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为证明自己在20世纪最骇人听闻罪案中的清白,杰里米·班伯已收到数百万页文件资料,其中几乎从未提及警员尼克·米尔班克。但本周新证据表明,这位已故警官可能掌握着1985年8月7日白宫农场灭门案当晚的关键线索。
1986年,时年24岁的班伯被判谋杀其富有的父母内维尔与琼、妹妹希拉·卡菲尔及其六岁双胞胎儿子丹尼尔与尼古拉斯。现年64岁的他仍在狱中申冤。
埃塞克斯警方最初将此案定性为谋杀后自杀。被收养的卡菲尔曾是绰号"小鹿斑比"的模特,确诊精神分裂症后刚出院。案发当晚其父母告知应将外孙送养——这恰是她最大恐惧。早期报道指她杀害全家后自尽。
但班伯亲属心生疑窦。他们向警方反映同样被收养的杰里米行为异常:不仅情绪愉悦地度假、计划购买跑车,还开始变卖家传珍宝。随后遭他抛弃的前女友朱莉·马格福德向警方透露,班伯密谋杀人已达一年,曾雇佣当地杀手。当这名杀手提供不在场证明后,马格福德改口称班伯亲自动手。1986年10月,陪审团以10比2的多数票裁定其有罪。
该案调查存在诸多矛盾与疏漏。在英国,只需证明判决存疑即可翻案。《卫报》前监狱记者埃里克·艾利森与笔者等多位记者曾试图论证班伯案判决不可靠,但始终证据不足。
两年前,《纽约客》记者海蒂·布莱克重启调查。该杂志以深入严谨著称,最终刊载其重磅报道。首篇文章虽充满耐人寻味的细节,但最大突破在于找到了大屠杀当晚在埃塞克斯警察总部值班的米尔班克——这个名字直至17年后的2002年才首次浮现,却可能成为洗刷班伯冤屈的关键。
在数百万页披露文件中,提及农场住宅内曾在凌晨6点09分拨出999报警电话。若查证属实,当时与25名警员在屋外停留逾两小时的班伯即可排除嫌疑。
2002年伦敦警方进行"斯托肯彻奇行动"案卷复核时,米尔班克之名首度出现。他出具简短声明否认接到报警电话,称只听到无声空线,直至7点半警方入屋。班伯律师团队因此未将通话记录作为上诉依据。尽管上诉法官承认现场证据污染,仍以"不足翻案"驳回上诉。
近四十年后,布莱克采访了仍在埃塞克斯警局担任文职的米尔班克,其证词更显惊人。他确认当日6点09分确有报警电话接入。据布莱克2024年7月29日文章记载,米尔班克回忆听到疑似闷声交谈(可能是人声或收音机)及门窗开合或椅子移动的声响。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屋内尚有生者,他答道:"显而易见。"
针对2002年声明,米尔班克坚称从未作证,布莱克是八十年代以来首个问询当晚情况之人。
事件发展愈发离奇。在布莱克报道前,班伯已对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CCRC)寄予厚望。报道出炉后他信心倍增。四月间,他期待CCRC就申诉前四项(含米尔班克证词)作出回应——委员会经四年审议已同意因流程漫长出具中期报告。班伯自信握有脱罪铁证。
但四五月份杳无音讯。直至六月底,CCRC发出临时声明驳回上诉。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以《纽约客》以新闻伦理及恐开恶例为由拒绝提供录音,认定米尔班克访谈无效。CCRC声称无录音则无法证明其陈述真实性。
CCRC同时披露埃塞克斯警方找到2002年原始手写声明——虽非米尔班克笔迹却有其签名,并出示其2024年9月10日新声明,其中否认曾接受《纽约客》采访。米尔班克称不记得2002年作证,但既然署名则应属实,尽管笔迹非本人。这份新陈述与他对布莱克所言完全矛盾。更骇人的是,埃塞克斯警方随后透露米尔班克在出具此证后因癌症去世。
