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ics

一位顶尖专家敦促联合国关于塑料污染的谈判必须达成一项有力且雄心勃勃的条约。

以下是严格遵循要求的译文: 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塑料污染条约谈判中,海洋污染权威专家理查德·汤普森教授指出,各国代表必须推动达成强有力的全球协议以保护子孙后代。这位因开创性研究入选《时代》年度百大人物的学者强调,当前亟需采取果敢行动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 来自17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正就条约是否应包含塑料生产限额这一核心分歧展开磋商。去年11月釜山谈判曾以破裂告终。逾百个国家支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限塑令,要求逐步淘汰有害化学品和一次性塑料。但沙特、中国、俄罗斯等化石燃料生产国及伊朗反对生产限制,主张通过废弃物管理和回收解决问题。美国两届政府均倾向不设生产限制的温和条约。 "微塑料"概念首倡者汤普森敦促谈判代表果断行动。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正面临"塑料危机",全生命周期健康损害年损失超1.5万亿美元。自1950年以来塑料产量激增200倍,预计到206年将再增两倍,主要驱动因素为包装和食品容器用一次性塑料。 作为《有效塑料条约科学家联盟》协调人,汤普森强调雄心勃勃的协议将改变地球未来:"从两极到赤道,从深海到高山,微塑料已无处不在。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保护后代。"全球条约拟设定约束性目标,遏制每年1100万吨塑料入海。但自2022年来的五轮谈判均未果。尽管初衷是管控塑料全生命周期,但包括釜山谈判破纪录的220名石化行业说客正强力抵制生产限制。 汤普森指出:"某些国家视其为经济威胁,但170国齐聚日内瓦的事实证明:塑料污染危害深远,维持现状不可持续。"全球仅9%塑料被回收。曾推动英国禁售化妆品微珠的汤普森强调减产才是治本之策。他主张条约应确保:仅生产必要塑料、最小化数千种塑料添加剂、发展可循环再利用的可持续塑料。这些措施将实质削减全球产量。 绿色和平谈判代表格雷厄姆·福布斯表示:"科学、伦理与经济证据确凿。失控的塑料生产等同死刑判决。各国领导人必须顶住石化压力,迈出终结塑料危机的第一步。"
Gaza

来自加沙的一百名儿童可能被撤离至英国接受紧急医疗救治。

英国政府宣布将为加沙地带急需救治的重病重伤儿童提供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治疗后,逾百名危重患儿有望很快赴英接受治疗。政府周日透露将在数周内启动新计划,从加沙撤离需医疗救助的儿童。尽管活动人士对此表示欢迎,但敦促当局加快行动,警告称已有等待赴英治疗的儿童死亡或被迫转往他国求医。 "我们此前列出的救助名单中有儿童因审批流程漫长,在等待期间不幸离世","纯净希望计划"(PPH)联合创始人、NHS初级保健主管奥马尔·丁表示,"政府必须提速行动"。这家民间组织今年已通过自发行动将三名儿童接到英国,其运作模式将成为政府新计划(由税收资助并与现有项目并行)的参考范本。 "现在行动还不晚——仍有许多儿童能获救",丁强调,"但我们本该更早采取行动"。英国作出这一决定之际,加沙正因以色列的援助封锁面临严重饥荒。自去年10月7日以来已有超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估算1.25万名患者需医疗转运,人道主义团体正呼吁更多国家施援。 上月某慈善机构就政府拒绝医疗撤离提起法律诉讼——尽管此前存在先例,另有超百名议员向内阁施压。慈善机构希望约100名儿童及其监护人和兄弟姐妹能获准入境。PPH已确认30至50名危重儿童,"儿童非数字"组织(CNN)列出60名需紧急撤离的患儿。 众多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士愿捐资出力。"依托NHS和私营医疗体系,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可以扩大救助规模",丁表示。相比已撤离超7000名患者的美国、埃及、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他呼吁英国加大力度。 PPH曾试图救助一名全身40%四级烧伤的儿童,因政府审批延误,该患儿最终于6月与一名先天疾病婴儿被送往意大利。该组织还协助过患者转往阿联酋和约旦。"我们已制定蓝图、整合资源、规划流程",丁说,"现在政府必须全力紧急推进"。 上月CNN因内政部和外交部拒绝医疗撤离对其提起诉讼。发言人称其协助的71名儿童因救治不及时死亡。自去年11月 advocacy 团体呼吁首相制定撤离计划以来,加沙患者始终面临治疗条件恶劣、药物短缺及转运延误。"这令人极度失望",CNN发言人表示,"我们已等待近十个月"。 该慈善机构称60名危重儿童已做好撤离准备,相关文书和医疗档案正等待以色列领土政府活动协调局(COGAT)最终批准。无国界医生组织多次呼吁以色列放宽限制,指出COGAT频繁拒绝放行。"我们已准备就绪,只待政府批准",CNN发言人补充道。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已成立跨部门工作组加速推进新撤离计划。"我们正努力为更多加沙危重儿童提供医疗转运,包括在必要时接至英国接受专科治疗",该发言人表示。
Donald Trump

