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容易感伤的人来说,观看最后一部《唐顿庄园》电影或许需要做些心理准备。每个瞬间都带着苦乐参半的意味——既是对心爱角色的告别,也是对这座在变幻世界中始终如一的宏伟庄园的告别。当这部ITV剧集于2010年开播时,生活是否显得...更简单些?伊丽莎白·麦戈文是否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毕竟她饰演的科拉夫人如今正与丈夫格兰瑟姆伯爵一起退居二线,在1930年代曙光初现时将庄园交给年轻一代掌管。
"才不是!"麦戈文突然提高的声调打断了我的怀旧思绪,"事实上我正兴奋地迎来事业上收获满满的新篇章。"除了再次扮演科拉,她还创作了舞台剧《艾娃:秘密对话》,在其中饰演好莱坞传奇女星艾娃·加德纳。该剧2022年在伦敦首演后,将巡演至纽约、芝加哥和多伦多。同时她还在筹备一张民谣风格的新专辑。"我感觉自己才刚刚起步,"我们在她伦敦公关公司的办公室见面时她这样说道。初见时,娇小优雅的麦戈文显得弱不禁风,但若因此低估她就大错特错了——这位女演员骨子里透着桀骜不驯的独立精神。
"我从不孤注一掷。随时可以抽身离开。很多年轻女性没这么幸运。"
拍摄《唐顿庄园:最终章》并非没有触动。"作为电影人,我们根本无需刻意酝酿情绪——这些角色早已融入我们的生命,"她说道。麦戈文最初担心玛吉·史密斯的缺席(这位饰演毒舌老伯爵夫人的传奇演员去年离世)会造成难以填补的空缺。但她坚持认为,史密斯的气息依然无处不在。"每个房间,每次对戏,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很奇妙,仿佛她从未离开。她的缺席反而让故事流畅推进,不必再为她的戏份停顿,而她所代表的精神始终在场。"
《唐顿庄园》的女性角色——无论是强势的玛丽小姐还是充满活力的厨娘黛西——都展现出令人耳目一强的坚韧。科拉虽然常以温柔贤惠的形象示人,靠着美国嫁妆支撑庄园运转,却似乎少了这份韧性。扮演这样的角色会感到沮丧吗?"有时候确实如此,"麦戈文承认,"作为现代女性,很难完全理解那个时代的束缚。"她是否曾争取为科拉增加自主性?"我确实希望她能有更精彩的故事线,但若赋予她更多政治或社会影响力,就违背历史真实性了。"
然而科拉代表了一种令人振奋的美国形象——这位犹太移民之女用新财富和进步思想撼动了英国贵族体系。若《唐顿》设定在当代,她或许会成为逃离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富豪自由派,就像艾伦·德杰尼勒斯那样。在英伦生活32年的加州人麦戈文,对故国政坛现状深感忧虑。
"这种局面必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她沉思道,"绝非凭空出现。"但永远乐观的她补充说:"过程会很痛苦,但自由国度的历史底蕴不会轻易消失。 peacefully守护我曾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麦戈文在好莱坞早年得志。1980年她凭借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凡夫俗子》出道,次年便以《拉格泰姆舞曲》获得奥斯卡提名。随后她又与罗伯特·德尼罗联袂出演塞尔吉奥·莱昂内的《美国往事》。
"起初我觉得'这行没传说中那么难',"她微笑着回忆,"后来才明白维持事业有多艰难。早期我只是脚踏实地,一部接一部拍戏,像同龄人那样慢慢成长。多年后才懂得长青有多不易。"
非演艺世家的麦戈文(父母都是教师)虽自幼热爱表演,却从不追逐名利。这种心态让她在尤其苛待年轻女性的娱乐圈得以自保。"正因没有孤注一掷,我总能潇洒转身。很多女性缺乏这种选择权,我是幸运的。"