如今再起波澜。本周《纽约客》发布布莱克关于班伯案的播客系列《血亲》,听众可亲耳听到米尔班克陈述:他接听了暗示屋内有生还者的999电话,并指出"斯托肯彻奇行动"中归其名下的证词存在矛盾。
今年初,CCRC主席海伦·皮彻与首席执行官卡伦·内勒因多起重大失误引咎辞职。2023年,安德鲁·马尔金森在蒙冤服刑17年后终获平反,CCRC曾两度拒绝转交其案件;五月,彼得·沙利文入狱38年后谋杀罪被撤销,此案同样遭CCRC拒绝转交。六月维拉·贝尔德女爵士出任临时主席时,曾批评该委员会"傲慢武断…几乎在刻意寻找拒绝提交上诉法院的理由"。
杰里米·班伯清白运动成员菲利普·沃克指责CCRC未尽保护举报人职责。他认为米尔班克揭露雇主埃塞克斯警方可能存在的隐瞒行为后理应受保护,并强调在米尔班克向《纽约客》表明接到白宫农场凌晨6点09分报警电话且未向02年调查提供证词后,不该允许埃塞克斯警方直接问询——因其既是雇主又是当年争议调查的主导方。
"CCRC让警方直接接触他,既危及证人又削弱证词效力。这显示委员会未对当时据称已病重的米尔班克尽到关照义务,他可能被迫作出不实陈述。本应由CCRC而非埃塞克斯警方进行问询。"沃克表示。
《卫报》就班伯关于2002年声明系伪造、米尔班克去年被迫推翻《纽约客》陈述的指控质询埃塞克斯警方,警方回应强调杰里米·班伯因1985年谋杀五人(含两名儿童)定罪,所有后续上诉均维持原判。
杰里米·班伯从韦克菲尔德监狱来信称,他们曾要求CCRC指派独立调查员核实米尔班克在《纽约客》的陈述,但遭拒绝从而错失取证良机。他坚称现有确凿不在场证明,且埃塞克斯警方通过伪造证言隐瞒米尔班克证据,并指出米尔班克之死加剧了CCRC与警方的失职——若非最终陈述,其不在场证明本无可置疑,而今真相随逝者长埋。
班伯主张应就2002年声明追究妨害司法公正的刑责,并坚持CCRC必须将案件提交上诉法院。主导"斯托肯彻奇行动"的伦敦警方拒绝置评。
CCRC回应《卫报》质询时称,已就部分申请向班伯律师发送临时决定,其他申诉内容仍在审议。
班伯同时质疑999报警录音下落,认为原始记录应存在且亟待追查。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关于杰里米·班伯是否存在不在场证明的问答清单采用清晰易懂的对话式设计
基础问题
1 杰里米·班伯是何人?
杰里米·班伯是英国男子,因1985年谋杀五名家庭成员被判终身监禁,将被永久关押。
2 什么是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是指能证实案发时当事人位于他处、不可能实施犯罪的声明或证据。
3 杰里米·班伯有不在场证明吗?
原审中检方称其无可靠不在场证明,但其辩护团队及支持者后续提出可能构成不在场证明的证据,正成为上诉焦点。
4 为何多年后重提不在场证明?
多年来涌现出未在原审呈现的新证据、证人陈述及文件,班伯律师团队主张这些新材料能支持其无罪主张并提供潜在不在场证明。
深入探讨
5 具体的不在场证明是什么?
核心主张是凶案发生时班伯身在自家住所。支持者指出通话记录与证人证言显示凶案开始时他正与父亲通话,理论上不可能出现在案发现场。
6 "墙边步枪"理论是什么?
这是辩护方关键论据:认为同样身亡的妹妹希拉才是真凶,她枪杀全家后自杀,最初靠墙放置的步枪符合自杀特征而非凶手逃窜情形。
7 反驳其不在场证明的主要证据?
检方倚重班伯父亲内维尔致电杰里米的通话,声称内维尔表示"希拉持枪发狂",暗示凶案进行时杰里米不在现场,该说法当时获陪审团采信。
8 法院是否已采纳新不在场证明?
尚未。上诉法院虽多次复核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