"西德妮·斯威尼的大胆政治举动可能引发混乱"

唐纳德·特朗普直白粗放的沟通方式常产生奇特副作用,这次让"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与好莱坞新星悉尼·斯威尼的意外交集实时上演。当这位前总统登上空军一号时,记者询问他对"当红女星"斯威尼注册为共和党成员的看法——他当然有话要说。 "她是注册共和党?哇,我现在超爱她的广告。真的吗?悉尼·斯威尼…你会惊讶有多少人是共和党。这我真不知道。不过谢谢你告诉我。如果悉尼·斯威尼真是注册共和党,我觉得她的广告棒极了。" 对少数还不熟悉她的人(应该不多),斯威尼因出演HBO《亢奋》和《白莲花度假村》成名,近期又与朱丽安·摩尔合作惊悚片《回声谷》。但真正让她无法被忽视的,是她"越多越好"的品牌代言策略和社交媒体疯狂营销。 她无处不在——抹着抗衰老面霜微笑,把笨拙乐福鞋穿出潮流感,或是抱着狗狗推销三星折叠手机。拜某男性护理品牌奇葩合作所赐,她甚至"出现"在你的浴缸里——该品牌推出含她真实洗澡水成分的"悉尼浴水香氛"肥皂。 但最新代言让她陷入争议。在美国鹰牌牛仔裤广告中,她柔声细语:"基因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决定发色、性格甚至瞳色等特征。我的基因是蓝色的。"镜头定格她双眸时,标语闪现:"悉尼·斯威尼拥有绝佳基因(与牛仔裤同音双关)。" 广告立即引发反弹,批评者指责其鼓吹金发碧眼的白人审美标准。某病毒式传播的TikTok视频称这是"赤裸裸的纳粹宣传"。而从不缺席文化战争的JD·万斯趁机介入,盛赞斯威尼是"典型美国美女",抨击民主党对"基本美国生活的敌意"。 深挖之下,人们发现斯威尼恰在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前数月,于佛罗里达州注册成为共和党人。 正如特朗普欣喜反应所示,政治收益显而易见。转型公关顾问的前政治编辑戴维·克拉克内尔指出,政客向来追逐名人背书——肯尼迪有辛纳屈、迪恩·马丁和萨米·戴维斯站台。哈佛大学阿什中心研究显示,名人效应能显著提升公民参与度甚至影响民调。 虽然泰勒·斯威夫特和奥普拉等明星背书未能挽救2020年的哈里斯,但年轻演员的默许支持可能助力特朗普——尤其在他面临与爱泼斯坦关联质疑时。 但克拉克内尔警告,名人涉足政治"通常以眼泪收场",坎耶·韦斯特就是前车之鉴。他补充:"他的声誉因此受损,后来承认被特朗普利用。说真的,他指望什么?政客最擅长操纵媒体——特朗普更是实时操作大师。" 曾与迈克尔·杰克逊、琼·里弗斯合作的公关专家马克·博尔科夫斯基强调,避开政治关联至关重要——尤其在需要公众好感的职业初期。他以泰勒·斯威夫特为例:2018年她在田纳西州支持民主党候选人时遭遇反弹但坚持立场,后续又支持拜登和哈里斯。与约翰·韦恩(力挺共和党)或查尔顿·赫斯顿(拥护持枪权)等根基稳固的明星不同,斯威夫特能承担政治立场风险是因事业已稳。 博尔科夫斯基评价斯威尼:"她已成为Z世代无法抗拒的媒体现象,重现简·曼斯菲尔德或玛丽莲·梦露式好莱坞魅力。但存在过度炒作。眼下她只是流量诱饵——在美国有毒的政治环境中表态是巨大公关风险。她不是玛格特·罗比,没有奥斯卡奖傍身。" 特朗普后来在Truth Social上既夸赞斯威尼"有眼光",又攻击斯威夫特,放大了名人涉政风险:"我揭穿她后,她在超级碗被嘘,魅力尽失。觉醒主义是输家把戏——共和党现在节节胜利。" 虽然斯威尼未公开政治倾向,博尔科夫斯基警告:"保持沉默是明智的。一旦发声,她将面临网络暴击。虽是明星,但还没到金刚不坏的地步。"
Well actually

