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与金属音乐人分享他们心目中最为骇人的音乐创作,其中一位提及曾有一群修女坚信自己被恶魔附身。

哥特与金属音乐人分享他们心目中最为骇人的音乐创作,其中一位提及曾有一群修女坚信自己被恶魔附身。

科西·范尼·塔蒂
伯纳德·赫尔曼——《谋杀》(1960)
我确实喜欢恐怖音乐,但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是希区柯克《惊魂记》中浴室场景的配乐。这段画面我反复观看多次,即便熟知剧情走向,利刃刺击与赫尔曼音乐的叠加始终令我心神不宁。

近期我曾沉迷日韩恐怖片,后来因心脏不适不得不中止观看。但这些影片带来的冲击力,远不及《惊魂记》的浴室场景。当音乐与视觉画面结合,不仅强化了听觉体验,更调动多重感官。放任自己跟随导演对声音的诠释,会让人持续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种对未知的等待才真正令人恐惧。

斯蒂芬·奥马利,Sunn O)))乐队
Abruptum——《邪恶》(1991)
1992年我从朋友奥丁手中购得这张声名狼藉的七英寸唱片——他是美国最早在自家客厅经营黑金属DIY唱片发行的人。当时我们完全不了解这张唱片,甚至不确定该用33转还是45转播放。这是充满痛苦与折磨的混沌癫狂之作,即兴演奏的毁灭/黑金属。关于已故团长托尼·萨尔卡(绰号IT)的传闻甚嚣尘上,部分后来被工程师丹·斯瓦诺证实。当年我们听说这是名为IT之人在录音室受电刑折磨的实况录音。

黑金属走向大众时常遭非议,但我认为光明下的黑暗更为深邃——当今主流世界的扭曲程度,早已超越九十年代初那些地下音乐的阴暗境界。

艾米·沃尔浦,Witch Fever乐队
Sloppy Jane——《耶稣与你的客厅地板》(2021)
我被Sloppy Jane在洞穴录制的专辑《麦迪逊》吸引。虽然《耶稣与你的客厅地板》允许多重解读,但我认为它关乎孤独与死后被铭记的渴望。歌词中既有怪诞的死亡描述,也有塑料马这类日常意象。

16岁前我一直在灵恩派基督教会(实质是邪教)长大,因此对宗教主题深有共鸣。这首歌于我具有宣泄作用,本质是叙事民谣却笼罩着黑暗、哥特与悲伤,我痴迷这种奇特的地下气质,至今反复聆听。

斯蒂芬·马林德,卡巴莱伏尔泰乐队
亨利·布莱尔——《火花的神奇钢琴》(1947)
这是系列音乐短剧中的一部,讲述小男孩火花学习钢琴的故事。我在五岁时听到这张已发行十余年的唱片。BBC曾在周六早晨播放《儿童金曲》,那些四五十年代的新奇旋律在成人看来童趣盎然,于我却是深度不安的根源,至今仍会引发类似创伤后应激的反应。

《火花的神奇钢琴》让我既着迷又恐惧。当火花母亲离开房间,钢琴就会通过早期声码器Sonovox与他对话。这激发了我对声音操控的持久兴趣,但五岁的我坚信有个男孩被永远困在了钢琴里。

TheOGM,Ho99o9乐队
赫比·汉考克——《涂抹她的唇》(《死亡愿望》原声带,1974)
父亲是动作片迷,我幼时便看过《死亡愿望》。我们生活的都市环境与影片中的纽约相似,帮派横行、抢劫入室屡见不鲜,因此极易代入剧情。于我而言,这种现实恐惧远胜《月光光心慌慌》或《猛鬼街》。

后来我接触到原声带,单独聆听时更觉寒意彻骨。汉考克虽是天纵奇才,但我更钦佩他四两拨千斤的功力——轻巧的军鼓、极简合成器、回声或弦乐片段,都能营造出黑暗氛围,仿佛被人尾随,让人下意识握紧手袋或提前掏出钥匙。

塔季扬娜·什梅卢克,Jinjer乐队
阿加莎·克里斯蒂乐队——《无人之鸦片》(1994)
儿时恐怖动画或电影从未吓倒我。但在兄长引荐接触摇滚乐后,某个冬日午后趁父母上班,我听到这首俄语暗潮作品。它更偏向哥特忧郁而非直白恐怖,但歌词极其阴暗:“我用鞋油涂抹黑唇...星辰向我闪耀,地狱显得诱人”,接着是“杀了我,杀了你,一切无法改变”。

