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忍再看":欧洲农民在农业旱情加剧中痛失收成。

"我实在不忍再看":欧洲农民在农业旱情加剧中痛失收成。

站在干涸的向日葵田边,托马斯·戈贝尔捏碎一把沙质土壤,指向今年干旱的众多受害者之一——一台亮绿色机器,它看起来像是拖拉机与双翼飞机的混合体。这台被称为"黄瓜飞机"的农用机曾载着工人穿梭田间,采收制作酸甜咸味施普雷瓦尔德腌黄瓜的蔬菜。五年前因产品难敌超市价格,戈贝尔停止了它的生产作业。近期开展的观光飞行体验虽引发关注却收益微薄。

如今,这台农用机与四公顷林地已成为戈贝尔为应对现金流问题而变卖的资产。银行贷款、员工工资与变幻莫测的天气相互挤压,今年干旱导致其作物减产至过去二十年平均产量的40%-75%。"这让人心惊肉跳,"自称乐观派的戈贝尔坦言。这位勃兰登堡南部农民协会负责人描述今夏酷热干旱使作物枯萎时,回忆道:"每天从家到田间的路上,我不得不目睹向日葵和玉米卷曲凋零,仿佛必须戴着眼罩驾驶,不忍左右张望。"

类似遭遇正席卷欧洲。今夏研究显示,近几十年干旱年均造成欧洲112亿欧元损失,随着化石燃料污染加剧,损失将持续扩大。若全球变暖较工业革命前升高2°C——按现行政策已属乐观情景——欧盟、英国、挪威和瑞士的年均干旱损失将升至130亿欧元;若升温至灾难性的3°C,损失可能达175亿欧元。

粮食系统尤为脆弱。柏林附近的农民莉莲·古兹曼报告油菜籽因干旱"绝收",她和员工在收获季临近时如"孩童盼初雪般"渴望降雨。英国西南的有机农场主亚当·比尔在七月热浪后种植卷心菜和花椰菜时,已数月未见透雨。尽管进行了三次灌溉,一周内仍有95%的幼苗化为尘土,远超预计的半数损失。"心直往下沉,"他说,"这是毁灭性打击。"

从经历百年最干春季的英国,到面临荒漠化的"欧洲粮仓"乌克兰,缺水危机正冲击欧洲经济各角落。德国内河航运协会主席马丁·斯塔茨指出,低水位迫使船舶减载停航,"与疫情等其他挑战相比,干旱的不可预测性使其成为航运业最大难题"。2018年莱茵河断航导致巴斯夫损失2.5亿欧元,科思创则通过组建应急小组、建立库存、转向陆运等措施应对。

适应困境遍及多行业。法瑞两国六月热浪期间因冷却水不足关闭核电站,全欧水电站水库蓄水量远低于去年同期。恩伯智库数据显示,2025年欧洲水电五月发电量创2017年以来同期新低,英国SSE能源公司今春水电同比骤降40%。

尽管近期降雨缓解部分区域旱情,但截至六月底欧洲仍有三分之一地区处于橙色干旱预警,八月法国西南与巴尔干半岛大片区域亮起红色警报。乌克兰农业俱乐部首席分析师斯维特拉娜·利特温指出,今年天气令乌农民"特别失望",虽国内粮食需求可保障,但农业出口可能下滑——这对战火中的乌克兰经济至关重要。

对英国农场主比尔而言,今年损失凸显了未雨绸缪的必要性。花椰菜和卷心菜损失预计占年收入5-10%,加上其他作物减产及冬季预期损失,"这不仅减少我们自身收入,更削弱了投资韧性"。

(本文温度数据于2025年9月28日修正:2°C和3°C升温分别对应3.5°F和5°F,非此前因编辑错误标注的36°F和37°F)

常见问题解答

【基础篇】
1. "不忍目睹"指什么?
指农民目睹辛勤耕耘的作物在极端干旱中枯死的痛心感受。

2. 欧洲农民当前困境根源?
气候变化导致热浪频发、降雨锐减,土壤与作物无法承受严重缺水。

3.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植株因缺水生长受阻、枯萎死亡,即便存活也会大幅减产、品质下降。

4. 哪些作物受影响最严重?
高需水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甜菜、土豆及蔬菜,连耐旱的小麦大麦也难幸免。

5. 绝收对农民的经济冲击?
毁灭性打击。投入的种子、燃油、化肥成本无法回收,导致债务累积且无力投资下季生产。

【进阶篇】
6. 仅是降雨减少所致吗?
多重因素叠加:降雨减少为主因,高温加剧土壤水分蒸发,部分地区还存在水利设施落后与水资源竞争问题。

7. 土壤水分赤字为何关键?
指土壤异常干旱状态。零星降雨仅湿润表层,无法滋润深层根系,长期水分赤字会影响连续多个种植季。

8. 持续干旱对土壤的危害?
破坏维持土壤健康的微生物系统,同时因植被覆盖减少加剧水土流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