为什么大家都在穿负重背心?我穿了两周来一探究竟。

几个月前,我注意到一件怪事。突然间,街上似乎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背着沉甸甸的小型双肩包。起初我甚至误以为那是防弹背心(这想法令人不安),后来才意识到这是最新的健身风潮——负重背心。 名人们被拍到穿着它们散步,Peloton教练在制作教学视频,网红们在TikTok上大力推广。《Allure》等媒体也报道了其日益流行的趋势,尤其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群体中备受青睐,据说这种背心能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骨密度。 "最近它确实获得了大量关注,"东北大学物理治疗师兼教授埃莱娜·马诺利斯博士表示。她指出这种锻炼方式过去被称为"负重行军",因为人们会背着沉重背包行走。 马诺利斯认为其吸引力部分源于现代负重背心比笨重背包更轻便时尚。她也认为这反映了女性健康观念及力量训练重要性认知的整体转变。 但负重背心真如宣传那般神奇吗?我试穿两周并咨询了专家意见。 什么是负重背心? 这类背心填充铁砂或小配重块以增加阻力。"可以理解为'超重力环境',"密歇根大学运动科学教授阿比·莱恩博士解释。重量通常在5-30磅(2.26-13.6公斤)之间,覆盖肩部和躯干。有些设计紧凑带胸扣,有些则神似防弹背心。 "建议从不超过体重5-10%的背心开始,逐步增加,"妇产科兼更年期专家玛丽·克莱尔·哈弗博士建议。我选择了Prodigen的16磅(7.25公斤)款——舒适度足以让我看起来不像要去射击场。 如何使用? 与其他健身装备不同,负重背心可融入日常活动。"你或许每周在健身房做两次抗阻训练,但穿着它散步或做家务也能见效,"莱恩说。 但适度是关键,尤其初期。"我不建议每天穿戴,"马诺利斯警告。日常动作包含大量弯曲扭转,额外重量会增加受伤风险。 马诺利斯推荐在行走时穿戴——这种被低估的运动能保持直立姿态降低风险。哈弗表示适应后可尝试轻度有氧、力量训练甚至短跑,但要量力而行。"从短时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20-30分钟。" 实际体验? 两周里我两次穿背心在跑步机行走,用iPad看《维拉探长》。起初重量带来奇特的安抚感,像给焦虑犬穿的镇定背心。但走动时,身体的失衡感令人惊讶。调整步态花了几分钟,保持直立所需的核心力量超乎预期。 当30分钟结束,维拉探长刚发现命案蹊跷时,我的呼吸已比平常急促许多。为何如此费力?我曾比现在重16磅,却不记得当年散步这般疲惫。 莱恩解释:"负重背心的重量并非均匀分布。当我自然携带那16磅时,四肢肌肉也更发达。但背心重量集中于躯干,迫使你重新调整平衡。"这能锻炼稳定性,但切忌过重导致步态变形。"那会引发受伤,"她补充道。 后来我逐渐适应,失衡感消退。行走强度增加但不再难受。 有何益处? 马诺利斯指出多重优势:额外重量增强肌肉负荷,长期可提升力量;身体耗能增加促进燃脂;某些研究显示或有助于预防更年期女性骨质流失。"可能是下压力加速了骨骼自我修复。" 但莱恩提醒相关研究规模均较小(不足20人)。最大规模研究(150人)发现对减肥中的老年人防骨质流失无效。"研究尚不充分,"她坦言。 尽管如此仍具实用价值。"我们终于开始关注中年女性肌肉骨骼流失问题,"哈弗说,"这是简单实惠的辅助手段。"但需与其他运动结合。"视作锦上添花更合适,"莱恩补充,"不能替代有氧和力量训练。" 存在风险? 主要危险来自过重或过久使用。"可能损伤关节、导致姿势不良或腰膝疼痛,"哈弗警告。她强调合适重量、循序渐进,不适即停。"切勿硬撑。" 我的结论: 试用后我又穿了几次。虽不喜其引发的闷热感,也不知正确清洁方式(目前用湿巾擦拭——别笑),但它确实为散步增添了挑战与变化。不过作为每周多次力量训练者,我仍觉得深蹲对腿部和骨骼的锻炼效果更显著。 虽然穿着它确实让我像动作片主角般帅气。"超有范儿。当我问伴侣观感时,他只回了句'战术风'。比我惯常的健身房装扮——穿着热带雨林咖啡T恤的三十多岁汗津津路人——酷多了。"
Greenland

