此成功,竟成为延续至今的冷战迷思,仍是英国课堂教材内容。
1948-49年误导公众是否正确?当然不。但此举是否赢得英美全面支持?确实——它甚至助杜鲁门在当年11月意外连任。
此后我们习得与遗忘些什么?欧洲民主国家以比俄罗斯(及美国)更诚实自诩,坚信透明、事实与证据能建立信任。西方媒体必须超越谣言与机器人账号,俄罗斯的行径本就足够骇人无需夸大。
但我们的战略本可更强硬。我们在信息战中节节败退,只因冷战时期依赖的手段——许多源自空运时代——正逐渐失效。面向东欧的广播电台与通讯社面临威胁:特朗普曾试图切断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经费;英国大臣因削减文化协会等软实力项目经费被批"玩忽职守";德国歌德学院也遭遇资金缩减;美国2016年成立的全球接触中心今年初被特朗普关闭。
欧盟对外行动署、东欧战略传播工作组等机构更侧重监测威胁而非主动出击。正如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警告:西方未能制定有效反制方案,也未能加强公众传播以对抗俄罗斯虚假宣传。
俄罗斯不仅在欧洲,更在全球南方赢得人心。通过网络水军、黑客攻击、深度伪造和假新闻(如乌克兰脏弹生化武器论),他们在西方丧失道德权威的地区左右舆论。普京称西方战术是"危险、血腥、肮脏的游戏",但这恰是其自身行为的投射。
真正的暗黑博弈应是怎样?它需要当年西方直面斯大林时的决断与勇气——并取得胜利。它意味着像欧盟2022年封禁俄罗斯宣传机构"今日俄罗斯"与"卫星社"般果决,或如美军网络司令部2018年打击俄罗斯网军"互联网研究局"般精准。它需要与黑客行动派合作——我们鲜少听闻西方对俄网络战成功案例,或许因其行动更为隐秘。
对局势升级与关键设施遭报复的忧虑情有可原。但当俄罗斯派遣侦察无人机试探欧洲边境时,我们却沉溺于忧思而非反击。
自空运时代——当美英首次在和平时期向欧洲倾注资金、信息力量与军力——以来,我们丧失最严重的是锐气。当年以惊人韧性直面斯大林,构建强大叙事(纵非完全真实)。变得诚实固然可贵,但丧失斗志实不可取。如今太多人似乎已疲惫幻灭,无力捍卫民主制度优势。
这正是俄罗斯能在(虚假)信息领域自信宣称"我们正在取胜"的根源。
约瑟夫·皮尔逊系历史学家,任教于柏林巴伦博伊姆-萨义德学院与纽约大学。其著作《空中走廊》已在英国出版,北美版《甜蜜胜利》将于12月面世。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以自然对话形式呈现的常见问题清单:
初级问题
1 "西方曾垄断暗黑博弈"是何意?
指西方各国长期被视为最擅长运用激进手段——如间谍活动、宣传攻势与政治操纵——来实现国际目标
2 莫斯科目前如何反制西方?
俄罗斯正更有效地运用这些手段:通过网络攻击、社交媒体散播虚假信息、政治干预,以及将能源供应武器化,常令西方民主国家措手不及
3 能否举例说明?
典型例证包括2016年干预美国大选,俄方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分裂性内容及黑客邮件影响舆论;另以欧洲对俄天然气依赖作为政治施压工具
4 西方为何放任这种情况?
民主政体因法律约束、公众监督与新闻自由而反应迟缓;俄罗斯等威权国家则不受这些限制,在灰色地带冲突中占据先机
中级问题
5 俄罗斯哪些特定暗黑战术是西方未采用的?
俄方尤为擅长:
·混合战争:将常规军事与网络攻击、虚假信息、资助极端组织结合
·相互依赖武器化:利用全球经济联系反制他国
·合理推诿:通过代理方或难以溯源的方式展开行动
6 西方战略中被俄方利用的主要弱点是什么?
俄罗斯利用西方开放社会的政治分歧与数字基础设施依赖,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既有社会矛盾,促使民主国家内耗
7 西方不也在使用这些手段吗?差异何在?
是的,西方国家仍在进行间谍与网络行动。关键差异在于规模、意图与克制程度——俄罗斯的行动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