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美国政策的混乱始终存在一个不变的因素:特朗普的自我利益。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美国政策的混乱始终存在一个不变的因素:特朗普的自我利益。

唐纳德·特朗普对这类说辞总能心领神会。上周五,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告诉他,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所以败选,是因为邮寄选票舞弊。三天后,特朗普宣布其律师团队正在起草行政命令废除邮寄投票——这种近三分之一美国选民采用的投票方式,从未被可靠证据证实与选举欺诈有关。

若在十年前,美国总统采纳俄罗斯独裁者的选举建议简直不可想象——这位独裁者通过虚假选举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而他的反对者非死即囚。但对特朗普而言,这并不意外。他始终将国内政治怨愤与外交政策目标混为一谈。批评者指出,他极易被操纵,因其凡事皆以利己为衡量标准。

保守派评论员查理·赛克斯指出:"在特朗普的世界里,国际行动与国内行动没有实质区别——一切围绕他个人运转。没有意识形态的一贯性,唯有个人利益至上。"他补充道:"在谋杀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仅19个月后,就为这个国际通缉的战争罪犯铺开红毯,在任何语境下都令人作呕。但考虑到特朗普与普京的长期渊源,我们或许早该料到。"

这种动机的混杂在特朗普处理移民等问题时尤为明显——萨尔瓦多等国家试图通过将驱逐对象塞进监狱来讨好他。同样体现在他声称关税将重振美国制造业,或将针对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制裁包装成对佛罗里达州流亡社群的呼应。

特朗普的首次弹劾源于其施压乌克兰调查乔·拜登。但在其政治叙事中,俄罗斯扮演着最关键角色:2016年他公开鼓动俄罗斯黑客入侵希拉里·克林顿的邮箱;今年又毫无根据地指控贝拉克·奥巴马犯有"叛国罪",声称其通过炒作"通俄门"破坏特朗普首个任期。

上周五在安克雷奇高调举行的特朗普-普京峰会期间,普京在简短记者会上向特朗普保证:若2020年胜选的是特朗普而非拜登,乌克兰战争根本不会爆发。这正是特朗普自去年竞选和今年一月重返白宫后不断重复的论调,虽获右翼媒体应和却被外国领导人回避。普京的亲口复述显然给了特朗普想要的认可。

前共和党传讯总监塔拉·塞特迈尔指出:"特朗普对普京的一切言行有着难以解释的亲近感。俄罗斯操纵选举使其既不自由也不公正的手段,似乎是特朗普渴望效仿以维持权力的范本。"她强调:"当特朗普附和杀人独裁者、战争犯、美国之敌的言论,并试图将这些理念植入美国政治时,所有人都应警醒——他为何要效仿普京?"

特朗普的内视型焦点也使其与外国元首的会晤复杂化。过去七个月里,众多领导人不得不静坐聆听他高谈阔论民主党、假新闻等本应面向国内受众的议题。本周一当着全球瞩目的椭圆形办公室,轮到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聆听特朗普跑题:他详述近日与友人讨论其政府在华盛顿特区法治工作的闲聊。

79岁的总统迂回讲述:"他有个儿子是优秀高尔夫球手,昨天在斯科蒂·舍夫勒打出精彩一杆的大赛中获第四名。他说儿子今晚要去华盛顿特区用餐,我问'一年前你敢让他去吗?'他说'绝无可能'。"当记者问及特朗普关于邮寄选票的社媒帖文时,总统承认"这确实跑题",却随即展开长篇大论:承诺废除邮寄投票,并痛斥民主党"搞男女同赛、全民变性、开放边境等恶政——现在他们最新爱好是纵容犯罪"。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还重现了熟悉的竞选式攻击:"听着,这不是我的战争,是乔·拜登的战争。乔·拜登是个腐败政客,从不聪明。"曾称赞拜登突访基辅的"强力决策"与"大胆举措"的泽连斯基全程沉默。

特朗普贬损前总统的倾向彻底打破了传统。无论私下观点如何,罗纳德·里根从未在接待外宾时公开批评吉米·卡特处理伊朗人质危机,贝拉克·奥巴马也未在此类场合谴责乔治·W·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

前副助理国务卿乔尔·鲁宾指出:"这令人震惊,因为美国总统历来避免相互攻讦。他们可能批评政策,但绝不人身侮辱。美国外交力量源于政策连贯性、两党共识与国家 patriotism。在国际观众面前贬低前总统截然不同——特朗普正在做前所未有之事。"鲁补充说特朗普惯于宣称拜登事事最差,"并非旁人问及,而是他主动提及,显露其深层次的不安全感。他试图通过贬低他人彰显伟大。若英国首相不断抨击苏纳克或卡梅伦,会给外界留下国家分崩离析的印象。"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国内外政策混乱中不变的 Trump 利己主义"主题的常见问题清单,附清晰简明的答案



初级问题



1 "美国政策混乱中不变的 Trump 利己主义"是何含义?

该说法意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虽常显 unpredictable 或 inconsistent,但始终如一的解释是:这些政策服务于唐纳德·特朗普的个人或政治利益,而非固化的国家战略



2 能否举例说明?

典型例证是对土耳其政策的突变:与土总统通话后,特朗普突然下令美军撤离叙利亚北部。批评者认为此举利好土耳其与俄罗斯,却损害美国盟友关系与国家安全利益



3 政策连贯性为何重要?

政策连贯性能使盟友信赖、对手预判,从而创造稳定性。频繁不可预测的变动会迷惑国际伙伴、削弱联盟关系、助长对手气焰,导致国际局势更趋动荡



4 利己主义与国家利益有何区别?

国家利益关乎国家安全及全民经济福祉;此处的利己主义指有利于个人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或声誉的因素,这些往往与国家整体利益不相符



中级问题



5 这种混乱在国内政策中有何具体体现?

国内层面体现在医疗保健、COVID-19应对等议题上的急速转变,白宫表态常与科学专家相悖,导致公众困惑



6 这种做法如何影响国际关系与条约?

美国在未与盟国充分磋商情况下退出或威胁退出多项关键国际协议,造成外交摩擦,使美国被视为不可靠的合作伙伴



7 这些政策不正是"美国优先"议程的体现吗?为何说是利己主义?

虽然"美国优先"被宣称为维护美国利益,但许多政策变动——如突然撤军或对盟友加征关税——往往缺乏战略规划,更似服务于特朗普的个人政治叙事或短期形象塑造