一座分裂的小镇:游轮如何分化格陵兰的冰山之都

格陵兰岛北部的伊卢利萨特被誉为"世界冰山之都",但该市市长表示,这座小镇如今已陷入分裂。由于对游轮载客观赏壮丽冰川景观的争议,昔日好友和邻居已不再交谈。 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冰峡湾每年夏季吸引数千游客,带来潜在商机。然而当地旅游运营商表示,他们正被来自格陵兰其他地区和丹麦的大型企业排挤——这些企业通过压低价格或完全排除本地参与,导致本地船只闲置在港口。 市长拉尔斯·埃里克·加布里埃尔森呼吁居民通过示威和标语抗议游轮到访,此举激怒了指责他"吓跑游客"的政府部长。社区现已分裂为与努克注册的格陵兰游轮公司、丹麦企业维拉北欧合作和拒绝合作的两派。 "我们甚至认不出自己了,"加布里埃尔森说,"因为这种对立,人们不再相互问候。"他认为若游轮停止与这两家公司及丹麦旅游集团托帕斯旗下的Diskoline合作,将能更好支持本地企业和纳税人。 格陵兰商业部长娜雅·纳塔尼尔森批评市长的抗议活动是"公权力与激进主义的危险结合",警告其行为传递出"运营商可能遭遇政府组织示威"的信号。多家游轮公司已取消停靠伊卢利萨特,其他公司正考虑完全绕开该镇。 这场冲突爆发于格陵兰关键时期——渔业长期主导经济,但随着北极冰层融化,旅游业正蓬勃发展。该产业也被视为减少对丹麦依赖的关键,后者仍控制着格陵兰外交与安全政策。 与此同时,美国对格陵兰兴趣日增,特朗普曾因矿产和旅游潜力考虑收购该岛。今夏纽约至努克直航开通,伊卢利萨特新机场也将于明年启用。 加布里埃尔森否认反旅游,强调只希望本地人受益于行业发展:"我们希望参与旅游业,让子孙后代能在此领域谋生。"(配图文字:每个旅游季都为小镇带来可观收益) 去年通过的《旅游法》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本土化旅游,但市长质疑其效力。他建议成立由市政和业界代表共同管理的旅游机构公平分配资源,并改革税法解决问题。 北极探险游轮运营商协会(AECO)去年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多次会谈后承认矛盾存在,其发言人表示理解不满情绪主要针对格陵兰注册企业,反映旅游管理理念差异。 格陵兰旅游局CEO安妮·尼维卡·格勒德姆对伊卢利萨特近期动荡表示担忧,警告抗议活动不仅影响游客体验,更破坏创造就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格陵兰商业协会的克里斯蒂安·凯尔森解释,争议核心在于对"本土"概念的认知差异——法律上所有运营企业均属格陵兰,即便部分所有者旅居丹麦等地。 Diskoline声明认为成熟运营商与新入行者可共存,游客增长足以支撑多元市场,强调合作精神、相互尊重及优先雇佣本地人的原则。 格陵兰游轮公司拒绝置评,维拉北欧未回应采访请求。
Pubs

“约克郡布丁像抹布”:为何英国酒吧食物变得如此难吃? (注:改写版本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使其更自然口语化。短语“