她也亲眼目睹成名的代价:"我虽主动规避,但名声会侵蚀真实的亲密关系。你成了抵押品——整个人被商品化,这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早期她常扮演女友或完美妻子角色。"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以男性视角叙事,"她指出,"这种惯性思维根深蒂固到观众都浑然不觉。最初我也没意识到。我的工作就是满足男性对理想女性的幻想,从未质疑过。"
1994年喜剧《爱情礼赞》中,布拉德·皮特饰演她男友。如今她打趣说,即便两人仅差三岁,现在自己大概率会被安排演他母亲。"社会期待不该定义我们,"她说,"我常这样教导女儿。我们可以自主思考。我向来特立独行。"
当我提及好莱坞鲜少接受灰发女星时,她略显激动。这是政治立场的宣示吗?"不尽然。但同龄女性总被追问这个问题,实在令人沮丧。该改变的是社会观念。"
麦戈文始终走自己的路。她离开好莱坞定居伦敦,与导演丈夫西蒙·柯蒂斯(《唐顿庄园》导演)组建家庭。四十多岁时组建乐队"Sadie and the Hotheads"发行专辑。"我提醒自己,作品有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五十多岁时,她被艾娃·加德纳的独立精神吸引,创作了关于这位女星的舞台剧。如今六十多岁的她正在创作剧本(虽不肯透露细节),"这是我的新执念。写作让我兴奋。"对她而言,这也是为年长演员创造有意义角色的方式。当然这条路还很长...
---
(注:原文最后一句不完整,故保留未译)
当被问及现状是否有所改善时,她回答:"至少我没感觉到。"
[图片说明:伊丽莎白·麦戈文与亚伦·科斯塔·加尼斯在纽约出演《艾娃:秘密对话》,尽显独立精神。摄影:杰夫·洛奇/美联社]
她特别欣赏近期剧集《为性而死》,其中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演一位四十多岁绝症患者,在生命尽头探索情欲。"如此有力的女性叙事。虽非讲述我同龄人的故事,仍令我振奋。"为何这类题材稀缺?是否因社会对老年女性情欲感到惊诧?"我想确实如此。但除了坚持活出自我、拒绝接受这些桎梏,我们别无选择。"
若说这需要些勇气,回报显然值得——麦戈文其人其事便是明证。"这是日复一日专注于真正重要之事的修行。我不责怪任何人安于现状,但那绝非我的选择。绝不。"她笑道,"想都别想。"
注:《唐顿庄园:最终章》将于9月11日在澳大利亚上映,9月12登陆英美院线。《艾娃:秘密对话》在纽约城市中心的演出持续至9月14日。
常见问题
### **关于伊丽莎白·麦戈文:《唐顿庄园》、早期成名经历与布拉德·皮特合作**
#### **一般问题**
**问:伊丽莎白·麦戈文说自己的角色是"实现男性幻想"意指什么?**
答:她反思早期好莱坞常将女性塑造成理想化、浪漫化的形象,旨在迎合男性观众,而非刻画复杂真实的角色。
**问:她具体指哪个角色?**
答:虽未特指,可能包括《拉格泰姆舞曲》和《怀胎九月》中"梦中情人"类角色。
**问:《唐顿庄园》与早期角色有何不同?**
答:科拉·克劳利是多层次发展的角色,不同于早期单一维度的"幻想"形象。
---
#### **职业生涯与早期成名**
**问:她的突破性角色是?**
答:1980年《凡夫俗子》崭露头角,1981年《拉格泰姆舞曲》获奥斯卡提名后广为人知。
**问:她享受早期好莱坞成名吗?**
答:她感激机遇,但坦言曾为行业对女性的刻板期待所困。
**问:为何从好莱坞转向英剧?**
答:寻求更有深度的角色,《唐顿庄园》提供了当时好莱坞剧本缺乏的层次感。
---
#### **与布拉德·皮特合作**
**问:两人何时合作?**
答:1994年浪漫喜剧《爱情礼赞》饰演情侣。
**问:合作感受如何?**
答:她称赞皮特天赋过人,即便成名前也谦逊专业。
**问:她预见到皮特会成为巨星吗?**
答:她表示当时已看出这位年轻演员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