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蓄意针对我们":产科医院遭袭如何加剧乌克兰出生率危机。

"俄罗斯蓄意针对我们":产科医院遭袭如何加剧乌克兰出生率危机。

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中最令人震惊的时刻之一,是2022年3月马里乌波尔妇产医院遭轰炸事件。一张广为传播的照片显示,孕妇伊琳娜·卡莉尼娜被担架抬出,她面色惨白,双腿血迹斑斑,一只手保护性地搭在腹部,身后是被炸毁的医院废墟。这场袭击造成包括临产妇女在内的十余人受伤,卡莉尼娜与未出世的孩子最终双双罹难。

此后,乌克兰的孕产护理体系持续遭受无情攻击。全国2000多家医疗机构遭袭,其中81家是孕产服务中心。就在上月,怀孕七个月的迪安娜·科什克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妇产医院遭导弹袭击时丧生。

过去一个月间,《卫报》走访了前线附近的三家妇产医院,记录俄罗斯全面入侵如何剥夺女性安全分娩的基本权利。每家医院的医护和患者都持续面临无人机、炮击、弹道导弹及医疗基础设施被蓄意摧毁的威胁。在这个死亡人数已是出生人数三倍的国家,她们正冒着生命危险迎接新生命。

即便和平希望重现,俄罗斯的残暴战术仍加剧着乌克兰的人口危机。数百万妇女儿童逃离国土,数十万人丧生,留守的女性大多不敢怀孕或生育。根据《世界概况》数据,2024年乌克兰出生率全球最低,死亡率全球最高。

在哈尔科夫,一家年接生量曾达千名的医院,去年出生数骤降至不足440例。三分之二育龄妇女已逃离城市,若非其他关闭医院的产妇转至此地,数字将更为惨淡。《卫报》七月末到访前五日,无人机袭击损毁了哈尔科夫总医院产科病房。玻璃震碎溅落病床,孕妇、新手妈妈和一名临产妇女被紧急转移至河对岸围产中心救治。所有人惊魂未定,临产妇女需紧急剖宫产,医护人员迅速行动保全了母子性命。

这类袭击在哈尔科夫已成常态——自战争初期该市就遭猛烈轰炸,六月更遭遇全面入侵以来最密集攻击。围产中心医生表示,他们曾在空袭中接生,在爆炸震颤楼体时手术。城市战争伤痕深重:医院外街道碎玻璃遍地,邻近两栋建筑遭袭后废弃;中心窗户用沙袋加固并贴满防爆胶带;停电司空见惯,过去曾靠手电照明完成剖宫产。

孕妇承受着巨大压力。医生报告称,持续恐惧与危险导致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如患者奥尔加·舍维拉所言:"我担心医院成为目标,但除了在这里生产别无选择。"医院需处理创伤和情绪崩溃案例,一位新生母亲得知丈夫阵亡后拒绝带孩子回家。为缓解女性因恐袭不敢就医的焦虑,医院专门聘请了心理专家。

30岁的舍维拉分娩时,不得不在见证者无人机盘旋下赶往医院。"我担心医院被锁定,但别无选择——必须生产",她轻抚出生一天的儿子扎哈尔说道。分娩后数小时,近20次爆炸震撼城市,母子被迫躲进医院防空洞。

空袭警报响起时,不同健康状况的妇女匆忙穿过走廊奔向庇护所。因电梯遇袭风险极高,她们只能爬楼梯撤离:有的由举着输液瓶的护士跟随,有的怀抱新生儿;临产、手术或康复中的患者过于脆弱无法转移,只能留守。

战争初期,分娩在积尘的地下室进行。如今这里已配置病床和产房,虽达不到手术无菌标准,但可应对分娩,并储备了足够维持三天的物资。32岁的达莎·博里森科曾有两次流产经历,为保护高危妊娠(预产期在明年一月),她现长期住院。她原居住于苏梅州东部邻近俄罗斯的村庄——当地现正是激战区域,因担心路上遭遇征兵队,她已两周未见丈夫。"我极度渴望孩子,但战争让一切变得艰难",她说。

在斯拉维扬斯克,人口自入侵以来减半——从超10万降至约5.3万。医院年接生数从逾千例降至约550例,该数字因其他妇产机构关闭、服务范围扩大得以维持较高水平。36岁的莉莉娅·埃罗申科七月居家待产时,得知三架见证者无人机击中斯拉维扬斯克医院主楼。她与丈夫等待三年盼战争结束再生育,但和平无望,"不能永远等下去"。他们恐惧仅距主楼咫尺的产科成为下一个目标。轰炸四天后产科幸免于难,埃罗申科正照顾在摇篮中扭动的两天大女儿米拉娜。

因城市前景未卜,她考虑逃往乌克兰西部,又担心无处真正安全。最大忧虑之一是丈夫被征召。"斯拉维扬斯克没有安全之地",她说,"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爆炸声。"同病房内,31岁的维塔利·切尔涅茨基抱着两天大的女儿达莉亚。他在前线受伤失明一只眼,妻子怀孕期间获无限期休假。"孩子是我们的幸福——他们应该降临人世",他表示。