这原本该是乡村酒馆里一场特别的家庭周日午餐。这家店看起来很有希望——新近翻修的传统酒馆,带河畔露台,顾客盈门。菜单也令人印象深刻——一张仿羊皮纸的大菜单吹嘘着他们的陈年牛肉和本地食材。 但食物糟糕透顶。前菜是几团难以辨认的油炸物。端上的肉又冷又灰,肉汁稀薄,烤土豆软塌塌的,约克郡布丁的口感像抹布。很难相信这些都是当天现做的——尝起来更像是加热的剩菜,还要每人30英镑。 你很可能有过类似经历——至少是廉价版:酒馆菜单上永远只有各种派和汉堡,明显都是冷冻微波食品,配着滚烫的油腻薯条端上来。 英国酒馆食物为何沦落至此?我们总以为英国餐饮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90年代至千禧年间美食酒馆的兴起改变了局面,让乡村遍布用新鲜本地食材烹饪的优秀厨师。虽然某些地方确实如此,但整体来看,英国酒馆食物似乎在倒退。 "绝非你一个人这么想,"酒饮作家兼酒馆博主凯蒂·马瑟表示,"有证据支持你的观点。"《20世纪酒馆》合著者雷·贝利也认同:"酒馆食物多年来在品质和可选性上都在悄然下滑。曾有个黄金时代,你能稳定吃到价格合理的体面餐食。如今许多酒馆要么关了厨房,要么把餐饮外包给快餐快闪店。" 酒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成本持续攀升——租金、人工(部分因国民保险上涨)、能源(供暖和冷藏)、酒水(一瓶葡萄酒的关税两年内涨了近1英镑)、食材(一位厨师告诉我牛肉八个月内涨价50%)。再加上疫情后复苏和生活成本危机,酒馆举步维艰并不意外。英国啤酒与酒馆协会数据显示,过去25年有1.5万家酒馆关门。虽然还剩约4.5万家,但英国每周仍要失去六家酒馆。 "酒馆餐饮曾经利润可观,但物价飞涨后风光不再,"马瑟说,"业主们多年来一直在隐性削减成本,如今已难以掩饰。" 伦敦餐饮集团Super 8(旗下包括Brat和Kiln)联合创始人布莱恩·汉农在酒馆行业摸爬滚打18年。他将衰落追溯至1989年的《啤酒令》,当时政府为促进竞争限制每家啤酒厂只能拥有2000家酒馆。当时六家啤酒厂控制着英国75%的酒馆,其95%收入来自酒水。这一变革让新酒馆连锁和独立经营者得以繁荣。等到2003年法规废除时,行业早已转型——但未必是向好发展。 酒馆文化也在变迁。千禧年代出现了汉农所说的"三F要素":食物(food)、女性(females)和透光设计(fenestration)。酒馆在物理空间和社会氛围上都变得更开放,而餐饮销售帮助抵消了酒水收入下滑。这是All Bar One等新连锁和伦敦克勒肯维尔The Eagle等先锋美食酒馆的时代。酒馆餐饮成为厨界成名之路——2001年赫里福德郡的The Stagg Inn成为首家获得米其林星的酒馆,而汤姆·凯里奇在马洛开的The Hand & Flowers如今已摘得两星。 然而黄金时代未能延续。"我不会再用'美食酒馆'这个词——它已名存实亡,"伦敦热门酒馆The Devonshire联合创始人奥伊辛·罗杰斯表示,"最初的美食酒馆由厨师主理或家族经营,业主自豪地现做每道菜。后来连锁店抄袭了表象——相似的装潢、雷同的菜单——却提供劣质得多的食物。"《美食指南》在2011年弃用了"美食酒馆"一词,不过你仍能在玛莎百货等超市的即食餐区看到汤姆·凯里奇联名的"美食酒馆"系列。 汉农将当今酒馆餐饮分为三类:一端是面向高端客群的优质酒馆,另一端是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大型连锁。"食物越便宜,越可能是预制而非厨师现做,"汉农指出,不过他承认连锁店也能"高效生产不算难吃的食物"。 风险最大的中间层是试图以最小投资最大利润提供美食酒馆菜单的小型连锁和独立酒馆——往往导致品质妥协。(笔者遭遇的那顿糟糕周日烤肉就来自使用近乎统一菜单的酒馆集团,暗示其采用中央厨房生产。) "酒馆经理常收到电子表格,详细规定采购渠道和烹饪流程,"罗杰斯解释,"若未严格执行,出品就会低劣。"汉农补充:"中端酒馆做餐饮很挣扎——厨师成本高、招工难(尤其乡村地区)、经济压力大。许多都在简化餐食供应。" 虽然菜单不会明说,但如今许多酒馆将烹饪外包。"有些甚至供应超市微波餐——便宜、耐储存且利润丰厚,"贝利透露。就连名店也未能免俗——2009年戈登·拉姆齐就被曝使用预制食品。其伦敦三家美食酒馆供应中央厨房制作的餐点,却标榜"新鲜现做"并收取高价。 这一趋势的体现是外部餐饮公司的崛起。市场龙头Brakes官网上提供超9000种产品——从新鲜食材到冷冻酒馆食品,如1.69英镑/块的炸鳕鱼排或35便士/个的约克郡布丁。Brakes酒店客户营销主管保罗·胡利尔称他们备有66种薯条。虽未透露具体数据,但他表示:"我们在酒馆渠道保持了强劲稳定的销量。" 曾在酒馆连锁工作的胡利尔理解行业压力:"现在更多酒馆想做餐饮。我当年在后厨时,12人团队现做所有菜品。如今成本上涨,只能用四五人完成同样工作。怎么办?外包部分工序——这就是我们的价值。"例如Brakes销售预煮牛胸肉,"我们已完成七八小时炖煮,酒馆只需解冻、分切、调味。"对于更省事的客户,Brakes还提供现成酱汁。 尽管Brakes坚持高标准食材和负责任采购,却无法控制下游使用方式——或菜单描述。罗杰斯指出"自制""新鲜制备"等措辞可能误导:"某些大连锁宣称供应'熟成牛肉',其实只是真空包装储存,并非干式熟成。"他还揭露可疑供应链,如所谓"远程鸡肉"——越南养殖、新加坡包装、荷兰注射填充剂,最后冷冻运至英国批发商。 许多人都有恐怖经历。贝利回忆1990年代在某连锁酒馆当服务员时:"'自制'牛排腰子派不过是袋装棕色酱料加预制酥皮。" 高端酒馆餐饮同样面临挑战。连锁酒馆或能保持70%利润率,但供应新鲜优质食材的利润远低得多——导致顾客支付更高价格。The Devonshire楼上餐厅主菜要20-40英镑(不含配菜),不过楼下酒吧区有便宜小吃。The...
Poland

