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电视已超过2500次,不过你大概认不出我。

我上电视已超过2500次,不过你大概认不出我。

我从小就是个电视迷。在巴斯长大的童年时期,我如饥似渴地追看《神秘博士》等剧集,迫切想了解节目制作背后的奥秘。十六岁那年,我鼓起勇气向学校职业顾问吐露想进入电视行业的梦想,她却笑着告诉我电视圈只招收大学毕业生,建议我去零售业找工作。深受打击的我无奈去了超市打工,却意外发现公司有企业宣传片预算,最终竟负责起培训视频的导演和制片工作。

1998年,我在科幻杂志上看到《奥顿》(《神秘博士》衍生剧)招募无偿群演的广告,立即寄出申请。数周后接到录用电话时,我激动得难以自持——终于获得了村民角色。第一次踏进片场就像孩子闯进糖果店,目之所及皆是我梦寐以求的景象。此后我签约群演经纪公司,本指望偶尔接活,不料邀约纷至沓来。当发现全职群演收入远超零售业时,我毅然转行。

从业至今我已出演超过2500个镜头,成为英国最高产的群演之一。当年清瘦、三十出头、相貌平平的特质,让我成为医疗剧中的医生、年代剧中的乡绅以及警察记者等角色的热门人选。因频繁出演新闻播报员,我索性固定使用"彼得·萨默斯"这个名字——这个角色已在至少30部影視作品中播报新闻,后来导演们甚至会直接点名要他。

眼尖的观众可能发现,曾几何时英国各大肥皂剧里只有我这一位全科医生,同时为《埃默代尔》《霍利欧克斯》《加冕街》的居民问诊。还有一群像我这样的"专职侦探",穿梭于四部不同的警匪剧。我们常开玩笑说案子能破获真是奇迹,毕竟我们工作量如此繁重。

电视剧经历让我进军大银幕,先后在《大侦探福尔摩斯2》中饰演杀手,在《黑衣女人》里扮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管家。虽然多数群演没有台词,但偶尔也能说上一两句话。

朋友们常在电视上认出我,但只有一次被陌生人识破:一位女士拦住我,问是否在Pontins广告里开儿童卡丁车的那位。被认出的兴奋感让我比她还要激动。

片场最美好的一天是遇见妻子尼尔姆——同为群演的她与我在《医生》剧中扮演夫妻。我当即对她一见钟情,并坦言终有一天要娶她为妻。后来她承认当时觉得我有些古怪,但日久生情,我们终于在2013年喜结连理。此后我们共同出演数百部作品,天然的默契让我们屡获角色。2015年女儿印第娅出生后立即获得演出机会,年幼时她乐在其中,如今十岁的她却兴趣渐淡。

始终未忘导演梦的我曾投资自制电影,虽然作品登上网飞平台却收益甚微,但依然为之自豪。后来有位朋友为我争取到《医生》剧组的场务工作——尽管47岁的年龄在平均20出头的场务中显得突兀,我仍欣然接受端茶递水的机会。短短两年后,我竟晋升为该剧第一助理导演。始终善待群演的我,去年惊闻播出24年的《医生》被砍时悲痛欲绝——这出戏可谓我们家庭的月老。所幸在最终集里,我让妻女以母女背景角色留下了特殊纪念。

如今群演工作已退居次席,我忙于导演事务并撰写了数本从业手记,妻子则经营着艺人助理公司。虽不排斥未来邂逅好剧本再度出镜,但眼下我更享受幕后工作。

(根据与希瑟·梅恩的访谈整理)

您有故事想要分享吗?请发送邮件至experience@theguardian.com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出演电视节目超2500次但你可能认不出我"的说明



基础概念类



问:这句话具体指什么?

答:说明当事人通常是背景演员或剧组人员,出现在短暂镜头或群戏中,并非主要角色或明星。



问:什么样的角色能让人出演这么多次还不出名?

答:常见角色包括:人群中的路人、餐厅食客、街头行人、医疗剧中的背景化验员、多期录制的游戏节目参赛者等。



问:2500次出镜算多吗?

答:堪称极高数量,可能意味着在每日新闻节目、肥皂剧或大量电视节目与广告中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



幕后职业类



问:如何成为背景演员?

答:通常需要签约专门负责群演业务的选角公司,根据外形特征与档期获得拍摄通知。



问:这类工作收入如何?

答:薪酬根据工会规定按日结算,非工会成员报酬较低。对某些人是稳定工作,但多数人难以借此致富。



问:片场典型的工作日是怎样的?

答:大量时间在等待中度过:提前到场完成妆发造型后,终日待在片场重复拍摄直至导演满意,常被形容为"忙碌地等待"。



个人体验类



问:背景工作最令人意外的是什么?

答:其枯燥程度超乎想象——可能需要在拍摄混乱派对场景时,顶着强光灯静立数小时配合主演彩排。



问:能接触到明星吗?

答:偶有机会但交流有限。片场通常严格禁止在主演工作时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