遭袭的医院大楼已成废墟——焦黑局部坍塌,巨大扭曲金属屋顶板散落数米外。《卫报》到访时,挖掘机正在清理瓦砾碎玻璃,远方炮火声隐隐回荡。这是乌克兰控制的顿巴斯地区最后运营的产科——自2014年以来,这片包括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东部工业区部分被占,所有其他产科均已关闭、摧毁或处于占领区。

距变幻前线不到20英里,产妇需跋涉100英里来此分娩,沿途面临无人机、炮火、导弹和侦察破坏小组威胁。频繁袭击使民众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忍受定期断电与间谍活动——访期间一名涉嫌收集军情的俄罗斯间谍在斯拉维扬斯克被捕。医院数名员工因城市遇袭丧生。助产士报告早产案例增多,癌症特别是子宫癌发病率上升。"2014年后我们就见过类似增长",62岁妇产科主任瓦伦蒂娜·格卢申科解释,"女性吸入日常爆炸的颗粒物,且身体不适时求助过晚。"

在赫尔松,战前28万人口现不足四分之一。年接生1500-2000例的产科现仅约120例。仅今年,全市约百人丧生,1100人受伤。在赫尔松一家无窗地下妇产医院,35岁的卡捷琳娜·奥塞西姆斯卡身穿斑点病号服坐床垂泪。窗外弹药交火爆炸声隆隆,俄军仅半英里之遥。

奥塞西姆斯卡为一周前为安全入院。孕33周的她因子宫并发症属高危妊娠。"我确信这是压力所致",她说。全面入侵以来,赫尔松遭受从坦克到制导炸弹、无人机及多管火箭炮的全方位攻击。第二妇产医院五次受损,现于现代化地下室运营,配备产房、手术室和康复室。《卫报》到访前一天,遥控"第一视角"(FPV)无人机投掷的爆炸物险些击中医院,落入停车场。"赫尔松没有医疗机构遭袭少于四五次",妇产科主任彼得罗·马连科夫斯基说,"我们100%确信俄罗斯在蓄意瞄准我们。"

城市毗邻俄军意味着袭击预警时间极短:炮弹或迫击炮三秒即达目标;若发现俄战机,居民仅五分钟躲避制导炸弹。FPV无人机精准追踪居民投弹,常击中平民。医生报告称——即便上班也极度危险;访期间我们获警告有俄侦察无人机飞越医院。赫尔松妇产科主任解释,持续压力导致流产风险升高、出血增多及手术量增加。2022年近九个月占领期间状况更糟:民众躲藏家中,女性无法就医,死产数激增。

奥塞西姆斯卡透露,占领期间她怀幼子无法离村,没有医生或医疗资源。"战争经历的恐怖无法抹去",她说,"但我最大希望是孩子能活着,有机会享受童年。"

---

**联系我们**
最佳公共利益新闻报道依赖于直接知情者的第一手叙述。如果您有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保密联系我们:

**《卫报》应用安全消息**
应用内置故事线索发送工具。消息端到端加密并隐藏于常规活动中,无人可侦测您与我们的通信内容。
若无应用,请下载(iOS/Android)后进入菜单选择"安全消息"。

**SecureDrop、即时通讯、电邮、电话及邮政**
若可安全使用Tor网络而不被监控,可通过SecureDrop平台向我们发送消息和文件。
更多详情请参阅theguardian.com/tips指南,列出多种安全联系方式并分析各方法优缺点。

**插画:Guardian Design / Rich Cousins**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以清晰自然语气呈现关于俄罗斯蓄意袭击妇产医院及其对乌克兰出生率危机影响的FAQ:

**基础问题**
1. 为何俄罗斯瞄准乌克兰妇产医院?
军事专家和国际组织指出,这是蓄意恐吓平民、通过 targeting 最脆弱群体摧毁国家未来、瓦解民族士气的策略。

2. 何谓乌克兰出生率危机?
全面入侵前乌克兰已是欧洲出生率最低国家之一,新生儿数量不足以维持人口。战争急剧恶化了这一现存问题。

3. 轰炸医院如何影响出生率?
产生直接与间接影响:直接导致孕妇、新生儿和医护人员死亡;间接摧毁关键医疗基础设施,制造极端恐惧环境,使人不敢生育。

4. 能否举例重大妇产医院袭击事件?
典型案例如2022年3月马里乌波尔妇产医院轰炸,该袭击受全球谴责,成为战争针对平民暴行的标志性象征。

**影响相关问题**
5. 除直接死亡外,这些袭击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长期破坏占领区和前线孕产保健系统,导致女性安全分娩场所减少,妊娠并发症和孕产妇死亡增加,未来数年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6. 战争压力如何影响妊娠和出生率?
极端压力与创伤导致流产、早产和不孕率升高。持续恐惧与不确定性也使许多夫妇推迟或彻底放弃生育。

7. 入侵后乌克兰出生数量是否实际下降?
是的,大幅下降。官方数据显示全面战争第一年出生数较前年暴跌超28%,加速了战前人口衰退。

8. 这些袭击是否构成战争罪?
绝对构成。国际法(包括《日内瓦公约》)明确保护平民及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蓄意攻击即属战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