波兰正重回民粹主义。全球的民主人士都应从我们的错误中汲取教训。 ——卡罗琳娜·维古拉与雅罗斯瓦夫·奎什

卡洛琳娜·维古拉 雅罗斯瓦夫·奎什 2023年秋天波兰议会选举结束次日,我们乘火车穿越这个国家。当计票结果传来时,车厢里的乘客相互拥抱庆祝,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经过漫长的八年,人们难以置信——创纪录的75%投票率将法律与公正党的民粹主义者赶下了台。民主带来变革的力量几乎触手可及。 然而不到两年后,这种乐观已荡然无存。6月,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候选人卡罗尔·纳沃尔斯基以50.89%得票率赢得总统决选,获得特朗普公开称赞。在纳沃尔斯基8月6日就职前夕,新民调显示近半数选民希望总理图斯克下台。执政联盟摇摇欲坠,图斯克的自由民主政府可能最终只是右翼民粹政权之间的短暂插曲。 全球民粹主义复兴十余年后,一个清晰模式已然显现,波兰仅是其中一例。在民粹主义者曾掌权的国家,幻灭与愤怒往往接踵而至。近年来,借反对浪潮上台的自由派候选人接连击败民粹主义者——图斯克之前,美国有拜登,巴西有卢拉,斯洛伐克有恰普托娃。他们的胜利曾短暂成为冷战后自由民主的灯塔。 但民粹者下台后的重建如同穿越政治流沙。赢得选举不等于赢得持久战。数字媒体助长的反民粹斗争正在全球持续。 挑战更为严峻的是,民粹政府留下了法律废墟。在波兰,无数法律被设计来削弱民主制度。依法废除它们并恢复法治需要时间精力——迫使新政府纠缠于纠错而非开创未来。在波兰和巴西,这扼杀了任何大胆的改革愿景。最初的狂喜迅速消退,代之以沮丧和右翼民粹的卷土重来。 自1980年代团结工会运动以来,波兰始终是民主的试验场。当图斯克2023年重掌政权时,他面临抉择:全盘否定前任政策,还是与其遗产妥协。他选择了后者——保留民粹主义的家庭现金补贴,继续其争议性交通枢纽项目(他曾斥为浪费),未能放宽上届政府收紧的堕胎法。在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上效仿民族主义论调,波兰甚至恢复了与德国、立陶宛的申根边境检查。 任由民粹主义者设定政治议程,注定了图斯克的失败。其支持的总统候选人恰斯科夫斯基败选后,图斯克支持率暴跌。缺乏动人愿景甚至明确立场令人痛心。 若今日举行选举,波兰右翼民粹主义者可能大胜。若反对派再度失利,法律与公正党可能带着更激进的民族主义议程回归。尽管图斯克在国际上被视为民主捍卫者,在国内却已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政客之一。 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综合征——在国际受爱戴,在本国遭厌弃。图斯克声望下滑源于承诺落空、沟通不力及疲软的总统竞选,也遭遇全球对建制派政客的反噬。对许多波兰选民(尤其是年轻人)而言,从政25年、2007至2014年担任总理的图斯克代表着该退出舞台的过时精英。 保卫民主需要自由派长期缺乏的品质:面向未来的胆识。与此前的恰普托娃和拜登一样,图斯克与卢拉都未能提供这种愿景。信息传递缺失,传播渠道受阻——右翼民粹正统治着社交媒体。 波兰的困境揭示防御性选战的谬误。自由派的目标不应仅是阻止民粹掌权,更需重塑适应新媒体生态的民主。若无前瞻战略,自由主义的复兴将如昙花一现——只是漫长民粹时代的小憩。民主派必须明白:击败民粹主义不仅需要清算过去,更要许人以未来。 卡洛琳娜·维古拉是波兰历史学家,合著有《创伤后的主权:论东欧心态为何不同》。雅罗斯瓦夫·奎什是波兰周刊《自由文化》主编,著有《波兰新政治:创伤后主权案例》。
Extreme weather

