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贝鲁或许认为,在9月10日全国大罢工和艰难预算季开始前,对其少数派政府发起议会信任投票是战略之举。这位法国总理似乎选择了某种政治自毁道路,而非重蹈前任去年12月被议会罢免的覆辙。预计9月8日分裂的议会将否决其动议,使本已暗流涌动的政治僵局演变为全面的治理危机。
由戴高乐于1958年设计的第五共和国宪法,本欲确保强有力行政权与协作性立法权,如今却再难产生稳定政府。若缺乏系统性变革,法国将面临长期政治瘫痪。与此同时,这个国家似乎无力解决持续财政危机——此事已开始引发金融市场警觉。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上周未排除向IMF求援的可能性,尽管在投资者焦虑后迅速改口。
若这位资深中间派总理如预期被迫下台,总统马克龙将难有坦途实现政府稳定、通过预算削减巨额赤字,或守护其供给侧经济学与养老金改革的自由主义政治遗产。他或可任命新总理(两年内第四任),但无迹象表明法国各党愿就可行预算达成妥协;也可解散议会举行大选(三年内第三次),但结果恐与去年仓促选举同样模糊——那场选举最终事与愿违。
极右翼民粹主义者在欧洲议会选举斩获颇丰后,马克龙曾寻求选民"明确授权"。然而立法选举反而使国家陷入更深的混乱,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让-吕克·梅朗雄领导的激进左翼联盟、马克龙自己的中右翼阵营,以及马琳·勒庞的国民联盟。
2027年结束第二任期后无法连任的马克龙,已排除辞职并触发提前总统选举的可能。这位47岁曾极具魅力的总统何以陷入如此困境?他与贝鲁似乎双双误判了民意与议会动态,原以为国民联盟或中左翼社会党会为避免再次选举而支持政府——前者因勒庞因欺诈罪被禁参选,后者因恐失席位。但两党均不愿支持这位不受欢迎的总理,其解决财政短缺的方案包括取消两个公共假日并冻结公共支出。
贝鲁赌注通过强调法国日益加剧的债务危机,可以说服公众和政治领袖接受严厉措施。匿名组织"全面封锁"利用民众对这些提案的愤怒,呼吁下周三举行罢工示威使国家停摆,企图重燃2018年抗议碳税的草根"黄马甲"运动精神。尽管部分行动号召源自极右翼社交媒体账号,梅朗雄仍支持封锁运动以迫使马克龙下台。目前公众情绪仍阴郁多疑,但尚不清楚工会化的公共部门雇员是否有耐力维持长期罢工。
法国面临严重债务危机,却仍每年持续投入数十亿欧元企业补贴。社会党正将自身塑造为替代贝鲁或提前选举的建设性选项,其领袖奥利维耶·富尔建议总统任命社会党总理实施"反向预算":对最富裕群体征收财富税、叫停2023年养老金年龄上调、削减福利税,以及比贝鲁提案更温和的公共支出削减。尽管马克龙坚决反对此方案,仍鼓励中间派盟友与社会党接触,以期争取其支持或加入政府。
中间派领导人建议总统避免再次选举,否则国民联盟很可能以牺牲他们为代价获得更多支持。但法国各政党既缺乏德荷两国谨慎协商立法妥协的传统,也没有意大利暂时支持技术官僚政府实施艰难必要改革的惯例。
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只会助长民族主义反移民右翼势力,进一步削弱疲惫主流政党的公信力。随着有毒社交媒体回声室和日益壮大的极右翼媒体格局(类似美国模式)不断放大对犯罪、移民和伊斯兰教的恐惧,勒庞与其门徒巴尔德拉似乎离掌权越来越近。
保罗·泰勒为欧洲政策中心高级访问研究员。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从阅读标题或文章者视角生成的相关常见问题列表
初级问题
问:法国政府濒临崩溃意味着什么?
答:这意味着马克龙总统领导的执政党已失去议会多数席位,导致新法律和预算难以通过,引发政治僵局和不稳定。
问:勒庞是谁?
答:马琳·勒庞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袖,多次参选总统,是反对欧盟和传统移民政策的重要政治人物。
问:她如何成为唯一赢家?
答:虽然其政党未直接赢得选举,但获得议会最多席位,成为第一大党,从而拥有阻挠政府议程的重大权力,尽管尚无法独自组阁。
问:为何此刻发生危机?
答:这是马克龙总统在其政党欧洲选举惨败后突然召集议会选举的结果,投票直接反映了公众对其领导力的不满。
进阶背景问题
问:导致马克龙失败的具体政策或事件有哪些?
答:常见原因包括:民众对生活成本高昂的不满、提高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其与普通民众脱节的印象,以及对移民和安全问题的担忧。
问:若勒庞政党席位数最多,为何不能直接出任总理?
答:任命总理并组建政府需要国民议会绝对多数席位。勒庞政党未达到此数目,导致法国陷入无明确执政集团的悬浮议会状态。
问:什么是"共治"?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吗?
答:共治指总统被迫任命对立政党人士出任总理。若形成反对勒庞的联盟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这会导致紧张复杂的权力分享安排。
问:对欧盟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答:极右翼政党在法国掌权或获得重大影响力,可能削弱欧盟决策效率,挑战欧洲一体化进程,并鼓励其他成员国疑欧势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