九岁的我无法理解其中深意,却在脑中构建出诡异画面。我生于俄罗斯长于乌克兰,九十年代这些地区的音乐充满阴郁色彩。如今我定居加州,所有朋友都已离开乌克兰,与母亲通话时背景常传来轰炸声。

泰勒·莫姆森,the Pretty Reckless乐队
约翰·威廉姆斯——《大白鲨主题曲》(1975)
初看《大白鲨》时约十岁,若没有威廉姆斯的主题曲,这部电影将黯然失色。在我心中这是终极恐怖主题——两个音符配合强度变化,构筑出令人窒息的张力。你能感知危险逼近,这两个音符恰似鲨鱼思维的原始纯粹。

与僵尸怪兽电影不同,鲨鱼袭击是真实存在的威胁。我热爱游泳,曾在缅因州住所的海中畅游数小时。当这段旋律在脑中响起,若有东西擦过脚踝,你会瞬间恐慌:“有鲨鱼!”

威廉·冯古尔德,Creeper乐队
尼克·凯夫与坏种子乐队——《斯塔格·李》(1996)
二十多岁时我把《谋杀歌谣》专辑带回家,室友因恐惧要求关掉这首曲子。《斯塔格·李》虽源自美国民谣,却已面目全非。它充满直白描写,可怕之处在于反派是真实人类。凯夫完美化身杀人狂角色,歌词中“我爬过五十个美穴只为那个胖子的屁眼”的暴力语句,在当下可能比当年更具冲击力。如同经典恐怖片,这首歌让你屏息难安。我们常与万圣节主题的暗黑乐队同台,但没有任何作品能如此真实地令人战栗。

卡西·布鲁金(又名Cassyette)
埃塞尔·该隐——《堕落者》(2025)
埃塞尔·该隐(本名海登·安赫多尼亚)偶然出现在我的Spot推送,逐渐渗透所有歌单。《堕落者》是我听过最骇人的当代音乐,与她早期作品大相径庭。整张专辑采用极简层次的嗡鸣音乐,每个声响都被刻意延展,令人如坐针毡。

初听时心情复杂——它确实令人毛骨悚然,但音乐中贯穿着罪恶与救赎的旅程,引发深层情感共鸣,近乎暴露疗法。《拉拽嗡鸣》让我联想到挚爱美剧《美国恐怖故事》,其中包含最诡异的祈祷式吟唱。我热爱这张专辑,却因太过恐怖至今未能完整聆听。

杰米·斯图尔特,Xiu Xiu乐队
迪亚曼达·加拉丝——《尖叫X》(1996)
二十多岁时朋友推荐了加拉丝与齐柏林飞艇成员约翰·保罗·琼斯的合作专辑。封面上他驾驶经典跑车,而她持刀俯身引擎盖,眼神狂乱。这个画面促使我去听她的音乐。于我而言,她是最具冲击力的音乐家,《尖叫X》则是其最令人胆寒的作品——完全无伴奏的现场录音,野性难驯。

如此撕裂灵魂的人声表演竟在观众面前完成,令我震惊。很长时间里我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声音。最近我在健身房播放这首——在登山机上听这个实在怪异。

迪亚曼达·加拉丝自述
伊安尼斯·泽纳基斯——《迈锡尼-阿尔法》(1978)
这是泽纳基斯用自创UPIC电脑系统将手绘谱转化为电子音乐的首部作品。作为希腊抵抗运动成员,他因弹片导致面部重伤并多次入狱。他的音乐充满锋芒,演奏难度极高且极具开创性。

《迈锡尼-阿尔法》的原始力量瞬间吸引了我。我将作曲家视为驾驭音乐如投掷鱼叉的战士。当时我正在创作首批人声作品,已表演过《持牛排刀的狂野女人》,这部作品印证了我的探索方向。实验性歌手需要掌握丰富的嘶吼技法,而《迈锡尼-阿尔法》正是创作指南。

迈锡尼人是希腊精锐武士阶层,以战略无敌与独眼巨人般的建筑闻名。《迈锡尼-阿尔法》的恐怖程度,正如谱写它的那双无形巨手。

萨德·桑切斯,LA Witch乐队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卢丹的魔鬼》(1969)
这部波兰作曲家的歌剧改编自赫胥黎同名著作,讲述17世纪真实事件:修女群体集体癔症,坚信被恶魔附身,最终导致公开驱魔与火刑。