“森林消失了”:一场改变山形的风暴

以下是按照要求翻译的中文内容: --- 自然灾害过后,我们常以数字衡量其影响:倒塌的房屋、数百万的修复费用、逝去的生命。但这些数字掩盖了真相。它们让灾难显得井然有序,甚至可被预测。事实上,灾难是混乱的。其巨大的力量会放大每一个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奔跑还是躲藏。事情本可能完全不同。若真如此,我们又该如何描述? 在马焦雷湖北岸的瑞士洛迦诺,马贾河开始了它的旅程。这条向西北蜿蜒的河流穿过沙质荫蔽的河滩、嶙峋的峡谷,最终流入宽阔的冰川山谷。每年大部分时间里,瀑布从森林覆盖的山坡奔泻而下。在上游约20公里处,布鲁内斯克山脚下,河流一分为二。这里是上马贾河谷:西侧是保留着古老石顶村庄的巴沃纳山谷,东侧则是同样陡峭葱郁的拉维扎拉山谷。而在海拔1000米的拉维扎拉山谷高处,坐落着德拉约内营地。 德拉约内营地可能是地球上——至少是瑞士境内——最美的足球场。这座1950年代利用附近水电站工程的碎石建造的场地,悬于山溪之上的狭窄岩架上,被树林掩映,松林覆盖的群峰环绕。自1970年起,这里每年举办为期两天的八人制足球锦标赛,18支来自提契诺各地的球队参赛,成为山谷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往年赛事多在七月的第一个周末,但2024年为避开洛迦诺烟花表演提前至6月29日。这个温暖的周六早晨,数百人聚集在德拉约内营地。节日般的气氛中,未参赛者吃着冰淇淋,在帐篷酒吧买饮料,或步行十分钟穿过深绿峡谷上的窄桥,到佩恰平原的溪流游泳。 当晚的重头戏是星空下的露天派对:舞台、灯光、三支乐队和DJ表演将持续至黎明。狂欢者随后会撤进球场或附近农田的帐篷里。 但清晨时分,活动总协调人丹尼尔·罗坦齐不断查看手机。瑞士国家气象局已对该地区发布三级风暴预警——“重大危险”。“下雨是肯定的,”40岁但看起来更年轻的罗坦齐回忆道。经与十人志愿者组委会商议,他们决定将舞台移至帐篷内——仅50厘米高的木台。虽不够壮观,但更安全。 位于洛迦诺北部陡坡上的瑞士气象局南阿尔卑斯办公室,预报室内可俯瞰马贾河三角洲——这片2.5公里宽的扇形土地伸入湖中。欧洲少有河流像马贾河这样对降雨反应迅猛。就在数月前的2023年9月,其水量曾在数小时内暴涨至平时的17倍,而大地默默承受了这场洪水。 但周六午餐时分,气象学家们感到不安。一周前,一场雷暴引发的泥石流摧毁了格劳宾登州的索尔特村,致两人死亡一人失踪。此刻他们观察到,低压正从法国移向德国南部,与意大利北上的热空气相撞。2024年春季地中海表面温度比30年均值高6度,近日高温更打破六月纪录。当湿热气流撞上阿尔卑斯山脉的弧形屏障,它们要么转向,要么激烈上升,酝酿又一场强风暴。 下午1:30,气象学家与警方、消防、应急部门、交通官员及水文地质专家视频会商。提契诺首次将雷暴预警升至最高级别——“严重”危险(四级),可能出现山洪、破坏性大风、滑坡、大冰雹和闪电。雷达显示强降雨正袭击提契诺高山谷地,暴风雨将席卷洛迦诺、贝林佐纳和卢加诺等中南部地区。 预警通过当地电视、广播、社交媒体和气象应用发布。警方与消防部门通知了地方指挥中心,河道、林业部门和易滑坡城镇也收到警报。但预报令人沮丧地模糊——无人确知暴雨最猛烈的落点。气象局内部模型预测上马贾河谷有极端降雨,但官方简报和公开预警均未特别指出这一具体山洪风险,而是覆盖整个提契诺。 雷暴是最难预测的天气现象。即便气象局模型十次中仅一次能将风暴中心定位在30公里范围内,团队也视为成功——前提是风暴真的形成。多数预警有70%确定性,但对雷暴仅40%。直到周六下午,最可能的情况仍是全州无风暴。 来自佩恰平原的罗坦齐身处人群中,约半数参与者同样来自马贾河谷,包括发小洛里斯·福雷斯蒂。两人自幼一起在夏季泳池嬉戏,冬季普拉托-索尔尼科冰场打冰球。 为气象局开发雷暴追踪软件的福雷斯蒂是罗坦齐的天气顾问。看到四级预警后,罗坦齐询问朋友预期。“虽是四级,”福雷斯蒂说,“但落点永远未知。我想——也许雨后还能办露天音乐会?” 撒哈拉沙尘使天空泛着诡异的黄,空气闷热潮湿。午后阵雨时断时续,比赛照常进行。晚6点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众人匆忙躲进帐篷。瑞士即将在欧洲杯淘汰赛对阵意大利,烤肉上桌时,比赛画面投射在白布上。300至400人挤在帐篷内,欢呼声盖过敲打篷顶的雨声。 晚8点,瑞士历史性2-0获胜。尽管雨势猛烈,庆祝仍在继续。人群涌向酒吧,9点首支“农场金属” parody乐队开演。帐篷外,雷暴已至。 雷暴的诸多奥秘仍未解开。最大挑战在于预测其发生时机与方式——这与物理学最大谜团“湍流”相关。 点燃蜡烛再吹灭。烟起初笔直上升,继而扭曲盘旋。这种混沌运动即湍流。尽管了解宇宙规律,我们仍无法精确预测其行为。与黑洞等遥远现象不同,湍流日常可见——摇曳的火焰、室内弥漫的气味、拍岸的浪花。当平稳流动突变为湍流,大漩涡分裂成小漩涡,彼此影响,每秒复杂度呈指数增长。 湍流塑造所有天气系统——气象预报无法超过两周正因如此——但雷暴尤其受控于这些混沌气流。随着地球变暖,最猛烈的风暴可能愈演愈烈,却依然难以预测。 午夜时分的德拉约内营地,暴雨已持续近三小时。帐篷内,民谣乐队在临时舞台上表演。福雷斯蒂背对舞台,望着外面被每秒数次的闪电照亮的山峦。 “我爱雷暴,”福雷斯蒂说,“它们让我兴奋。我拍了照。”作为气象专家,他知道这不是单一风暴,而是停滞锋面吸入暖湿空气形成的“雷暴机器”。 随后不安袭来。锋面本该移动了。“必须停了,”福雷斯蒂心想。但雨持续倾泻。他想到下游山谷父母的河畔酒馆和那里的人们。自己和周围数百人处境危险。乐队演奏中,福雷斯蒂恐惧得颤抖起来。 通常风暴分批来袭,但那晚它们接连不断,集中袭击马贾河谷间2500米高锯齿状山脊沿线约20公里长、9公里宽的地带。区域外降雨骤减,附近洛迦诺几乎无雨。但山脊处每小时超50毫米降水——每平方米50升——落在积雪上。 提契诺气候通常温暖如地中海,五月末积雪本应消融。但2024年四月大雪直至夏季仍覆于峰顶。融雪浸透山脊,雨水冲刷已饱和的地表。当洪水携杂物抵达海拔仍高于谷地村庄1000米的林线时,其力量已足以推动巨石、折断树木。 “泥石流无法模拟,”州水文专家安德烈亚·萨尔维蒂说,“水在动,携带物也在动——一块石头就能改变路径,一堆杂物可能阻塞它。你无法预测去向。” 凌晨12:15,一名女子冲进帐篷。她刚驾车来接女儿,惊恐万分。“她说外面疯了,”福雷斯蒂回忆,“石头在桥上弹跳,桥下也有东西移动。” “并非所有人都信她,”福雷斯蒂记得,“有年轻人说她胡言乱语,她生气了。”但福雷斯蒂认出她描述的是泥石流——“石头浮在泥上……”水流状况正在恶化。他明白必须避免恐慌。“我试图保持冷静,但其实根本冷静不了,”他承认。 第三支乐队准备上场时,罗坦齐联系了预定压轴的DJ。0:20他发信息:“几点到?”一分钟后DJ回复:“嘿,十分钟后到!路况太糟——比预期久。”罗坦齐回了个点赞表情。随后电力彻底中断。...
Trump administration

特朗普最新动态:总统在批评舒默的同时,其政府官员仍力挺他的经济政策。 (注:根据新闻体例,"stood by"译为"力挺"既保留原意又符合中文政治报道用语习惯;"administration officials"采用"政府官员"的译法更贴近中文政治语境;句式重组为"在...同时"结构使行文更流畅;保留"舒默"而非音译全名符合中国媒体对美国政要的惯用称呼方式。)

对唐纳德·特朗普而言,这个周末可谓诸事不顺。周日,在经历了经济、贸易和就业数据全线低迷的艰难一周后,政府官员纷纷登上政治访谈节目为总统政策辩护。本周以劳工统计局局长埃里卡·麦克塔菲遭解职画上句号。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表示,特朗普对就业数据存在"实质性担忧"——上周五报告显示7月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前两个月的就业增长数据也被累计下修28.5万。在CBS《面向全国》节目中,格里尔为解雇这位资深统计学家辩护称:"我们需要可靠数据。修正虽属常态,但有时偏差过大。" 与此同时,特朗普本人因提名确认僵局在社交媒体怒斥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下地狱去吧!" ### "总统即权威" 格里尔以"总统有权决定行政分支人事任命"为由为解职决定辩护。他是本周经济数据爆雷后,白宫派出的多名辩护官员之一。曾领导特朗普首任期内劳工统计局的威廉·比奇警告,此举可能动摇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的信任。 ### 特朗普怒骂舒默 由于未能推进数十项提名确认,参议院周六进入八月休会期。此前数日紧张谈判最终以特朗普对舒默的咆哮收场。共和党人表示可能于九月修改参议院规则加速确认程序。因民主党今年阻挠提名数量创纪录,迫使每项提名都需冗长唱票表决,特朗普持续施压要求加快进度。 ### 政府否认移民逮捕配额 尽管白宫曾提出"日均驱逐或逮捕3000人"目标,司法部律师在法庭文件中坚称,国土安全部确认既未对ICE领导层也未对地方办公室下达具体数字指标。 ### 参议院确认特朗普盟友出任华府检察官 前福克斯新闻主播、2020年大选舞弊谣言推手珍宁·皮罗,以50-45的党派投票结果获任华盛顿特区联邦检察官。这位前纽约法官自称"蒙受天恩",承诺将成为"真正的犯罪斗士"。 ### 今日要闻速览: - 关键弹劾证据即将在未来数周公开 - 特朗普近期怪异举止引发对其精神状态的质疑 - 尽管特朗普试图阻止,爱泼斯坦秘密档案或通过诉讼曝光 - 得州民主党议员集体离州,试图阻止共和党增加五个众议院席位的周一投票 (注:根据用户要求,最后一部分"史密森学会宣布计划修复..."因句子不完整未作翻译,其余内容已完整呈现原文信息,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采用符合中文读者习惯的短句结构和新闻语体,对复杂长句进行合理切分,重要概念如"roll-call votes"译为"唱票表决"等均采用业界通用译法。)
Yemen

一艘移民船在也门附近海域沉没,恐致逾140人遇难

联合国移民机构称,一艘载有非洲移民的船只也门海岸附近倾覆,造成68人死亡,另有74人失踪。这是近期一系列涉及移民的致命海难事件的最新一起,这些移民试图逃离战乱和贫困,前往富裕的海湾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 国际移民组织驻也门负责人表示,这艘载有154名埃塞俄比亚移民的船只于周日凌晨在也门南部阿比扬省附近的亚丁湾沉没。阿卜杜萨托尔·埃索耶夫报告称,汉法尔地区沿岸已发现54具遗体,另有14具遗体被打捞上岸,送往阿比扬首府津吉巴尔的一家医院停尸房。 此次灾难中仅有12人幸存,其余乘客下落不明,恐已遇难。当地政府在发现海岸线散落大量尸体后,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 尽管也门内战持续,该国仍是非洲移民的重要中转站。走私者经常用严重超载且不安全的小船将偷渡者运送过红海和亚丁湾。近月来已有数百人在类似事件中丧生,包括3月发生在也门和吉布提附近的四船倾覆事故,造成2人死亡、186人失踪。 国际移民组织报告显示,今年有超过6万名移民抵达也门,较2023年的9.72万人大幅下降,这很可能与海上巡逻力度加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