故事本身已足够骇人,而音乐完美捕捉了这种恐怖,尤其呈现主角修女陷入疯狂的过程。作品巧妙运用管风琴、长笛、人声、合唱团,辅以诡谲笑声等怪异音效。尽管以德语演唱且令人不安,却具有惊心动魄的美感,能真切感受这些女性的绝望与情绪起伏。

斯宾塞·查纳斯,Ice Nine Kills乐队
约翰·卡朋特——《万圣节》原声带(1978)
就对恐怖电影的影响而言,卡朋特的《万圣节》配乐与《大白鲨》《惊魂记》并列经典。最初无配乐的版本反响平淡,卡朋特忆及福克斯高管曾说“这电影毫无恐怖之处”,加入音乐后同一位高管盛赞其出色。

与赫尔曼《惊魂记》或曼弗雷迪尼《十三号星期五》的管弦乐不同,《万圣节》配乐极简到仅用合成器却深植不安,唤起对未知的恐惧或厄运将至的预感。

塔基娅·里德,Divide and Dissolve乐队
肖斯塔科维奇——《C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1960)
幼时父亲常在家中播放这首曲子,令我恐惧。多年后得知肖斯塔科维奇在1960年参观遭二战轰炸摧毁的德累斯顿后,三日完成此作——他被种族灭绝与法西斯的恐怖淹没。我终于明白儿时的恐惧源于感知到了他音乐中的惊骇。这首作品充满强烈动态与能量,令人落泪。至今它仍使我感动与不安,而这正是其力量所在。

约翰内斯·埃克斯特伦,Avatar乐队
白鸟敏夫——《姆明》原声带(1990)
童年时我总被恐怖事物吸引,如迈克尔·杰克逊《颤栗》的僵尸群,《亚当斯一家》与《芒斯特一家》的音乐都令我着迷。但最让我恐惧的是芬兰姆明书籍的日本动画改编版,这实质是儿童恐怖作品,出现名为格罗克的阴冷幽灵,带着诡异笑容散发寒气。作者尊重儿童智慧,通过这个形象探讨孤独与失去。

其音乐功能类似《大白鲨》主题——深沉的低音预兆危险降临。如今合成音色虽显过时,却让幼年的我胆战心惊。曾经令人恐惧的,终将变成刺激体验。

(以下为平台信息及常见问题解答,按原文结构保留)


常见问题解答
基于您提供的素材,以下是关于哥特与金属音乐人讨论恐怖音乐的常见问题解答:



基础入门类问题



1 这份恐怖音乐清单是什么?

这是知名哥特与金属音乐人亲自挑选的、他们认为最令人恐惧或不安的歌曲/专辑合集。



2 为何哥特/金属音乐人会觉得音乐恐怖?

即使创作激烈音乐的音乐人,也会被引发原始恐惧、心理不适或邪恶氛围的声音所震撼,这与普通人的感受机制无异。



3 关于修女的故事是什么?

有位音乐人提及某段修女表演的乐曲或圣歌极其强烈,导致部分修女在演唱时相信自己已被恶魔附身。



4 可以举例清单中可能出现的歌曲吗?

虽然未提供完整列表,音乐人可能推荐诸如潘德列茨基不和谐古典乐《广岛受难者挽歌》,或Coil乐队早期工业专辑《马刨转轴》等作品。



深度进阶类问题



5 beyond喧嚣与沉重,音乐令人恐惧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真正的听觉恐怖常源于无调性、不和谐音、非常规节拍、诡异采样、心理恐怖主题歌词,或弥漫的恐惧氛围。



6 这类音乐只是为了吓人吗?

并非如此。对许多创作者与听众而言,这是探索人性阴暗面、在安全空间直面恐惧、或体验声音引发复杂情感的方式。



7 新手如何循序渐进欣赏这类音乐?

可从入门乐队入手,如黑色安息日(厄运riff)或快乐小分队(深沉忧郁),再逐步接触暗氛围、噪音或嗡鸣金属等更具挑战的类型。



8 黑暗音乐与真正恐怖音乐的区别?

黑暗音乐可以悲伤、激烈或愤怒,但仍可能具有旋律性;而恐怖音乐旨在引发本能恐惧与心理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